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证上古历史中炎帝与黄帝战争的地界,认定"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均发生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池一带.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的探讨和论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黄帝文化逐渐被学界所认知,而考古揭示出的黄帝文化迁徙与发展的历程,又让人们看到黄帝文化在涿鹿的存在。因此,黄帝涿鹿之战不仅仅是古史传说,而且是有其考古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涿鹿黄帝庙的最早文献记载,是东汉末年的学者文颖为《汉书·刑法志》的“涿鹿之战”句所作之注。其云:“涿鹿在上谷,今见有阪泉地、黄帝祠。”其后,《晋太康地理志》、《帝王世纪》等书也对西晋时期涿鹿的黄帝祠作了记载。在这一时期,涿鹿以黄帝庙为中心,辅以尧祠、舜祠、蚩尤城,已形成了一个古帝王的祭祀圣地。然而,这个祭祀圣地最为鼎盛的时期却在北魏王朝的前期。  相似文献   

4.
远古时代的涿鹿之战,不是部落之间的战争。从蚩尤的体貌和行为特征、水生习性、黄帝同蚩尤作战的方式、蚩尤两字的音形义等方面来看,蚩尤是水生动物鳄,涿鹿之战是人类同野类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展开的一场大搏战。将涿鹿之战看成人类部族之间的战争,是历史概念在长期的流传中发生了错位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拙著《运城盐池研究》出版以后,便寄了一本给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傅汉思教授。我们是1990年秋参加在四川省自贡市举行的“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时认识的。他对中国盐业史颇有研究,而且对运城盐池史有浓厚的兴趣;并参与英国李约瑟博士撰写中国科技史中关于盐业科技史方面的工作。此后,我们曾书信往还,主要是就运城盐池研究方面交换一些信息、意见。  相似文献   

6.
蚩尤史迹探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帝时期九黎部落联盟首领蚩尤,在《尚书》、《逸周书》、《国语》、《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涿鹿之战的失败,并没有掩盖英雄时期赋予蚩尤的英雄本色,他长期被黄河流域的民间所祭奠,也为秦始皇、汉高祖等数代雄才所崇拜。 蚩尤还被视为苗族的先人与远古英雄。他的史迹,广泛流传于各地苗族群众的传说与史诗之中。其中,黔西北苗族史诗与传说尤具有代表性。 通过就蚩尤命题的考证,笔者认为:九黎与伏羲、女娲氏族有源渊关系,属神农部落体系;蚩尤曾发明金属兵器、刑法、历法,创伏羲、女娲崇拜教,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重大贡献;涿鹿之战导致了九黎部落的南迁,亦即黄河文明向长江流域的播散,并促进了古代民族的一次大融合。  相似文献   

7.
涿鹿之战指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联合在河北涿鹿战胜东夷集团蚩尤部族的战争,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一场战役,揭开了华夏文明发展史的序幕。涿鹿之战体现了黄帝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是一场叛乱与平定叛乱、分裂与反对分裂的斗争。这场战役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并进一步确立了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民主思想、法治思想、经济思想、军事思想等方面,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发表了张景贤同志《长平之战时间考辨》札记,列举目前史学著作中述及长平之战时间的三种不同说法,经过考证,断定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廉颇任赵将拒长平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四月,长平之战正式爆发就在这年四月,到九月结束,历时六月.因此"所谓双方相持三年之久,才分出胜负的说法",是由于"把秦军攻韩上党的时间、赵军进驻长平的时间,和长平之战爆发时间混为一谈".我认为这一考证是站不住的.张同志所驳辩的长平之战相持三年之久的说法,是我主张的.我在1955年初版《战国史》中,就有此说(160页),1979年《辞海》的"长平之战"条,也是我执笔的,1980年新版《战国史》仍持此说(359页).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战国的史料,有不少地方年代混乱,因为不象春秋史料那样有一部比较详确的编年史《左传》可以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国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关于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迄今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长平之战从公元前262年爆发,到公元前260年结束,持续三年之久,才分出胜负。1979年出版的《辞海》“长平之战”条、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1册105页)、杨宽的《战国史》(359页)等以及一些高等学校所辑的讲义,均  相似文献   

