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灾难一般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两种。灾难教育是指在面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事故时,及时有效地应对灾难的知识、技能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的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在领悟生命内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拥有健康、安全、幸福的生活,这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进行灾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到处盛行着狭隘的人种文明的文化生活形式,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人道主义灾难和人类生存危机。要克服这些灾难和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消解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确立一种物种平等存在主义基础上的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物种文明是人类未来文化生活形式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应激理论有助于理解灾难对人身心的影响。个体对灾难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问题取向与情绪取向是主要的两种应对策略。对灾难应避免消极反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应对,国家亦应建立完善应对灾难和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自身进行交流的所有方式的总和,而文明在本质上则不过是其中具有科学性和道德性的成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盛行的仍是狭隘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人道主义灾难和人类生存危机。要克服这些灾难和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消解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确立一种物种平等存在主义基础上的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物种文明是对传统人种文明的颠覆和超越,是基于物种平等基础上的科学化和道德化的人类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灾难后受创伤学生的心理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儿童跨进中学的校门时,从年龄上也进入了人生最为宝贵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其所面临的来自于外部社会与情境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需要小心关注的风险因子也与日俱增。近年来,水灾、地震、空难、矿难、海啸、雪灾、滑坡、泥石流、战争、交通事故、校园危机等各种突发性重大事件频繁发生,这些灾难不管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人为发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都会造成危害性后果。遭受灾难的中学生除受到物质层面与生理层面伤害外,更重要的是对心灵造成的严重创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反思和人类前途命运的焦虑,灾难电影已成为世界电影一个新的类型和潮流,它的积极作用在于把人类从"自我"中心主义的自大自恋中唤醒,回到"认识自我"的轨道上,恰当确立人在这个尚属未知和神秘的宇宙自然中的位置。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以好莱坞为主导的灾难电影是资本主义实现资本增殖,推行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策略,它以电脑特效作为技术基础,以奇观、震撼的视觉效果刺激人的感官,达到娱乐受众的目的。灾难电影以游戏的态度来看待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属于后悲剧时代的娱乐化的灾难叙事,缺乏从哲学、宗教的终极追问的角度,去反思人类所面临的苦难和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尽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人类就整体而言,营养更好,健康更佳,寿命更长,但是在人类中间始终存在一种持久的脆弱感和环境危机将至的意识。至少在西方,如此对灾难的恐惧已然演进了数个世纪。在中世纪,如洪水与干旱这样的灾难被视为上帝对于人类抗命的惩戒。然而今天,灾难更普遍地被看做是人口增长、过度消费和污染的后果。电影人与小说家都在想象如此的人为灾难,如凯文·科斯特纳之《未来水世界》和科马克·麦卡锡之《路》。虽然科学家可能认为这番想象并不总是基于冷静的科学,可是他们确实同意,这种忧虑是有其道理的。从未来气候变化的角度考察科斯特纳和麦卡锡在美国西部的家乡,它告诉我们,这种新生的脆弱是真实的。历史学者从艺术和科学中汲取知识,他们同样面临着如何生态地思索过去与当前,在新的视角中看待社会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灾难外交是以灾难为媒介的国家交往方式。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日益加剧,灾难外交凸显重要的现实价值,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和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它体现了国际交往的文明性和技巧性,具有润滑剂、催化剂、公益性等功能,是中国外交发展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林凯  李有良 《历史教学问题》2009,(4):F0002-F0002
人类受制于两大约束,一是自然约束,一是人为约束,自然约束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约束往往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戴上枷锁。  相似文献   

11.
寻找方舟     
《中学生天地》2010,(12):F0002-F0002
科学家预言,北极冰川将在2012年夏天结束前完全融化,这让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变得惊惶不安。听说人类建起了方舟,能够抵御一切灾难。于是.北极熊与它的好友北极狐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它们结伴同行,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庇护所。  相似文献   

12.
