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感叹:学生就像天生的艺术家。确实,喜欢音乐是学生的一种天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更是喜欢各种音乐,无论是时髦的现代歌曲,还是传统的民间音乐,甚至于摇滚或美声,不一而足。但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时候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机会,在学生的自由发挥中强化教学,才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一、运用想象,改写歌词让初中生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  相似文献   

2.
俞静雅 《考试周刊》2014,(67):180-180
<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让孩子们像鱼儿一样在音乐海洋里自由畅游。那么,要抓住哪些"切入点",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以"歌曲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歌曲教学中,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的歌词大都比较鲜明生动,达到了内容美、声韵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契机,及时诱导学生的创造欲望,使音乐学习和创新培养得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一、编创歌词,唤发创新愿望爱唱歌是孩子的天性,好的歌曲人人都喜欢唱,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歌曲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编创歌词,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学习歌曲《请你唱个歌吧》,当学生能熟练地演唱之后,我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学会演唱几首歌曲,还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即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教唱苏少版《音乐》二上歌曲《大马告诉我》  相似文献   

5.
目标 :1 随歌曲节奏抖动、拖拉绳子进行玩色游戏 ,感受色彩、线条、节奏、动作之美。2 能大胆创作 ,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准备 :1 活动室四周布置“森林”“草地” ,用宣纸铺成的“小路”一条。2 水粉颜料(红、绿、黑、蓝) ,5厘米左右的棉绳若干 ,调色盘、擦布若干。3 幼儿已熟悉歌曲《走路》(附后)。4 音乐磁带 ,录音机。过程 :1 回忆动物走路的歌词。师 :歌曲《走路》中小动物们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根据歌曲旋律有节奏地说出歌词。)师 :跳跳跳、摇摇摇、爬爬爬、游游游 ,小动物们有节奏地走路真有趣。2 想像动物走路姿态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在歌曲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美,在雅曲欣赏中使学生认识美,在唱游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美,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表现美,在多媒体教学中使学生创造美。让他们从小会欣赏音乐、懂得音乐、理解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呢?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开展音乐活动前,教师要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如音乐活动"走路"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家观察歌词中描述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走路的样子,上课之前让幼儿模仿,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小篱笆"中,课前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让幼儿认识篱笆,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学唱歌曲,通过领唱、伴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增添孩子的活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歌曲。  相似文献   

8.
一、用微笑面对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音乐教师上课不仅要精神饱满,还要表情自然大方。记得初为人师时。我总是站在讲台上。摆着一副脸,和学生的“心”距离很远,学生只要稍微捣乱,我就大声批评、指责。但是在一次音乐公开课,我教学生《走路》这首歌,在表演这一环节上。我要求学生站起来模仿歌曲里几种不同小动物的走路姿态时,有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学得特别像,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很多,本文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同行指教。一、唱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歌曲是以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的。它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和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歌曲教学不仅让学生在歌唱中提高演唱水平,还要让他们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例如:《歌唱祖国》这…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心灵教育起着净化心灵的作用。心灵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的旋律之美、歌词的语言之美,从而学习到课程中的音乐知识。本文阐述了心灵教育的作用,通过引导树立正确的心灵观念、融合歌词语言之美、创设音乐情境之美、激发想象创造精神四个方面,分析高中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灵教育的途径,以期实现对学生的心灵净化。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实施近一学期。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用孩子们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与行为,在音乐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例如,在歌曲教学中,以往都是让学生先学歌谱,再学歌词,而现在,我却让学生在完整感受乐曲中先学歌词,然后再来学歌谱。又如,在一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本人力求从培养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歌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歌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一首歌曲学会很简单,但要使学生理解歌曲,完美的演唱歌曲,这就和老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只有采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让学生把唱歌当做一件乐事,形成一种良好的唱歌习惯,孩子们才能终身受益。一、环境创设,诱发兴趣  相似文献   

13.
范阿兰 《天津教育》2022,(14):129-131
<正>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让学生通过欣赏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享受音乐艺术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接下来将探究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策略,发挥音乐对人们思想品质与审美情趣的涵养价值,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  相似文献   

15.
小雨沙沙     
教学年级:二年级课题:小雨沙沙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一、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表现意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道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观察事物。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对词、曲等内容进行大胆的创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着律动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走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歌词创作,导入新课师:一场淅淅沥沥的细雨惊扰了森林里玩耍的小动物,他们各自跑回了家。细雨过后,太阳透过茂密的枝叶把光芒洒…  相似文献   

16.
张庆庆 《甘肃教育》2013,(22):90-90
音乐教学是一种“美”的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创造美,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的趣味性.让音乐教学与快乐同行。  相似文献   

17.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用自然而又甜美的嗓音唱出歌曲,用优美的舞蹈表演歌曲,用美丽的图画表现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都是学生对歌曲理解的表现。但这一切都必须要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书本,自然地去完成。但是,由于很多歌曲的歌词很长,让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歌词,这就妨碍了学生自由地表现出自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音乐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要做到歌唱时声情并茂有情而发首先要明白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正确理解歌词的含义和做好教师的范唱。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歌唱方法和正确的情感培养,并进行音乐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感知来丰富情感世界,净化心灵,提高欣赏能力和对美的表现力、创造力,可以达到"以美育人、以美育德"的目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经过多年音乐及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如下经验。一、通过歌词内容、旋律特点渗透德育一首优美的歌曲,除了用丰富的和声和优美的旋律打动人的心弦,其精练的歌词所表现的人物形象、优美景致、人生哲理等,同样能感染人。如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单元唱歌课《小动物回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之情. 2.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3.设计不同速度、力度演唱歌曲,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不同速度、力度,形象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并能与他人合作,编创歌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