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朗读时除了需要安排好停顿、语调等因素外,还需安排好重读。重读有三种。一是成分重读。指按一般句子成分的重读习惯。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句子的谓语和主谓短语的谓语一般要重读。比如“黄继光站起来了”“站起来”应重读。 2.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的定语,一般要重读。如:“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中“咱们”“自己”应重读。 3.形容词、程度副词充当的状语一般要重读。如:“黄继光更加顽强地向前爬去”中“更加顽强”应重读。  相似文献   

2.
为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目标 ,有必要掌握“啊”字的变调和音变规律。一、“啊”字变调“啊”字在句首时作叹词 ,声调有如下几种变化 :1.表示惊异赞叹读一声。如 :“啊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 .表示追问读二声。如 :“啊 ?你说什么呀 ?”3.表示惊疑读三声。如 :“啊 ,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4 .表示应答的、明白过来的读四声。(1)表示应诺。 (音较短 )如 :“啊 ,好吧 ,我就去。”(2 )表示明白过来。 (音较长 )如 :“啊 !原来就是找个树杈 ,挺简单 ,我会了。”二、“啊”字的音变“啊”字在句…  相似文献   

3.
<正>“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课堂中一个学生刚刚慷慨激昂地读完黄继光面对枪林弹雨毫不退缩的句子。另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一脸疑惑地提出了疑问:“老师,课文的上一个自然段中刚写了‘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他怎么会突然站起来了?”这个问题刚一出口,刚刚学生还沉浸在对英雄英勇顽强的崇敬之中,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lt;倔强的小红军&;gt;一课.本课主要安排了以下三个板块.一上课,于老师向学生宣布:“谁想读课文,谁就站起来大声读.“一个、两个……全班学生都站起来读了.读足了,读够了,于老师又说:“谁认为自己在班里读得最好,谁就站起来读.“好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站起来读.于老师第三次说:“你认为课文哪段写得最精彩,你就站起来读哪段;读完了,再说说这段为什么精彩.“学生纷纷读、说,老师适当指导点拨.就这样,学生们读读说说,课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余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生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余老师问:“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生齐答:“‘好’字。”他要求同学们一起试读一遍课题。又问:“如果人们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生齐答:“‘也’字。”他要求学生再读一次课题。接着,他让学生将上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重读一次课题(学生将“也”字拖长,“好”字加重齐读课题)。读完课题后,余老师请学生大声…  相似文献   

6.
我教《黄继光》一文时,抓住“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三个感叹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自由朗读,品味感叹号在句中的作用。在学生反复自由朗读、细细品味的基础上,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①感叹号有什么作用?②这二个感叹号在文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③这三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学生懂得了感叹号在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师:明明是个非常喜欢蛐蛐的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把找到的语句做上记号。(生自由读,批划。) 师:谁来读一读找到的句子?要读出明明对蚰蛐的喜欢。 生:(读)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师:你为什么重读“一听”、“好”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8.
please可作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表示“请”的意思,在句前一般用升调重读,后面习惯上接动词原形;也可用在句末,用逗号隔开,一般用降调轻读。例如:  相似文献   

9.
本次听话·说话训练,着重要求学生把见到的一件事物经过说清楚。题目4提供的取材范围很宽,说话内容好选,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也不难,难的是说清楚“事情经过”,所以要把“事情经过”作为重难点来进行训练。 1.从读学说 引导学生回读学过的典型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如回读第7册《黄继光》一课7至11自然段,详细叙述黄继光顽强战  相似文献   

10.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七、八自然段,想一想黄继光是怎样顽强前进的? 生:开始,黄继光和战友冒着浓烟、烈火,匍匐前进。在战友一死一伤的情况下,敌人把火力对准他,他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但他更加顽强地向前爬。 师:谁能把黄继光顽强地向前爬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他用尽全身力气……更近了”)读了这一段话,我  相似文献   

11.
案例:《蝙蝠和雷达》师:同学们真会读书,理解得很好。那么谁能读好这一段课文呢?生:“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师:(打断)停。它一边飞,一边从哪里发出声音?生:(做领会状)“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重读)发出一种声音。”师:(打断)叫什么?生:(再接着读)“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重读),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师:(打断)像什么?再读一次。生:(重读)“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师:好!生:(继续)“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  相似文献   

