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诗人胡宽的后期诗作融合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诗歌风格,是对中国当代诗歌后现代性的一种超越。其代表作《雪花飘舞……》突出地表现了这种超越性。  相似文献   

2.
李贺是中唐一位有着独特诗歌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的诗独具风格、独树一帜,对后代诗人影响极大,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由于个人坎坷的遭遇,也由于残酷的社会环境,他的诗中有一种独特的悲剧色彩。究其原因,理想与现实冲突导致的悲剧性结果。  相似文献   

3.
T.S.艾略特后期诗歌与前期诗歌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艾略特思想历程的变化以及他思想转折时的几首诗来分析艾略特后期诗风转变的动因,为理解艾略特后期作品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杜诗有"诗史"之称,杜甫的生活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性格及遭遇使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形成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总结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在其讲述事实,反映现实,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此外在他诗歌中爱国主义与人道主义贯穿始终的特点也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诗歌风格瑰丽奇幻、神秘莫测,在英国浪漫派诗歌中独树一帜。《忽必烈汗》是他吸食鸦片后记述其神奇梦境的一首诗,以其奔放不羁的想象力和幽婉浓郁的异国情调著称于世。诗人在《忽必烈汗》中委婉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自己未能实现的关于大同社会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魏野是宋初晚唐体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交游诗是其诗歌作品的主体部分,颇能代表魏野诗歌的风格和成就。本文分析了魏野交游诗的内容题材、艺术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对魏野的交游诗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卡明斯是美国的诗人和小说家,他的诗歌以风格独特著称。卡明斯力求独树一帜,敢于突破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在诗歌的换行,单词的拼写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了典型的卡明斯风格的诗作。他的诗歌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变异。本文以卡明斯的一首小诗ihavefoundwhatyouarelike为题材,站在文体学的角度对其语法、书写和词汇等方面对其变异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廖燕是清初一位有个性的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情感真率。其反映现实内容的诗歌,真实表现了作者的思想以及对清初社会现实的冷静思考。文章通过对这些诗歌的考察,力求对其思想、人格精神和人生态度有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诗歌源于诗思,诗思源于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叶芝的爱情诗歌源于他的爱情,尤其是他对毛德·冈的终生爱恋;随着他对爱情认识的升华和他周围社会及时代环境变迁对他的影响,他的爱情诗歌风格也随之变化,出现了早期浪漫、中期深沉和晚期睿智三个阶段的爱情诗风格特征。叶芝爱情诗风格的演变是他个人生活和社会及时代环境变迁的折射。  相似文献   

10.
盛唐之后,韩愈大胆开拓,"以文为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貌,对后世影响甚大。本文通过对韩愈诗歌的具体分析,尝试探究其风格之来源及特点,对他的这种艺术风格进行总体把握,探析其在韩愈整体诗歌风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顾况是中唐的杰出诗人,而且精通绘画,是新画法泼墨山水的传人。其诗歌常常以画家的眼光来取境,融画理于诗歌,诗画交融,自由挥洒其非凡才情,表现其狂狷的个性,并且以取境奇特、色彩艳丽、意韵丰满之杰特诗艺,给贞元、元和文学以强烈的影响。在李贺尚未出世、韩愈尚未独具风格成名成家之时,顾况就已经创造出了如此风格相近、成就巨大的诗歌艺术,对韩、孟一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他的讽喻现实之作又是白居易等新乐府运动的先导。此外,他学习民歌未能完全消融吸收所造成的古体、乐府诗歌中粗率、放肆的不良倾向,也同样存在于元、白的同类诗歌中。顾况这一长寿而成就卓著的诗人,以他奇特的经历以及颇具个性特色的人品、诗风,在其时文坛上无异于一股清新之风,既清爽其时诗人的耳目,也湛溉了正在成长的元和文人,可以说是元和“尚怪”风气的先导。  相似文献   

12.
云南回族诗人马瑞麟,在40年代因出版诗集《河》、《父亲和他的黑布袄》而成名。早期诗作有对苦难现实的真切描绘,对黑暗社会的尖锐批判,因而诗歌具有真实而强烈的历史感,诗风呈现出素朴、清新的写实风格。建国之后,他的诗歌一度出现较多的盲目又真诚的趋时应景之作。进入新时期以来,他的诗歌风格又有新变化,具有浪漫的抒情美、隽永的哲理美、玲珑的精致美等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的小说家与诗人。他以诗的意境写小说,而诗歌中却流露出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精神苦闷。深入阅读废名的诗歌和小说会发现其诗歌和小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及由此所形成的作品风格方面的联系;二是废名的诗歌是其小说的哲学注脚,而小说是他诗歌所揭示的文学观、人生观的形象解说;三是废名诗歌和小说在情感特征上都充满着悲哀、孤独和寂寞的审美情感底色。  相似文献   

14.
济慈批评中,长久以来存在着唯美论和唯政治论的拉锯,其中又有一个基本恒定的共识:济慈的政治退避论或对抗论。对济慈诗歌和书信的系统性研读发现,他的诗歌创作是人文关怀与美学追求从分离、冲突走向交融的过程。前期诗作激情讴歌民主和自由、抒发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并在自然和诗歌中寻找庇护,美学追求与社会现实各自为阵;中期作品着力营造神话和梦幻世界,同时激烈批判现实社会,美学追求与现实社会短兵相接;后期作品从美学的高度接纳人世间的疾苦,现实社会与神话梦幻浑然一体,孕育了人文关怀与美学追求的交融。对诗歌艺术和美学的执著追求是济慈诗歌的表征,深厚的社会政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是其诗歌的底蕴。  相似文献   

15.
近代诗人姚燮,在山水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诗歌理论主张“诗道性情”,且有复古倾向。其山水诗题材以描写浙东一域的山水风光为多;风格雄奇俊逸,造语奇特。其诗风前后期变化较大,后期风格转向沉郁;其诗歌也有不够含蓄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洛厄尔是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经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 ,其后期诗作一改往昔风格 ,在诗歌中采用非学院派开放性诗体重新表现自我,批判社会现实。他身上的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战后诗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社会习尚、士人心态、文化艺术、审美理想等都影响了李杜诗歌。从李杜诗歌在摄取现实,抒发感情、风格、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同与异以及产生同异的原因的分析中说明李杜诗歌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盛唐诗歌的特点,并且都达到了那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李杜诗歌都不愧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在永州的诗歌创作与其心境有关。“逐客”“闻人”和“贬融”作为他在永州时期的缺失性情感体验,形成了其永州诗歌创作独特的心境。贬永前期,其诗歌主要充满了愤激和怨慨;贬永后期,心境较前期显得平和而诗歌更为丰富多彩。这种心境的变化,也就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9.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兼民主革命家拜伦,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梁启超是近代诗人中受影响最早也是较深的一个。拜伦精神及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都对梁启超创作的新诗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梁启超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及风格上都有别于传统诗,别树一帜,开拓出传统诗歌的新国土,成为真实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充满慷慨豪迈之气的时代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伟玮 《文教资料》2007,(7):120-123
顾城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但其后期诗歌仿佛是专为自己而写的,在内容表达、创作风格、艺术形式等方面较前期都有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一种私语化的倾向,值得关注。在此,结合诗人复杂的生活经历和“无为无不为”的哲学观念,试论顾城后期诗歌作品所呈现的私语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