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性能是"昭通作家群"中的一员,他主要创作中短篇小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阅读胡性能的小说,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小说艺术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论文拟从叙事视角、叙事技巧、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对胡性能的小说艺术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东西《回响》中的叙事美学展现出极具特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东西将叙事语言、叙事视角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通过限知视角、反限知视角之间的不断转换、纠缠,呈现出流动视角的艺术效果。他采用陌生化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寓言性语言,将叙事对准时代、人性、记忆,围绕揭开小说人物冉咚咚生活和内心的秘密,呈现出当代现实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情感危机。这部作品的叙事之力,体现了东西向新叙事类型创新的努力,同时也通过叙事传达出东西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叙事特色。在叙事视角方面,小说的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常常有向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转换的现象。在叙事时间方面,尽管小说显现出时间的倒错、颠倒、跳跃的景象,但其张弛有度的叙述并不会使读者产生晦涩感与理解障碍。在叙事语言方面,毕飞宇创造出极具思辨性、哲理性、诗性的叙事语言,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4.
《所以》运用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来讲述故事。作者零距离的叙事情感,使小说的语言呈现出直白而张扬的特色。《所以》叙事视角与叙事语言的完美契合表现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叙事语言脱离了冷静客观而带上了鲜明的个人情绪,而且口语化的短句较多。  相似文献   

5.
胡性能小说重视结构经营和叙事角度的处理,在写法上有现代意识,他近期的小说主要以往事追寻和流浪为主题,有丰富的修辞和多样化的结构方法,多维调动叙述视角,笔调悲悯,语言富有诗意,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重量级作家,在小说创作上有着过人之处。其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都独树一帜:叙事态度冷漠,叙事视角自由,叙事结构随意,叙事语言独特,作品人物符号化。  相似文献   

7.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的著名短篇小说《林中之死》体现了清新质朴的文体风格,其语言流畅、自然、简洁有力,字里行间飘散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他运用心理分析、动作描绘、重复技巧等使形象栩栩如生,如临眼前。语言特色和文体风格的体现当然也离不开小说巧妙的叙事视角。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风格和语言等几个方面对《林中之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而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突破了传统的情节逻辑和语言规则,运用陌生化叙事手法,使故事显得荒诞、离奇.文章以形式主义批评的视角来探析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陌生化",感受小说中情节、语言和叙事时间的陌生化,体会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增添对余华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小说在叙事上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尤以《十三步》为甚。这部小说是莫言作品中使用叙事技法最为复杂的一部。叙事视角不断转换而营造的语言迷宫,使小说更具有陌生化和荒诞感。分析和梳理《十三步》的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可以探寻到作者复杂与生涩叙事的意义在于揭示现实失序与荒谬。  相似文献   

10.
根据热拉尔.热奈特有关小说的叙事视角的三种基本类型理论,研究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认为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主要有零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且经历了从单一叙事视角到多元叙事视角的转化,这正好与新时期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化相契合,其创作对新时期小说写作技巧的丰富与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魅力就是他的叙述模式的创新性,尤其是他的"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这就使他的小说为当代文坛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方面来论述莫言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12.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魅力就是他的叙述模式的创新性,尤其是他的“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这就使他的小说为当代文坛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方面来论述莫言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13.
英国当代小说家阿兰·霍林赫斯特的四部长篇小说皆涉及同性恋主题,他的第四部小说《美丽曲线》荣获2004年度曼·布克奖,文章通过对该小说的叙事学的解读,分析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写作风格。正文侧重分析小说的时间和人物以及叙事视角,揭示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15.
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是对他叙事艺术的全面总结。在该小说中,叙事视角的自由转换、元小说叙事等多种典型特点都有所彰显。文章以《生死疲劳》为线索,主要分析莫言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并探究各个手法在莫言的"文学王国"中的初显、成熟运用和不同文本中所展现的具体变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斯.弗里施是瑞士著名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其代表小说《施蒂勒》直指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危机。作家采用离间手法、片段式叙述、多重叙事视角及冷峻的叙事语言将小说主人公在两个自我之间的挣扎与徘徊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认同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空间叙事理论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小说线性叙事的规律,空间叙事侧重于在文本叙事的基础上呈现小说的空间结构。小说的空间是抽象的,并依赖于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知能力,同时它又影响着故事情节的统筹安排,所以掌握小说的空间叙事概念别具深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于2008年发表第九部小说《仁慈》,作为语言大师,她运用独特的章节安排,以及巧妙地转换叙述视角,赋予小说叙事强烈的空间感,这种纯熟的空间叙事技巧突显了莫里森的文字驾驭能力,也赋予小说巨大的叙事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中,阿特伍德用文学的语言和叙事的方式解构了主体,再现了主体的困惑。小说中的三个重要角色分别代表了自我、大他者和小他者,通过精神分析的解读,我们看到这部小说是一部关于自我内在冲突的叙事。这种解读摒弃了性别政治的局限,认为女主人公玛丽安的精神危机根源并非她对象征界的拒斥以及对完整自我的幻想。自我最终要接受他者的检验,并认识到,自我的真相就是他者。在对小说中三个角色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的同时,本文试图从后女性主义视角解答对于这部小说主题意义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19.
莫言结局     
莫言在他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里,对传统叙事、意义、审美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甚至颠覆.在终结这些的同时,莫言用自己的方式重塑了自己的独特的叙事原则、意义、立场和审美原则.狂欢化和戏谑化的语言使整部小说笼罩在彻底的反讽和张力之中.这部有着新颖独特视角的小说彰显了莫言小说创作所能达到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金圣叹是中国小说评点史上一位标志性人物,在他的小说评点中存在着许多叙事学方面的观点。尤其是在叙事视角方面,金圣叹的理论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理论高度,他深刻地辨识了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的区别,同时还肯定了人物视角巧妙运用的特殊功用。结合西方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全知视角与人物限知视角的区别、人物视角的功能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叙事视角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