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金会捐赠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贯穿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财富的集中、宗教与文化传统、社会精英论和政府的税收制度几方面来探讨基金会捐赠高等教育的动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捐赠数额的不断增加,大学基金会需要加强信息披露以获取公众的信任。本文系统介绍了美国大学基金会信息披露制度,重点剖析了印第安纳大学基金会信息披露情况,提出我国大学基金会应以之为镜鉴,提高认识以增强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发挥财税部门对信息披露的经济引导功能,增加财务信息尤其是捐赠使用效益信息的披露,不断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提高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约翰·斯通的成本分担理论,大学的教育成本应该由受益者共同承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提升,捐赠基金应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社会力量。我国大学捐赠基金存在发展历程短、规模小、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管理落后等问题,大学基金会应从数量结构、资产总量、制度建设和投资运作等方面加强管理,构建社会捐赠成本的分担机制。未来20年是我国大学捐赠基金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捐赠基金有望成为继财政性经费、学费之后大学经费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穷国办大教育”,充分利用民间投资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但教育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扩大民间高等教育投资将对我国整个社会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有关政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论文选择了这样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希望为有关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探讨了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价值基础。高等教育不能固守自己传统的理念而无视社会发展的新现实 ,否则无法吸引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也不应使大学放弃基本理念 ,否则大学就不再是大学。扩大民间投资必须协调高…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基金会成功因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青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1):110-114
大学基金会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美国高校重要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之一,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从社会助学传统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来论述美国高校基金会取得成功的社会外部因素,并且对美国大学校长在募捐中的作用、校友捐赠及基金运作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高校基金会应该如何借鉴美国大学基金会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6.
私立大学基金会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社会捐赠文化和制度保障下,美国私立大学基金会筹资体系灵活,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完善、捐赠项目多样化、校友会作用明显等;其次,基金会实施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有高效的投资决策组织、资产配置合理、关注另类资产等,其投资收益已成为大学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社会捐赠、校友捐赠已成为高校的重要来源。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校社会捐赠发展的现状,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个案,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在海外乡亲的资助下,广州开创了国内以民间力量成立科技基金会的先河。海外乡亲的科技捐赠增强了侨乡的发展动力,环保捐赠支撑了可持续发展,旅游捐赠促进了经济发展,治安捐赠保障了社会稳定。海外乡亲对公益事业的捐赠为广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慈善捐赠在增加高校经费供给、弥补政府投入不足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资本的形成。当前,随着国家、个人财富的迅速积聚以及政策上不断加大的优惠力度,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高校慈善捐赠事业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培育面向高校的社会捐赠意识.完善相应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建立针对捐赠者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及选择适切的高校募蔌策略成为推进我国高校慈善捐赠事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育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已经成为高校经费筹集的重要来源,对大额捐赠的依赖是目前国内多数教育基金会的普遍现象。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形下,这种高度依赖大额捐赠的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便捷支付工具的深入发展,为校园微公益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高校应该对小额捐赠投以足够的重视,拓展筹资范围。本文借用了经济管理学科中的长尾理论,提出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尽可能扩大捐赠项目的影响与覆盖面,在此基础上引入众筹概念,提升捐赠项目的个性化程度,更加关注小额捐赠,实现大额捐赠与小额捐赠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谊 《教育学报》2008,4(6):17-3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就让世界惊呼“巨龙腾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时期,教育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深刻体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经费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教育为经济发展贡献了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同时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家庭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对《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家庭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数据做了整理与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是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最大主体,承受着超负荷的经济压力。由于城乡差异和"公办园偏向"的投入差异,家庭承受的成本分担压力并不相同。依据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可以将其划分为"双重减压的家庭"、"单一压力的家庭"、"双重加压的家庭"三种类型。为减轻家庭尤其是"双重加压的家庭"的成本分担压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转移成本分担重担,实现家庭分担合理化;二是财政性投入有所倾斜,重点扶持低收入家庭;三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严格规范民办园市场。  相似文献   

13.
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构转换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促进了要素在各部门的合理配置和最优使用,并通过结构贸易扩张其动态优势。中国改革以来的结构性增长和结构贸易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力量,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结构、过程及收入分配等绩效并不完全契合这一结构过程,反映出中国结构转换中过于强调低成本劳动的比较优势发挥,而忽视了优势要素供给结构和素质的提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结构性增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保险业在促进社会经济稳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现状来看,中国保险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I"*-1题,加强风险管理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的现实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和平发展、掌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选取2003年~2009年青岛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贷款余额的季度数据,分析青岛市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贷款余额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贷款结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要远大于长期贷款。从长期来看,应做好信贷资金的统筹规划,更好地促进青岛市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试析当前湖北劳动力素质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湖北经济增长率结束了长时期的下降而开始出现回升,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全省劳动力就业形势构成了较大影响。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就业形势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其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在经济实践中迅速提升.对这一时期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升进行考察,对于探索党的执政规律、不断提升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写作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与“精确”并不相悖;在使用精确语言无法准确表经济现象时,就不是不使用模糊语言。经济写作只有正确使用模糊语言,才能提高表达效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奖设立以来,经济新闻报道一直是获奖作品中的重头戏。这类报道的主题,在促进经济改革的步伐、探索经济建设的思路、规范经济建设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拓展。它们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建设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改革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与成就,记载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为此作出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类型、具有特殊作用的诉讼,经济诉讼在我国能否独立存在,已经在法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就经济诉讼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应当确立的客观依据进行分析性的初步探讨,并对经济诉讼在我国的构建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