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华华 《视听》2012,(7):28-30
电视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部分,反映到受众面前就是声音、图像或字幕,形成声画字的立体表现形态[1]。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声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语言。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字幕逐渐成为传递新闻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画面、声音和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一、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语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它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是构成电视节目的一大要素。在电视新闻这个现代化传播媒介中。  相似文献   

3.
陈钟 《新闻前哨》2002,(3):34-35
电视新闻和专题都充分体现出声像并茂的特点,并主要由画面来刺激受众的视觉感官,以“镜头语言”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而广播新闻和专题则是通过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声音来传播信息,通过音频信号来调动受众的听觉感官,亦企望求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两种传播方式相比较,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调动受众的视觉感官比用相对较为单一的声音来调动受众的听觉感官的效果显然更好一些。对于受众而  相似文献   

4.
孙超 《河北广播》2007,(1):68-68,77
做为一名广播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能像电视那样,受众能看到画面形象。我们所传递的信息,大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听众中树起自己的声音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在话筒前保持良好的状态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鲁洋 《记者摇篮》2012,(5):75-76
新闻界有人认为:电视新闻的声音语言,特别是声音中的文字语言具有逻辑性,因为声音文字语言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播新闻信息。而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特别是摄像机摄取的环境、人物等元素,照片、幻灯、图表等视觉元素不具有逻辑性,因为它不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6.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性鲜明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中,如何处理好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历来是个重要的问题。一部好的电视作品势必要动用电视的多种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完美的综合视听休。 一、在电视这个视听综合艺术里,声音和画面同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对于一般电视节目,人们习惯上将各种构成因素归结为两大类语言: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包括画面的色彩、构图、影调、光效以及字幕信息等;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音效、音乐等可听手段。电视语言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电视作为可以传播信息同时也可以带给观众各种娱乐形式的载体,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的内容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进行传递的,而电视声音又分为语言声音和背景音乐。人们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通过对画面的直接和感性认识,成为知识或者娱乐的受众,与此同时,背景音乐和语言介绍起到了情感强化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所以说背景音乐和画面的协调应用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音乐、画面在电视制作中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8.
各种媒体传播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各有特点。报刊靠的是文字和图片;广播靠的是声音;电视新闻则是靠动感的画面和声音的有机融合来传递。要拍出有感染力的电视新闻,必须了解和研究画面语言,正确掌握和纯熟运用画面语言。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受众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接收节目信息的。所以,声音和画面就构成了广播电视传媒中最重要的语言载体。但是,怎样才能让受众静下心来,收听或收看你的节目,接受你的观点呢?笔者想就广播电视声音中记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口头语言的表达,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第一,要着重体现广播电视口头语言的个性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摄像与文字:不可分割的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原 《新闻实践》2007,(8):32-32
电视新闻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更是摄像和文字记者集体创作的成果。电视新闻画面和声音具有很强的叙事、造型和表意功能,是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而文字语言(解说词)往往起到补充说明、交待环境、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新闻实践中,由于画面的多义性,不确定性以及受众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联,与受众更好地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很多,其中画面承担着电视语言表达的主要功能,是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体最显著的特征。如何借助画面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传播有效信息,是电视领域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而作为画面语言的空镜头常常被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觉语言而为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散文诗等广泛采用。本文就空镜头在电视专题片中...  相似文献   

13.
电视语言是由电视画面和有声语言两大部分组成的。众所周知,有声语言在电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电视是视觉媒体,画面是电视的主体和基础,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英国电影艺术家纳斯特.林格伦曾在《论电影艺术》一书中充分肯定了视觉在人们接收信息中的重要。他说:“对于极大部分的群众来说,印象最深刻和最持久的东西还是电视中的视觉部分,而且那些最有效果的影片都是一些先满足眼睛,其次才顾到耳朵的影片。”他这里虽讲的是电影.但也适用于电视。电视画面的主题思想及作者意图的揭示,离不开有声语言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毛欣 《新闻战线》2022,(12):41-45
媒体语言承载着传递信息、宣传教化、舆论引导等功能,经由不同媒介元素的触发、互动与融入,虚拟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内部交流方式渗透进线下生活,网络语言逐渐呈现倒灌现实生活的流变,媒体语言的“目光”与“声音”属性得到一体释放,双向驯化的不仅是当中的传统媒体语言与网络语言,也包括受众与信息编码者。本文以此出发,聚焦媒体语言的自我演变,试图从传统媒体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双重路径,探析言语事件固化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媒体语言的叙事运动,探索其显性话语和隐性进程的构成机制,为思考媒体语言的建构路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余华 《新闻前哨》2002,(8):36-37
目前,电视片有三种语言: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字幕语言。通过充分、合理地运用这几种语言,可以让电视内容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电视片解说词是电视片的基本语言之一,它和画面语言及音响、字幕一起,构成完整的电视语言,共同向受众提供信息,与受众交流。作为撰写电视片解说词的文字记者,充分理解电视对语言的特殊要求,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如果过分看重解说词的完整性,忽视了画面和现场声的重要作用,解说词写得像广播稿一样,和画面结合起来看,并不能说是一部好的电视片。有时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缺少必要的交流,你拍你的,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的制作包括声画两个方面,是典型的视听传媒。一些从业时间不长的编导十分重视画面结构的处理,较好地照顾到受众的视觉心理和习惯,而对听觉方面往往重视不够,除语言之外的音乐就更容易被忽略。  相似文献   

18.
杨豪 《青年记者》2007,(9):49-50
语言歧视的表现 媒体报道中的语言歧视有着多方面的体现,这些或零或散的歧视符号日积月累地形成了语言暴力,会给被歧视对象带来雪上加霜的伤害,同时也容易给普通受众的认识指引一条错误道路,甚至导致社会偏见、习惯性歧视。  相似文献   

19.
孙晓菁 《视听纵横》2005,(4):106-107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因此,非言语信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信息,别称为身态语言,是不用嘴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对于能够同时满足受众听觉和视觉需求的公共媒介电视来说,声音和画面是缺一不可的。这是电视不同于报纸和广播这些传统媒介的优势,可是有时也是它的劣势。正是电视需要声、画两条腿走路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在某些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采访声音和画面的特殊情况下,“暗访偷拍”也就是电视节目隐性采访行为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