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DOI标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霞 《编辑学报》2016,28(3):245-246
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分别对2015年67种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进行调查,从其出版的任一期数据中,随机抽取2或3篇论文,浏览其是否标注了DOI;并以《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研究对象,调查67种期刊被收录核心版的数量.结果提示:67种医药卫生类期刊中,标注了DOI的期刊总数为47种,占70% (47/67);其中核心期刊的DOI标注率为88% (29/33),占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总数的43%(29/67);此外,还有10种期刊未收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无法查到其是否使用了DOI.可见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DOI标注比例不高.建议:DOI注册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快期刊标注DOI的进程;期刊编辑部要与时俱进,增强数字出版意识,提高DOI的标注率;责任编辑要增强责任心,加强期刊DOI的标注与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构建中实施DOI的策略和具体过程,基于DOI技术构建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的开放式知识链接模式,以及在DOI注册、解析机制基础上实现的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的DOI注册、解析,中英文引文DOI链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构建中实施DOI的策略和具体过程,基于DOI技术构建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的开放式知识链接模式,以及在DOI注册、解析机制基础上实现的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的DOI注册、解析,中英文引文DOI链接。  相似文献   

4.
Handle System在中文DOI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介绍DOI系统的核心Handle System,包括Handle System的名称空间、数据模型以及体系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分析Handle System在中文DOI系统中的应用,解释中文DOI系统与全球handle注册中心(GHR)、本地handle服务(LHS)之间的关系,描述中文DOI系统设计和功能,重点研究基于Handle System的DOI解析机制;最后指出中文DOI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DOI与CrossRef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DOI即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码(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给数字对象分配永久且唯一的标志符。CrossRef即开放式参考链接系统,是注册DOI的最大的代理机构,为科学、技术和医学期刊注册DOI,用来建立在不同出版商的网络平台上出版的期刊内容之间的跨平台链接。CrossRef采用DOI系统实现了参考文献的全文链接,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阅文献。DOI与CrossRef在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期刊应当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期刊网站,实现全文上网,为期刊论文注册DOI并加入CrossRef,实现跨平台链接,以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可获取性。  相似文献   

6.
湛江  朱宝林 《今传媒》2016,(12):110-111
DOI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动态维护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学术期刊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对20种信息与新闻出版学期刊DOI的注册、标注、解析及文末参考文献DOI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6种期刊注册了DOI并进行了过刊DOI回溯;10种期刊标注了DOI并能有效解析,其中绝大部分期刊解析至文章的知网摘要页面;15种期刊文末文献标注过DOI并能够解析.研究旨在促进信息与新闻出版学期刊DOI的发展,并为广大学术期刊DOI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和精准推送提供了途径,科技成果快速传播过程中,如何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重要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中文DOI优先数字出版科技期刊论文的快速精准推送策略,将采用单篇定稿方式完成优先数字出版的论文,同步注册中文DOI,并即时进行论文的精准推送。将DOI作为每篇优先数字出版论文的唯一标识,充分发挥DOI的解析、链接功能,使优先数字出版论文快速进入全球知识传播体系,并同时实现优先数字出版论文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通过建设期刊自有网站、发布HTML格式结构化全文数据、为所有论文(包括录用但尚未出版的论文)注册和发布DOI号、使用电子邮件主动进行文献推送、应用二维码和建立参考文献链接等方式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提升了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前Handle系统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内容基础设施的候选标准,基于Handle系统的中文经历了从传统注册解析向知识化服务的转变。文章从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揭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文DOI系统的研发工作,从基础的注册解析应用到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服务,进行不断的升级,以促进中文DOI事业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DOI多重解析的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对DOI多重解析的概念及应用场景进行描述,分析了国际DOI基金会(IDF)发展多重解析的深层原因,并对多重解析解决方案中涉及的解析系统支持、数据模型和呈现方式、维护机制及自动化的多重解析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对多重解析在中文DOI应用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论包括基于手工选择的多重解析解决方案要走向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明确多重解析控制权及管理维护等问题;要实现多重解析的高级应用--自动化多重解析,特别是全局的、基于服务的自动化多重解析,还需要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中文DOI可面向我国数字期刊服务行业的特点,开展基于手工选择的多重解析简单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符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已成为云计算平台上电子文献样本存储和按需服务的最佳应用技术。本文介绍了DOI的发展历史与国际现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期刊DOI的存在意义,特别是2009年JCR新增了eigenfactor score和article influence score 2个评价指标后,DOI已成为评价指标的唯一依据。对2013年300种高校期刊进行了分析,发现其DOI应用比例严重偏低,仅占17.6%,原因有3点:1)期刊无独立网站和过刊回溯功能;2)申请了DOI,但没有针对期刊的文章信息进行注册或在文章上注明DOI;3)期刊网站改版或者网络链接(URL)的变更,没有及时重新注册DOI元数据。建议我国期刊建立数字化平台网站或与国内外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在拥有DOI号的同时,同步进行注册,使其成为期刊数字出版的"利器",为广大受众服务,使国内与国外数字出版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对象标志符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冰  游苏宁  石朝云 《编辑学报》2009,21(3):229-231
综述数字对象标志符(DOI)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结合DOI编码规范具体介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DOI的标注规范.从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角度阐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标注DOI的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DOI系统应用关联数据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HTTP的工作原理,对比DOI链接与关联数据URI参引的工作机制;基于实例剖析,详细介绍了目前关联数据应用于DOI系统的两种技术方案和各自特点,并根据IDF的现行技术框架,实验了中文DOI系统的关联数据应用改造;对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雪萍 《编辑学报》2014,26(6):541-544
通过同方知网数字资源库,调查我国优先数字出版的科技期刊标注DOI的现状。结果显示,标注DOI的期刊比例低,DOI标注混乱,引用格式不规范。认为:优先数字出版的科技论文标注DOI,有利于快速检索、资源共享,有利于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科技期刊应积极推广、普及DOI,规范DOI标注,推荐DOI的引用格式,使优先数字出版的科技论文快速融入全球链接系统。  相似文献   

15.
黄晓楠  黄仲一 《编辑学报》2020,32(4):398-402
通过大量查阅和分析科技期刊参考文献DOI著录情况发现,大多数科技期刊文献的DOI著录存在着不少问题。文中结合科技期刊参考文献DOI编校实例,从显性错误和隐性错误2个角度分析几种常见的DOI著录错误的情况,提出有效甄别错误DOI和规范DOI著录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资源网络化以后,中文与外文资源互链共享存在一系列问题:资源文字表述方式上的差异,资源链接的产权保护,信息孤岛的存在,资源编码标准的多样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利用基于DOI的开放式知识链接体系来搭建中文与外文资源互链的桥梁,并在精品科技期刊平台建设中,利用DOI进行中文与外文链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DOI系统在影视行业的扩展应用被认为是最有经济价值、并最有可能实施的工作,EIDR为该领域的最佳应用实践。文章对EIDR的架构及开发文档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现有中文DOI系统之上,设计了基于EIDR体系的中文影视资源的服务系统,进行了原型开发与验证。与此同时,建立了中文EIDR元数据规范,为中文DOI系统向多种类数字资源的全面扩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