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吃饭塞牙是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吃肉或蔬菜,塞在牙缝里,隐隐作痛,让人十分不爽。口腔专家称,如果你经常在吃东西时塞牙,有两大原因:一是说明你老了,牙槽骨吸收,牙缝变宽了;二是说明你的牙齿生病了,应该尽早看牙医。  相似文献   

2.
周柳 《发明与创新》2009,(10):34-34
发明常识告诉我们,把两件没用的东西加在一起,能成为一件有用的东西呢!袖珍显微镜就是用两件废弃的东西做成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9,(9):26-27
拔牙,本来是件小事,但其中却有许多常识我们必须知道。哪些牙齿该拔,哪些牙齿不一定要拔,拔牙后又有哪些禁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徐培成主任医师。有了专家的支招,相信你对拔牙这件事就不会再恐惧了吧!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在刷牙时会发现牙齿出血,就连吃东西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牙齿出血的现象。口腔专家认为,牙齿之所以出血绝大多数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所致,如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牙齿出血有90%是由于牙龈炎症造成的,绝大多数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所致。牙齿出血由于没有痛感,往往不会引起人们重视,根据专家介绍,仅牙龈炎一种病症就能诱发心脏病、糖尿病、肺炎和早产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0,(6):85-85
老人牙齿为何怕酸?问:最近是李子丰收的季节,这两天给妈妈买了最新鲜的李子,可没想到,没吃两三颗她就"倒牙"了,好几天都不敢吃东西的。妈妈说她年龄大了,不能像以前一样吃酸甜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办法解决吗?答:医学上将牙齿遇冷、热、酸、甜时产生的疼痛现象,叫牙本质敏感症,这在老年人中经常见到。牙本质敏感症不是一种独立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08,(10):24-25
长期以来,人们对幕些生活常识的解释都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正确的。而事实上,这其中却有许多的科学误区。今天,一些新的发现推翻了人们一直信以为真的东西。以下的科学常识误区,你犯错了吗?  相似文献   

7.
正冰箱也会"说话"?没错,早在3年前,就出现了具备"智能语音"、"超时语音提示"和"使用常识播报"功能的冰箱。不过,要想知道出门在外这段时间,家里有没有断电或者断了几次电,聪明的冰箱可不会直接告诉你哦,而是利用它"肚子"里的东西巧妙地记录停电次数。一次断电,看冰棍如何检测家里只断了一次电?检测的方法不仅很多,而且简单得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9,(9):36-37
古往今来,人们形容美貌男女都要加以"明眸皓齿"这个美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爱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牙齿的整齐和美丽已成为大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需求。大家也许想不到,牙齿畸形的真正原因竟然和人类的进化有关。现代人吃东西过分精细,使得牙齿的咀嚼功能明显减弱,进而造成牙齿错位、牙齿阻生等情况。如今医学越来越发达,人们开始普遍接受"牙齿美容"这一全新的概念。可面对形形色色的牙科器具,我们还是带着一些忐忑和疑虑。下面就来看看几个生活中的实例,从而更客观地去认识牙齿整形。  相似文献   

9.
不到牙疼难忍,不去看牙医;不到牙齿发黄、发黑,不去洗牙。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鲁洁认为,这种现状源于国内口腔保健宣教的不足。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由此可见,牙齿的护理是不容忽视的,洗牙便是对牙齿最  相似文献   

10.
我的牙被虫蛀了。我也知道甜食吃多了会牙疼。可是不吃甜食,我会心疼加胃疼呀!不是早告诉过你,不要吃那么多的甜食吗?健康小常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龋齿是常见的牙齿疾病。它的发病与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积极锻炼身体,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是根本。同时还要注意平时少吃零食、糖果,多吃些水果。健康小常识:龋齿还与口腔的卫生有很大关系。因此同学们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龋齿发生后,需进行充填治疗,即补牙。补牙一小时后才能进食,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健康小常识:在换牙时,如果新牙已经长出来,…  相似文献   

