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第一课时《气温分布》【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记清 1月 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及位置。2 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以及运用各种地图、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 ,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阅读我国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的图、表以及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图 ,分析概括出我国冬、夏季气温的特点和成因。【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教具准备…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的形成原因。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思想本节课将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重新组合,以生活实例做引,以实证的思维贯穿,尝试问题探究的研究型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得基本知识的同时,受到一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方法的训练,培养科学精神。二、教学目标1. 识记0℃等温线的分布,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2.学会阅读使用等温线分布图,气温年变化的曲线图等,培养读图能力和分析气候图表的能力。3.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三、教具:投影片、板图。四、教学过程1.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了“收听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离不开气温。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气温…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气温”“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两部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围,为学习本章及后面各章节分区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提供必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1)知识目标: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理解等温线的概念及气温的分布规律。(2)能力目标:通过对气温的测定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读图,培养学生以图析文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气温测定而得到的气温分布规律等一系列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  相似文献   

5.
谢念先 《地理教育》2013,(Z2):94-95
【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季风与降水。3.我国的气候特征。【难点】分析地形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学法指导】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2.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3.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要点 1.本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卫星云图上颜色的表示内容和简易天气预报图中主要符号的含义;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分布地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有利条件;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灾害及其防御。 2.本章应予理解的知识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温度带的划分标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和平均海拔;(2)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以及我国山脉纵横交错的特点,知道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和概况。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地势剖面图以及运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壮丽的山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了解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山区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学…  相似文献   

8.
任红 《地理教育》2002,(2):28-29
设计内容《概述》第二课时: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及成因、外来移民大汇集、地大物博的加拿大。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北美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特点及其成因,北美的人口组成,加拿大自然、经济概况。 2.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气候图以及运用地图综合分析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对加拿大开发利用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北美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教学难点地形对北美气候和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 1 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构成特点 ,主要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 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能力性目标 ]正确阅读地图、图表的能力。[思想性目标 ]通过学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知识 ,要树立依法用地、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现有土地的意识 ;同时加强我国现有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二、教学重点 :1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三、教学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四、教具准备 :把课文中的插图描…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掌握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名称及分布。熟悉我国常见的大江、大河。掌握外流河的水文特征。2 能力目标 ;(1)熟悉查阅地图的能力 ,把应识记的河流和湖泊名称及分布落实在地图上(2 )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 ,加强地理知识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根据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3 )通过一系列从简到难的问题的设置 ,让学生讨论、回答 ,培养比较、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难点 :外…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明确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分析问题以及探究、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口忧患意识,明确青少年肩负的责任。[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难点]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教学方法]情境设置——讨论启发——交流展示教学模式。[课前准备]学生合作完成一次人口状况调查。[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显示)《战国策》中韩非子的人口观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气象灾害的内容、类型、灾害成因、灾害特点 ,以及对灾害的预防。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分析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 ,以及正确对待气象灾害的发生。[教学重点、难点 ]台风、暴雨洪涝灾害的认识及其防御[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与多媒体综合教学[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复习天气、气候要素 ,播放恶劣天气变化的相关影片 ,引出气象灾害的概念。二、新课讲授 :(一 )气象灾害及类…  相似文献   

13.
何桂芬 《教师》2014,(28):126-127
正【教学目标】(1)了解《林汉达历史故事集》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能自己阅读《序》和《编后记》了解这本书的作者(林汉达),知道这是林汉达老先生的绝唱,弥足珍贵,激发学生认真阅读的热情。2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特点:真实性、时间性、图文并茂。3了解这本书的语言特点:口语化。(2)能根据这本书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进行有效阅读。【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时间】1课时。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徐志摩其人其事其诗2、赏析《再别康桥》的情感与艺术特色3、阅读徐志摩的其他诗歌教学重点:赏析《再别康桥》的情感与艺术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掌握我国的位置和疆域特点,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2)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2)查找资料、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①使学生了解人口众多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掌握人口分布的特点;②培养学生初次阅读专题地图——“人口、民族分布”图的兴趣与能力。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数量11亿,占世界的22% 提出问题:我国面积占世界多少?(6.4%)我国的人口相当于:苏联、美国和欧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1.地壳的物质组成;2.地壳的物质循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3.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图解分析能力;4.学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方法,并对常见岩石进行分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措施,理解酸雨的成因、危害,了解我国主要酸雨区的分布以及防治酸雨的措施;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调查贵阳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3.德育目标: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培育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教学重点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教学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教学方法导学法、归纳法、谈话法、分组提问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象灾害》,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反常,气…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1.识记 (1)外流区和内流区 ;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2 )京杭运河概况和作用(3)我国两大湖区的分布及湖泊特点 ;主要的淡水湖和咸水湖2 .理解(1)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2 )内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三、媒体的设计思想与选择组合(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投影片 ,显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及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掌握分布知识。(2 )《中国年降水量》、《中国干湿区划、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复合投影 ,明确为什么西北部多内流河、东南部多外流河 ,河流与…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掌握季风环流的分布及成因。(2)能力目标: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观察和分析地理解问题。2.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季风的成因3.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