12.
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的音叫语法重音。这些重音是一句话里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是由语法结构的特点形成的,因此,又叫它“一般重音”或“自然重音”。这些重读的音节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固定的。1普通的短句里,谓语部分常常要重读。例如:①庄严的时刻来到了。②她望着丈夫的脸……一般的句子,都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怎么样”,如例①重读谓语部分的中心词“来到了”,例②的谓语“望”,都是说明主语“怎么样”,都是说话者要着重表达的部分。2名词前的定语和动词、形容词前的状语常常要重读。例…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的主要途径。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课堂。——侯集实小的杨平老师执教《小河与青草》。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充足”、“干枯”这两个词对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杨老师别出心裁:“下面,我读课文,你们站起来做表演好吗?”孩子们一听可来劲了,齐刷刷地全都站了起来。当杨老师读到“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之一:我跟于老师学徒1995年,刚刚被任命为副教导主任的我,在学区“校干领衔课”上执教了《黄继光》一课,引起了当时任教研室副主任的于永正老师的注意。不久,江苏省教委决定“江苏省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在徐州召开,市教育局准备安排一位年轻的教师上课。因为《黄继光》一课得到区教研室的好评,所以我被安排去参加市里的选拔赛。得知这一消息,我很兴奋,开始精心准备《繁星》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我特意上新华书店,选购了《望星空》钢琴曲。为了范读好课文,两岁的儿子入睡后,我对着镜子练读、练背。试讲那天,我是胸有成竹地登上讲台的。下了…  相似文献   

15.
常用词解析     
PLEASE 我们常在英语中用please表示“请”,这时它是不及物动词。用在祈使句前时一般用升调重读,其后常接动词原形;也可以用在祈使句末,用逗号隔开,一般降调轻读。例如:  相似文献   

16.
笑话     
歪打正着小明在小学任教,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口吃。一次监考时,他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作弊,于是就气急败坏地指着那名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有9名学生同时站了起来……爷爷的家长会爷爷退休了,报名上老年大学。正读一年级的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还读书啊!”爷爷说:“我读书有什么不好吗?”孙子说:“好是好,就是万一您学校通知开家长会,你让谁去呀?”不接待客人一个女留学生,很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有一次,一个同学说:“我去方便”。她就问“方…  相似文献   

17.
好!写得真是太妙了!伴着爸爸的一声叫好,茶几上放着的茶杯也跟“咯噔噔”地欢叫起来。正看电视的络络和妈妈被爸爸的反常举动惊讶得合不上口。“你们听听这段话。”说着,爸爸一边站起身,一边举着书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课例] 我在教学<黄继光>一文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非常勇敢.可是他为什么不用别的办法呢?"学生的问题中包含着"黄继光这样做值不值得"的价值评判.我灵机一动,将问题抛回给学生,顺势说道:"是啊,有没有别的办法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替黄继光想想办法."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可用石块塞住机枪口."有的说:"不成,黄继光已经身负重伤,没有力气搬石头了."有的说:"就算黄继光真的能搬动石头,时间也来不及了."……通过争议,学生懂得了要夺取战斗的胜利,黄继光只有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说“读”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而“读”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通读:从头至尾阅读全文。详读:仔仔细细地读。精读:反复阅读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略读:大体浏览一遍,掌握文章的梗概。选读:从大量篇章中选出若干章节来读。重读:又一次读已经读过的内容。误读:读时念错了字、词。诵读:出声念读诗文。听读:靠耳朵来听别人读。宣读:重要的文件向群众当面读。拜读:怀着敬意读别人送来的文章。朗读:有声有调,清晰地读文章。默读:不出声地读文章。齐读:一齐读文章。轮读:一部分人先读,另一部分人再读。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是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其实,不需要我们摆花架子,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孕育着诸多的创造性因素。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吧,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重要任务之一。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如《黄继光》一课中,有这样一句:“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诵读,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啊”字作出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啊”是从战士们口中发出的,表示惊喜;有的学生认为是黄继光自己发出的,表示对敌人的仇恨,决心与敌人一拼到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应是敌人发出的,表示他们感到震惊与恐惧!学生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