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教学不能只是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而应当通过问题的提出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将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更为自然的思考,而问题意识也可以在这一思考过程中得以养成.问题的价值在于其是学生加工了学习情境中的素材之后的产物,同时又指向所需要学习的知识.问题是学生已有认知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科学知识的建构需要问题的驱动,初中科学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让问题更好地发挥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课堂中,重视创设生活情境 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课堂塑造成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场所,更要塑造成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园地.在科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与生活相结合,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接触生活、体验生活. 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在科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使枯燥的科学知识因为生活情境的加入而变得有血有肉,使之富有生活情趣.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情感,从而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认识科学,学习科学,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试教苏教版《科学》教材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特色1.教材的编写将知识、探究能力、情感与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注意到激发并呵护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热情,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采用了单元式的结构框架,一个学期一个大的背景——即科学方法的训练,一个单元一个内容,形成了单元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结构。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促进思考与探究,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事物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明显变化是,教材的变化很大,生物教材的内容普遍注重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活动和动手实验,体现在“做中学”的科学课程思想,而且不同学校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教学要求上的明显变化是,科学知识内容的数量上减少了,但以学生探究和活动的方式学习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感受成功,学会理性思考人类活动及社会责任的要求增加了,教师已经感受到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解放,面对这种“放权”教师将怎样适应?在教学中怎样真正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已直接参与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单元的整合,科学知识与现代…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人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学习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科学知识相适的、包含科学问题的生产、生活中的科技事件。创设科学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科学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科学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和社会。结合微课,笔者从创设生活化情境,导入新课程;增添生活化内容,丰富教材;选取生活化素材,进行科学探究;编设生活化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几方面进行尝试。生活化教学设计应用在科学微课教学模式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推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中学学科教育中,教师必须以学科教材为抓手,发掘教材的多元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激发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1 学习教材,了解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本质的阐述,是构建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科学知识去奢谈科学素质的培养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认识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经历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概括、交流报告等环节,从而体验研究性学习过程和方法,感到探究的乐趣.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内容与培养目标,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引导探究、实施探究性学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郭红 《山东教育》2008,(3):50-51
新的科学课程增加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亲近自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内容,在实际生活体验中感知知识的乐趣和无穷的奥妙。它更多地强调学生用科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科学信息,主动地运用科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我们将数学教材与生活作为两...  相似文献   

13.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并借助各种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原有生活经验的局限性,主动建构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要尽量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使学生乐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科学性、实验性的特点必然会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科技小制作更为有效地把教材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宗旨。同时,适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品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的经验,以及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现状,整合三块内容——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科学的系统知识和当今的科技发展,相当讲究现实性和时代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怎样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系统的科学知识密切地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呢?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新教材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培养目标,是物理学本质在物理教育中的反映。新教材编者独具匠心,力图通过教材与学生对话,通过教材引起学生的期待并引起学生思考,通过教材引发学生质疑。以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养育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科学教材中包括很多有趣的知识和现象,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环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他们能较快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能结合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创新思考,挖掘科学知识的本质,提高他们的认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是  相似文献   

18.
我认真看了湘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电子文稿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个人认为,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编写理念新颖。本套教材在编写理念上,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材以人为本,注重探究过程,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行获取科学知识,符合课改精神。2.内容贴近生活。本套教材在单元、课题和活动的内容安排上,注意从儿童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从生活中来,即按学生对事物的接触及熟悉程度,从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活动,而后又发展性地迁移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数学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学生数学理解、逻辑推理、分析思考过程等,该目标的达成需依赖具体的知识学习.研究从知识内容、知识呈现、目标要求以及与知识学习匹配的数学问题4个维度探讨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学习内容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空间、数的内容所占分量较大,推理、策略方面的内容是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教材编排体现了目标要求与学生知识学习心理顺序的一致性;在知识应用上,数学问题呈现强调生活情境;在问题的性质方面,有意义问题随年级递增,机械性问题递减.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的生活怎样?这样的问题教师很少去思考.而事实上学生的生活世界、状态、环境以及生活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探究型课堂应该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堂.一、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叶圣陶先生说:"谈知识力避枯燥的陈述."雷树人也说:"完全讲纯科学过时了".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知识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初中物理教材给学生提供的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和数学符号的世界,语言符号单调且抽象,数学符号姿态冰冷且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