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字化古籍又称电子古籍,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环境下古籍整理数字化成果的存在形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籍类型,但数字化古籍这一名称已成为古籍整理数字化成果的习惯性描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古籍是人类精神财富与智慧资源的宝库。中文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的新方式,本文介绍了中文古籍数字化建设现状,探讨了中文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叶莉 《图书馆界》2010,(4):9-11
古籍数字化是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与古籍整理、文献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相关。本文从古籍数字化的概念谈起,介绍了目前中文古籍数字化工程的现状,并针对古籍数字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2022年10月11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从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古籍抢救保护力度、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统筹古籍数字化建设、促进古籍资源普及推广、推动经典古籍对外传播、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等八个方面部署了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籍整理以其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和固化的模式,其标志就是西汉成帝时刘向等人开创的文献整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这套程序和方法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深远的学术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典籍整理的基本范式。近代以来学科的发展和分化,使得两千年来稳定不变的古籍整理范式细化出四种适应于不同学科需要的类型: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古籍语义的解释性整理、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和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古籍整理中的深度应用,以上四种范式也从传统的纸本古籍整理延伸到了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之中,并衍生出一种新的范式类型——古籍知识的数据化整理,即不仅把数字化古籍看作古籍整理的结果,更是把它作为下一步古籍整理的数据和素材。新范式将对数字古籍整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带来深刻的影响。图1。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6.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数字化是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与古籍整理、文献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相关.文章从古籍数字化的概念谈起,详细介绍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旨在阐述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古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从古籍整理、古籍数字化加工、古籍数字化项目的管理规划等方面促进古籍检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台湾地区早期的古籍数字化实践 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在古籍数字化方面起步较早。在古籍数字化实践的初期,台湾的中文古籍数字化工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古藉数字化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台湾地区的计算机事业发展较早,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就开始了计算机用于古籍整理实践的探索。1971年台湾马志钦教授提议利用计算机做中文资料处理研究。不久几乎所有大学和电子研究机构都全力投入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蓝永 《兰台世界》2008,(8):11-12
中文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的新方式,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文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的新方式,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古籍修复档案是修复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与本来面貌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有着丰富的内涵构成,具有科学研究、规范管理和古籍整理的价值属性,基于价值属性构建的古籍修复档案,对于建立古籍修复研究教育机制、转变修复工作管理模式和推动古籍整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系统考述了唐、宋、元、明、清书籍价格的变化以及近现代以来古籍价格的变迁。从产生时间、发展历史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探讨了古籍价格的形成规律,为今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古籍的价值、更好地保护古籍、更高层次地应用古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医古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开展古籍资源调研、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培养、健全古籍法规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用户信息需求变化谈古籍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辉 《图书馆学研究》2003,(9):33-35,41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用户群体对古籍文献需求的类型和特性,指出拥有古籍的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是建设反映本馆馆藏特色的古籍数据库,并提供资源共享。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古籍特色数据库建设在选题、功能以及建库标准和共享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国内外古籍数字化建设的状况,提出在古籍数字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研究古籍版本学产生和发展的标准入手,在分析古籍版本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同书异本的大量出现、校勘工作的蓬勃开展、善本概念的形成、版本目录《七略》的出现,都说明先秦两汉时期已经产生了古籍版本学。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全面阐述了安徽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在人员培训、古籍普查、库房条件、古籍数字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晋代是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时期。论文从同书异本、校勘活动、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四个方面,论述了当时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古籍虫害防治工作是保护古籍的首要任务。分析古籍虫害的发生原因,介绍破坏害虫的发生条件来保护古籍的各种方法。通过对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防治虫害的各项措施统计,分析古籍虫害防治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古籍虫害防范意识。指出杀虫措施对保护古籍的必要性。呼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古籍保存环境的空气质量,建议成立从事古籍灭虫防蛀专职机构,提供古籍保护的专业产品。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馆藏古籍数字化的建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条件下,江苏省各大图书馆对馆藏古籍资源率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江苏省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分布进行调查,一方面可以给全国其他省份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以借鉴,同时也可以对充分利用江苏省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起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