10.
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既然提出来了,就有必要再作说明.张景贤同志《长平之战时间考辨》中,断定长平之战只历时六月,认为持续三年之说是由于"把秦军攻韩上党的时间、赵军进驻长平的时间,和长平之战爆发的时间混为一读"而发生的误解.这一考证只是依据部分《史论》的史料而作出的论断.其实,《吕氏春秋·应言篇》早就指出:"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我们综合《史记》和《战国策》的史料加以分析,可以证明《吕氏春秋》之说是不错的.我为此写了一篇短文《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载《历史教学》1983年  相似文献   

11.
《殽之战》选自《左传》,题目是后人加的。《左传》是编年史,它以鲁国的纪年编次,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矛盾斗争。《彀之战》选自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下面就这篇文章谈几个问题。一、殽之战的前前后后。《殽之战》记述了秦郑之间、秦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前面说过,《殽之战》是从一部编年史  相似文献   

12.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即“涿鹿之战”发生之地。根据徐旭生的考证,蚩尤“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析,认为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在内的仰韶文化,它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当为蚩尤遗迹。根据苏秉琦的认识,红山文化有可能是黄帝轩辕氏的遗迹。考古资料显示,桑干河流域的若干古文化遗址,存在有红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的现象。这表明了在桑干河流域一带,出现过红山文化取代仰韶文化的事实.推测即与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3.
《牧誓》选自《尚书·周书》,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因誓师在牧野,所以题名《牧誓》。《牧誓》记录了牧野之战的时间、联军的组成、伐纣的原因、战术动作、军事纪律等,是一篇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传统的说法,纣王是残暴荒淫的典型。从《牧誓》中周武王列举的罪状看,纣王似乎并不像传说的那么坏。对于殷纣王的评价,历来也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张金龙:《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相似文献   

14.
我在论《九章》的第一篇文章里,①主要论证《九章》是一部完整的、不可割裂的作品。现在,我将来探讨它的第二个问题:《九章》与秦拔楚郢之战的关系。我所讲的秦拔楚郢之战,是指从顷襄王  相似文献   

15.
张增香 《教师》2011,(10):22-22
"《牧誓》选自《尚书·周书》,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因誓师在牧野,所以题名《牧誓》。《牧誓》记录了牧野之战的时间、联军的组成、伐纣的原因、战术动作、军事纪律等,是一篇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传统的说法,纣王是残暴荒淫的典型。从《牧誓》中周武王列举的罪状看,纣王似乎并不像传说的那么坏。对于殷纣王的评价,历来也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张金龙:《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相似文献   

16.
黄帝为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誉为华夏之祖。黄帝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游。河东地区因盐业资源等自然优势成为远古先民的必争之地。黄帝在河东地区的活动遗迹有娶嫘祖为妻、拜风后为相、令仓颉造字、设坛祭祀后土、与黄帝的阪泉大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等等。云南的《苗族古歌》也是重要辅证。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固原师专学报》所载《盐池食盐史话》一文,称汉代盐池县已有采盐业,“有龟兹盐池为民利”。汉代,盐池县已有采盐业是对的,但把“龟兹盐池”归在盐池县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柴继光同志的《运城盐池研究》即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将王梦飞、景克宁同志为该书撰写的序言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人们历来把传说或神话中炎帝、黄帝当作正统尊奉为祖先,而把全尤作为犯上作乱的叛逆加以贬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不应对炎、黄、全尤分褒贬《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淮南子·兵略篇》云:“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推擒之。”《史记·五帝本纪》曰:“量尤作乱一不用帝(黄帝)命。于是黄帝征师诸侯,与量尤战于琢鹿之野。”《孔子三朝记》云:“黄帝杀之(量尤)于中冀。量尤肢体身首异处,而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北来沈括《梦溪笔谈》谓“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量尤…  相似文献   

20.
<正>《霍比特人》系列电影翻拍自英国作家J.R.R.托尔金在193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作为《指环王》三部曲的前传,《霍比特人》也妥妥地拍了个上中下。该系列的最后一部《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在经过了一次推迟上映之后,于今年圣诞节前夕登陆美国。"五军之战"起始在《指环王》三部曲故事发生的约60年前,经历了和恶龙史茅革,以及半兽人的两场大战后,矮人的家园和财富被史茅革占据,而老国王索尔被半兽人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