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铁军 《四川教育》2013,(10):35-35
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事情,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正确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慧眼识别并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剂良药。一、常见的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其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课程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绝不能追求滴水不漏或天衣无缝或难容错误的课堂,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然而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一、面对"错误",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学中,教师常常这样处理学生的错误:或有意回避,刻意掩盖;或简单粗暴地严厉批评;或不负责任地一味赏识。其实,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5.
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与错误打交道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更加追求所谓的"完美"。这样做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错失了纠错的机会。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掩盖错误,而要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几种变"废"为"宝"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就是在‘出错'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应该有着理性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伴随学习过程的始终的是学生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这就是所谓的“错误”.它有独特的教学作用与价值.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是教育专家成尚荣的教导.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经常碰到学生"出错","出错"是学生最朴实的行为,是学生最真实的暴露。作为教师,我们应让这些错误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成为数学教学的催化剂、促进点,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生成点、体验点、顿悟点。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巧妙地引导、适当地开发、恰当地处理错误,捕捉生成,快速反应,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生机盎然,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当语文界有70多种"ⅩⅩ语文"的旗帜在高高飘扬时,特级教师李仁甫却另辟蹊径,从课堂的角度来研究语文教学,提出"生成课堂"新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课堂"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他援引这一解释对"课堂"作了新的界定:"‘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是指特定的时间,‘教室’是指特定的空间。简单地说,前者强调‘现在’,后者强调‘场所’。而‘现在’与‘场所’"合起来表述,便是‘现场’。而作为课堂,自然是有教学任务的现场,所以对课堂最完整却又最简洁的表述,叫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只按预设进行的课堂.只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凸显;只按生成进行的课堂,会是漫无目的的闲谈,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甚至失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预设’与‘生成’关系…‘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统一,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正视学生的错误,当“回答别样”时,引领探究;当“回答错误”时,宽容鼓励;当“回答不广”时,延伸拓展;当“回答不精”时,辨别引导。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3.
陈爱花 《教育》2014,(6):58-58
课堂本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而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错误却显得那样少。这一现象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不是学生不犯错,而是好多错误都被老师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有意回避。其实,出错了,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最有价值。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可能是一堂课中的亮点,也是思维碰撞的焦点。“错误”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许多老师都曾发出这样的追问。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听、说、读、写、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涵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任何正确的答案和方式。都是通过曲折探索才得到的。而往往在出错和改错的曲折探索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对于学生。不是尽量避免的问题。而是不可缺乏的元素。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一位语文老师说:“课堂呈现的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高三是学生知识能力长得最快的时候,课堂是学生能力提高的主战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快速的生长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拼音教学中,教学生区分b、d、p、q、z、c、s时,笔者创编了一套口诀让他们吟诵:“正6‘b’,反6‘d’;正9‘q’,反9‘p’;扁2‘z’,月牙‘c’,弯弯曲曲就念‘s’。”原以为这样一来.学生肯定能将这七个字母区分得清清楚楚。可结果事与愿违,学生连左右都分不清,更何况什么正反了,读写起来当然时常出错。笔者又设计了一个既形象又直接的记忆方法:让学生一人做一个半圆和一根长竖,自己试着摆摆b、d、p、q,结果错误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学生舒展灵性的殿堂。然而,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存在着不均等的现状,对此,叶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课堂中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表现在显性参与机会不均等,也表现在隐性参与机会不均等。教师理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参与、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一、显性参与机会不均等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均等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许多老师都曾发出这样的追问。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听、说、读、写、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涵养学生的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润泽学生的情感;现以《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