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越  白奎增 《大观周刊》2011,(36):144-14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在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应该重点培养的数学素质。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王艳宏 《大观周刊》2012,(21):264-264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其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培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白桦 《大观周刊》2011,(30):161-16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英语教学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新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英语老师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妥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胡平 《大观周刊》2012,(28):230-230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周忠伟 《大观周刊》2013,(1):217-217
改进物理教学,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终点行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达到终点行为的经常任务。学生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培养发展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只要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坚持不懈,一定能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6.
杨维 《大观周刊》2012,(23):165-165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张东辉 《大观周刊》2012,(23):125-126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8.
陈盛洪 《大观周刊》2011,(26):124-124
新课程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合作、交流成为新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创新学习使这一学习方式具有了可操作性,使新课程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活力,使新课程理念能够变成切实可行的现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敏 《大观周刊》2013,(6):266-26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邓芳英 《大观周刊》2013,(3):148-148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实践,其内容包括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