11.
尔东 《金秋科苑》2008,(19):94-94
多数老人在刚用假牙时,都会小心翼翼,刻意吃点软的,生怕太硬的东西损了牙齿的寿命。其实,要想使假牙更好地发挥作用,才不应只吃太软太烂的,而应适量吃些有嚼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多数老人在刚用假牙时,都会小心翼翼,刻意吃点软的,生怕太硬的东西损了牙齿的寿命。其实,要想使假牙更好地发挥作用,才不应只吃太软太烂的,而应适量吃些有嚼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文化》2005,(10):14-14
瑞典科学家最新发现,人的记忆力与牙齿之间存在联系。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牙齿的人,记忆力也随之有所下降。牙科主任扬·别格达赫尔教授说:“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牙齿不仅仅是用来咀嚼食物、促进消化的,它们还有帮助我们保持大脑功能的作用。”科学家们发现,牙齿脱落的原因不同,对人的记忆力的影响大小也不一样。如果牙齿是自己松动脱落,对记忆力的影响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对人的记忆力影响最大的,是由于外力原因导致的牙齿非自然脱落,由于这种原因失去牙齿的人经常丢三落四,刚放下东西就想不起来放在什么地方。日本科学家用猴子和白鼠所做的试…  相似文献   

14.
正中药铺里的化石奇遇1935年,在香港的街头,一位年轻的古生物学家拉尔夫·冯·孔尼华在大大小小的中药铺间穿梭。他在寻找一种叫做龙齿的东西。龙齿可不是龙的牙齿,而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实际上是古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长颈鹿等的牙齿化石。中医认为龙齿具有镇惊安神、清热除烦等功效,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虽然龙齿对治病  相似文献   

15.
牙齿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既是咀嚼食物的工具,又能帮助发音和说话.要是我们平常不注意口腔卫生,不注意保护牙齿,就可能出现蛀牙、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症状,吃东西就咬不烂,加重胃的负担,从而影响消化;如果掉了前牙,说话时不但发音不清,而且还会影响美观.但是,只要我们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口腔牙齿保健,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对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非洲期间 ,我发现一种奇特现象 ,当地居民几乎人人一口洁白的牙齿 ,极少听见有人喊牙疼 ,在当地医院也看不见排队挂号看牙的现象。更为有趣的是 ,在非洲各地的集市贸易、普通商店或者超级市场里均有牙膏和牙刷出售 ,但购买者极少。非洲人不使用牙膏牙刷却有一口好牙齿 ,他们是用什么特殊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牙齿的呢 ?原来 ,他们经常使用小木棒“刷”牙 ,在非洲的中国人称之为“木棒牙刷”。在非洲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非洲人从衣袋里抽出一根小细木棒 ,放进嘴里 ,用手握住露出在外的一端 ,用力在上下牙齿间反复磨擦。不大一会儿工夫 ,满嘴都是…  相似文献   

17.
化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不过是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学问。我们生活在世界上,随时随地,张开眼睛一看,就可看见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形肤、大小和颜色,很容易从四周的东西中辨别出来。这些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的东西,笼统叫做物体。此方说,一张桌子,一条板  相似文献   

18.
人小鬼大     
正老伯之牙陈儿问妈妈:"我们一家人天天都有饭菜吃,小弟也是你疼爱的宝贝,为什么你只给他喝牛奶,而不给他饭菜吃呢?"妈妈回答说:"因为小弟没有牙齿,不会咀嚼东西,所以只能喝奶。"陈儿又问道:"隔壁老伯伯也没有一颗牙齿,为什么老婆婆不给他喝奶呢?"西京或西经中午,我跟一个朋友吃饭,那家伙问:"为什么有东京、南京和北京,却没有西京?"  相似文献   

19.
动物们眼中的世界应该是很有趣的,它们看东西很可能并不像人那样细致。也许是由于它们的大脑“读”不全异常复杂的数据,它们看东西只是看大体的突出的特征,下面就是动物们因不看细节闹出的一些有趣的笑话。通过这些笑话,我们可以看出:动物们看事物是多么粗枝大叶。  相似文献   

20.
正3岁的楠楠不久前看了一本儿童图画书《菲菲生气了》。故事讲的是小女孩菲菲生气后,一个人走进了森林,刚开始看到的东西都是红色的,随着她的情绪渐渐平复,又看到黄色的东西,当她不再生气时终于看到了绿色的树叶和洁白的花朵。"妈妈,我生气时也像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