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序的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基本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推动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政治参与的机制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努力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对社区中介组织发挥政治参与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社区中介组织发挥政治参与功能的方式与途径,认为有效地发挥社区中介组织的政治参与功能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转型,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表达诉求也越来越强,网络问政、媒体曝光、群众督查等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和行使公民监督权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探索和创新体制外社会监督模式,有助于弥补体制内监督的不足,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实效,有利于引导公民进行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公民监督权,增强人们政治认同感,从而加快我国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政治参与的程度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保障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必然规定。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参与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征和推动力量。目前,我国的公民参与已经有了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公民参与正在形成。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公民参与还存在着公民参与的物质条件受到限制、公民文化的缺失及公民主体意识的薄弱、公民参与的组织机构和渠道单一、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不足、公众制度化参与意识薄弱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形成了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制约。对此,我们应努力做到: 1.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2.构建公民文化,培养公民主体意识。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4.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化,网络政治参与正成为公民涉足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所谓网络政治参与是指以网络为途径、手段,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将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点,网络政治参与双重影响,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新型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科学把握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是进一步推进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总的来说,政经互动规律、分层渐进规律以及发展创新规律构成了我国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体育身份在现代公民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从体育消费、体育实践、体育运动方式、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育参与群体方面考察社会公民的体育身份,围绕提升公民社会地位、社会参与、生活品味,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及张扬公民个性展开阐述,突出我国社会公民的体育身份认同。我们应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民体育参与;提高市场供给能力,满足公民体育消费;树立科学价值取向,倡导体育生活方式;鼓励组建各种体育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身份使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公民的认可,为推动公民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意义重大。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健全社区民意表达机制、疏通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利益诉求渠道、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民主管理、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等路径,探索扩大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居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以实现真正的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