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流域中游河湖湿地水空间巨大。解放后50年来,淮河流域中游地区湿地萎缩,大量的湿地转变成水田和非湿地,大量的天然湿地演变成人工湿地和非湿地,其中又以作为天然湿地主体的河湖湿地损失最多,并存在河湖湿地-滩地-非湿地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得知,在这50年里,影响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土地利用和河流调控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2.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景观,同时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湿地大面积转化或丧失,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从景观静态、景观动态和景观应用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景观变化的研究进展,指出湿地多功能景观、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与生态效应关系定量化和湿地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景观生态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黄盖湖湿地是洞庭湖和长江之间的重要湿地,具有鄂东南亚热带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分析黄盖湖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和旅游资源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以实现黄盖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山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湿地资源较为匮乏的省份之一。保护和管理好湿地资源,对促进生态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山西省湿地的现状,阐述了山西省湿地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山西省湿地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环保产业,将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系统保护结合起来,以湿地资源、生态、人文环境为依托,选择具有区域特色、适合区域自身特点的湿地开发模式,将湿地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充分显示湿地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实现湿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典型的温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在调查评价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实现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有着雪域高原昵称的青藏高原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而青藏高原上的湿地就恰似蒙在这神秘土地上的一层面纱。高原湿地是高原人的生存之本。青藏高原湿地可分为草丛湿地、森林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四大类。草丛湿地这类湿地在青藏高原的分布最广,总面积达4.8万平方公里。使长期称冠中国第一大沼泽的东北三江平原  相似文献   

8.
对张掖市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湿地,引黑河水入城,突出生态城市特色是建设生态张掖的具体举措.张掖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保护和利用好湿地,造福于人民.张掖湿地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污染严重,盲目开垦及不合理开发,使湿地面积萎缩.要进一步做好湿地保护规划,严格控制污染,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有效管理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保护研究,走出一条具有张掖特色的湿地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9.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为浅水所覆盖的土地,并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其主要特征。湿地处于水生系统与陆地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自然生产力。植被是湿地的重要标志。沼泽是湿地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湿地价值及其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湿地价值分为湿地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及其非使用价值。一、湿地价值1.湿地的直接价值②水资源湿地的水源可作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用水,有时也是水运的通道和介质,是湿地可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中国约有10万干米内河航道,内陆水运承担了大约30%的货运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师专学报》2014,(1):F0003-F0003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文化、景观和生态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健康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一些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从此成为拉姆萨尔公约下的湿地,列入了《国际湿地重要名录》。国际湿地公约有条款要求,每一个缔约国应在湿地(不论是否已列入《目录》)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促进对湿地和水禽的保护,并采取充分措施予以看管。做为缔约国之一,我国对湿地,特别是对列入《名录》的几块具有生态价值和国际意义的湿地要善用并加以保护,使湿地中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类不受来自各方面的侵害。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湿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分析洞庭湖湿地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湿地农业开发的现状,指出湿地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农业开发利用构想,对实现洞庭湖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发展湿地生态旅游被认为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皖北湿地生态资源丰富,但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滞后。如何实现湿地保护利用及旱作农业、产业转型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协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皖北湿地资源普查和实地考察,在分析皖北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与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皖北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可供利用的发展模式和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洪峰 《考试周刊》2012,(34):196-196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世界最富生物多样化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过去,由于人们对湿地功能认识不足,仅仅把湿地看成是一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湿地保护条例。湿地遭受破坏的情形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还在继续,湿地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师专学报》2014,(3):F0003-F0003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文化、景观和生态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健康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特开设“湿地研究”栏目。如果论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我们将按学院相关规定给付作者稿酬。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师专学报》2013,(6):F0002-F0002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文化、景观和生态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健康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特开设“湿地研究”栏目。如果论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我们将按学院相关规定给付作者稿酬。  相似文献   

18.
《大庆师专学报》2013,(1):F0003-F0003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文化、景观和生态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健康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特开设“湿地研究”栏目。如果论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我们将按学院相关规定给付作者稿酬。  相似文献   

19.
长江湿地现状及其治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长江沿岸发育了大量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各具特色,包括湖泊、沼泽、滩涂和人工湿地. 这些湿地在维系长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快速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巨大压力和威胁,造成大量湿地退缩、咸化甚至消亡. 加强现有湿地的保护和构建人工湿地是目前湿地治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庆师专学报》2014,(2):F0003-F0003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文化、景观和生态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健康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特开设“湿地研究”栏目。如果论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我们将按学院相关规定给付作者稿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