在以人为利益中心和以人为价值中心两种不同的人类中心主义中,以人为价值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合理的,是人类走不出的,是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对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重新解读,拓展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新视野,并为可持续发展观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整个世界都在喜气洋洋地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就在这个时刻———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海啸。数十万人没有等到2005年的来临!他们和这个新年因相差5天而永远无缘。灾难就在这一时刻卷走生命、摧毁家园、吞没岛屿;灾难就在这一时刻把恐惧、死亡、痛苦与眼泪展示给人类。这世纪大劫难超越了国家与民族,超越了人种与文化,超越了争端与分歧;这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是人类整体的伤痛。我们无权对这样的人间灾难表示漠然:我们为死难者哀悼,为生还者祝福,我们也为整个人类的平安而祈祷。这样的灾难不应该被历史忘记。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灾难不断进行抗争的历史.而"文学"既然是"人学",就要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和生存前景,同时也要关注自然规律与生命伦理,并且尽可能地展现人类与自然灾难进行不屈抗争的感人细节与场景.事实证明,在灾难面前,文学从来都不缺席,它始终是一个在场者.只要打开我们的文学经典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作品都与灾难和苦难有关.与其说这是一种文学的自觉,不如说这是一种文学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一个自由大写的人,应该像鸟儿飞翔、鱼儿悠游、花朵开放那般自然无羁。要达致如此境界,需要一颗自由的心灵,而自由的心灵需要学习的滋养浸透、书籍的光芒照耀、智慧的启迪升华。由于人类对祖先过往经验的习得、先人优秀品质的镜鉴、抵御灾难的共同努力,以及鉴古知今、开创未来的注重,因此比其他物种有着更为艰辛漫长的后天学习过程。一个人在漫长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起步阶段,凝聚着许多人共同经验、智慧的教材,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象,而有效的灾难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难对人类损害的程度。灾难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提升其道德情怀。学校可以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灾难知识宣传、灾难应对演习以及开发专门的灾难教育游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灾难知识、灾难应对、灾难心理以及灾难体验的教育。在开展灾难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使教育内容和方式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体现不同地区的差异,并要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人的创造与人的精神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卡西尔 ,中国从先秦到宋明 ,对于人的每次重新规定都是人的创造。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计算机和生物智能机器人的出现 ,生命科学克隆人技术的发展 ,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的规定 ,已不合时宜。现代人类创造了高科技 ,这既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也给人类造成了灾难。人类只有依靠自己的智能创造 ,来化解这些灾难和危机 ,使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间的冲突、融合而达到和合状态。基于此 ,应把人重新规定为“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和合存在”。创造是人的本质特性 ,“和合存在”是人的本性 ,和合因人而生生不息 ,人因和合而昭灵不昧 ,和合创造是人的第一义谛。人的精神发展和化解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在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中可获得有益的启迪 ,这对于建设中国人的心理健康 ,达到“人和人乐”的人类和乐境界 ,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随着自然灾难的增多和人为灾难的产生,人们对于灾难有了更多的认识。在"5.12"特大地震以后,对于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灾难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结合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个自由大写的人,应该像鸟儿飞翔、鱼儿悠游、花朵开放那般自然无羁.要达致如此境界,需要一颗自由的心灵,而自由的心灵需要学习的滋养浸透、书籍的光芒照耀、智慧的启迪升华.由于人类对祖先过往经验的习得、先人优秀品质的镜鉴、抵御灾难的共同努力,以及鉴古知今、开创未来的注重,因此比其他物种有着更为艰辛漫长的后天学习过程.一个人在漫长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起步阶段,凝聚着许多人共同经验、智慧的教材,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人问,人与人之间什么时候感到最亲切、最团结?经历过前些年“非典”的同学可能会回答:一起面临灾难的时候,有难同当。是啊,抗击“非典”那段日子是令人难过但又让人感动的,因为人类在这场灾难面前表现出那种“手牵一起、心想一处”的亲密、信任、鼓励和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