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星华 《金秋科苑》2012,(20):94-95
华裔科学家杨振宁2010年3月到新加坡出席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为美国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葛尔曼举行80岁生日国际物理学家会议。已经88岁高龄的他在接受该报专访时,以灵活炯炯有神的眼睛,敏锐的思路,还有利索的行动告诉记者说:“我要活到108岁。”  相似文献   

2.
杨振宁博士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后经吴健雄教授实验证实。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获此殊荣的两位中国人。杨振宁博士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该学会的执行官说:“授予杨振宁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是因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称邓稼先是"中国的费米",他要邓稼先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相似文献   

4.
1957年12月11日,持中国护照的两位青年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登上了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的诺贝尔领奖台,领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开了中国人荣获诺贝尔奖的先河。当时,杨振宁35岁,李政道31岁。但你是否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杨振宁、李政道是因为“关  相似文献   

5.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认为,中国是个大国,加强国防实力有世界影响,需要持续发展。他强调,邓小平曾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卫星)就没有中国今天在国际上的地位。他说:“科教兴国意义深远。”去年5月,在200多位科学家的欢送下,杨振宁离开执教33年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退休后更忙碌,  相似文献   

6.
1961年杨振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百年庆的座谈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显现出当时与谈者中最年轻的杨振宁对物理科学的一种深刻视野。他的观点得到大物理学家维格纳的响应赞赏。该文后来收入杨振宁60岁出版的《论文选集评注》,也受到广泛注意和好评。2015年杨振宁在新加坡"杨-密尔斯规范场论60年研讨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重新检讨"主题演讲,对54年前自己的物理未来视野再次检讨,再次显现了他对物理科学的审慎透思。  相似文献   

7.
如果您没有见过杨振宁教授、没有听过他演讲,请不要再一味将88岁的老人定义为大众意识上的体衰、思维迟钝。昨日,这位物理学家、首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电子科技大学演讲2个多小时呈现的状态,让大家震惊了:居然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长时间停顿过讲话,重复和口误仅仅一两处,不过立刻就修正了。  相似文献   

8.
谭敦民 《百科知识》2014,(22):36-37
近期,中国老年学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10大寿星排行榜。数据显示,中国百岁老人第一次突破5万大关,达到54166人。按照年龄顺序,前10名被评为"10大寿星",高寿者以少数民族居多,其中有4位来自新疆喀什地区,来自新疆疏勒县的维族女寿星阿丽米罕·色依提以128岁高龄稳居榜首。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最长寿的6位老人有什么样的养生经。128岁阿丽米罕:歌舞高手,赤脚走路新疆喀什疏勒县128岁的阿丽米罕老人生于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03,(10):36-36
中国的教育传统非常重要,对于80%的年轻人的影响是好的,可以让很多人成材。”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沈阳召开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如是说。杨振宁说.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美国相比差别很大。尽管如此,杨振宁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要因人而异。对天资好的人,可以采取美国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学生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前段时间,一场关于中国是否应当建造大型对撞机的公开辩论,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2016年9月4日,94岁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网络上公开发表文章,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随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公开发文回应杨振宁的质疑,支持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这场原本只在高能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10-18
杨振宁:<易经> 刚刚在北京结束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八千米以上高山有多少?分布在何处?它们的地形地貌如何?"50年前,一个23岁的名叫米德生的小伙子萌生了制作世界八千米雪山地图集的想法。"世界八千米以上雪山有17座,其中3座为新的地理发现。它们分布在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其山势峥嵘,冰雪皑皑。"50年后,73岁的米德生终于得到了答案。轻抚着亲手绘制的21张地图,米德生说:"地图做出来了,我也松口气,这是我对雪山作的最后一点贡献。"梦想源于希夏邦马峰这是我的老伙伴,和我一样,已经退休了。"米德生指着一台一米多高的绿色自动测图仪说。在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地图以及绘图仪器、工具,只留下一条窄窄的走道,世界八千米雪山地图集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相似文献   

14.
《学会》2005,(9):29-31
王乐泉看望杨振宁夫妇8月13日15时45分,来乌参“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及夫人翁帆抵达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等领导前往机场迎接。“新疆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自己还是靠国家补助?”8月13日,在银都酒店会客厅刚一落座,杨振宁就问前来看望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他先后问了3个有关新疆经济发展的问题。杨振宁说,1977年他曾来新疆,现在的新疆和那时相比,变化太大了,乌鲁木齐现在已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说到这里他问王乐泉:“新疆经济发展这么快,是靠自己呢,还是靠国…  相似文献   

15.
1956年10月,<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篇石破天惊的论文,一声响彻云霄震惊世界的华夏春雷! 1957年10月,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奖揭晓,两位年青的中国留美物理学家:年仅35岁的杨振宁教授和年仅31岁的李政道教授,以他们刚发表一年的那篇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独占鳌头,荣获此世界科学界的科学巨奖!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08,(21):78-79
杨振宁:养生有妙招 如今已80多岁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除了在科学领域有惊人的建树外,在养生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的养生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17.
杨振宁:养生有妙招 如今已80多岁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除了在科学领域有惊人的建树外,在养生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的养生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米寿八十八米寿是指88岁,因为米字是由"八十八"组成。这句话强调健康寿命长。生病对谁都一样,但死得不一样。一种叫自然凋亡。人的自然凋亡就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半身不遂地躺在那儿,耗着,没有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诺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他的文章《对科学的美和妙要有鉴赏力》中谈及:"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方程……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和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环球科学》杂志特邀《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对杨振宁先生做了访谈,畅谈爱因斯坦的成就及贡献。经授权,本版摘编部分精彩对话与读者分享。"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杨振宁先生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杨先生所说的"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指的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江才健:对于爱因斯坦,您自述从早年学习时代开始就认为他有一种您特别欣赏的风格,那么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