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强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撰文指出,《小雅》中的六篇“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宋以前学者持诗辞亡逸说。《毛传》:“有其义而亡其辞”,《郑笺》继其说:“孔子论《诗》,雅颂各得其所,时俱在耳,篇第当在此,  相似文献   

2.
丁吉平 《陕西教育》2009,(7):124-125
一、中学生流行书刊 流行书刊(如《家庭》《警笛》《中学生天地》《故事会》《知音》《今古传奇》《传奇文学选刊》《故事大观》《校园生活》等,一些武侠小说,琼瑶小说等)追求巨额销售收入的商业行为,决定了其题材的大众文化趣味特点,故其内容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它作为一类大众文化早已广泛深入到当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中。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群体,其文化生活植根于大众文化生活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3.
马端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也是元代众多《诗经》学研究者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马端临在元代废《序》的大环境中,主张遵《序》,可谓独树一帜。他在其《文献通考》中认为,《序》有功于《诗》,《诗》赖《序》以明,且《序》符合圣人"无邪之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马端临的存《序》说体现出其对诗歌艺术规律的独到认识。可惜的是,马氏对《诗序》的作用缺乏客观认识,由于《诗序》带有阐说儒家思想的说教色彩,并不能说明诗歌的意旨,从而使马端临的存《序》说又回归到遵《序》的窠臼之中,其《诗》学观念囿于汉学,思想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4.
郭峰刚 《现代语文》2010,(1):136-136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书分上下两篇,共81章,是道家思想源起之说。称之为《老子》,而不用《道德经》,为的是突出其个性特征,淡化其说教色彩,使学生更易领会《老子》的淳厚与诗意。  相似文献   

5.
元末明初儒士陶宗仪的生平情况,见于其友人孙作《陶先生小传》、《明史.文苑传》、贝阙《南村外史传》、邵亨贞《南村辍耕录疏》等,然对其生年和早年求学情况,现存文献大多语焉不详。由于其墓志铭和行状未能保存下来,故而学术界对其生平多有争议。现据陶宗仪老师钱璧《元钱伯全札》、友人孙作《陶先生小传》、邵亨贞《南村草堂记》、同乡林克贤《南村辍耕录后叙》等文献,结合《南村辍耕录》等资料,考订其生年及从钱璧问学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秦道然为清初著名词人秦松龄之子,著有词集《微云馀响》。《全清词·顺康卷》未收其词,《补鳊》仅从《国朝词综》转收其词1首,其词集漏收。今整理其词集,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7.
孟子以论辩著称,其逻辑细致缜密,其思想悠远深邃,其语言气势磅礴,其旨归耐人寻味。通观《孟子》全书,精彩的词汇,机智的辩论大部分建立在以《诗经》、《尚书》为论据的基础之上。作为两部经典,在孟子所处的那个时代,辐射到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孟子》中所引用的《诗经》、《尚书》角度,剖析孟子对《诗经》、《尚书》的解读观,以此来展现孟子对古代文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诸篇为对象,分析其内涵及与史实、史诗关系,和“颂史诗”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独特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9.
刘向在其所著的《列女传》、《说苑》、《新序》中,保存了大量对《诗经》的解释性的文字,其义与鲁韩间有异同。而关于刘向《诗经》学在齐、鲁、韩三家中属于哪一家的问题已聚讼千年。本文从《列女传》、《说苑》、《新序》三部著作出发,将其中引诗全面整理,通过其与齐、鲁、韩三家诗的比较,究其不同;通过对其引诗的分类,发掘、还原刘向对于《诗经》的理解,从而述出刘向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0.
《毛诗序》对《诗经》中某些篇目的解释有合理的成分,这是《毛诗序》千百年来得以流传的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朱熹《诗集传》是反《毛诗序》的,但有些地方却对《毛诗序》有所遵从,这说明《毛诗序》的解说有其合理之处。从文化典故来看,《毛诗序》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巨,也说明《毛诗序》存有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1.
《药地炮庄》解《庄子》为儒家作品,认为庄子用类《易》的文风和通篇寓言遮蔽其真正的《庄子》之象,庄子的真正思想并非《庄子》中所述的内容.按照《炮庄》解《庄子》的观点,《炮庄》亦可能不是一部解《庄子》的作品,解《庄子》是为遮蔽《炮庄》想要表达的真意,方以智设置局中之局,《炮庄》虽在“炮”《庄子》,但其真意不在《庄子》.  相似文献   

12.
《史记·管晏列传》载晏婴赎越石父及荐御者事,赞云:“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相似文献   

13.
北京图书馆藏《艺风钞书》第六种《宋元马政》二卷,其《宋马政》钞自《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七十二所载《宋会要》;《元马政》钞自《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七十八所载《经世大典》,精钞,当出缪荃孙手笔,兹迻录其《宋马政》之前部分如次:  相似文献   

14.
在《管子》一书的接受史上,唐朝堪称显学。杜佑花36年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通典》二百卷,在其著述中广泛地征引《管子》一书的微言大义。其关于《管子》一书思想的继承在其著述的《通典》中得到深刻的体现,通过梳理杜佑在《通典》中对《管子》文献的征引,考察杜佑对《管子》思想精髓的继承,有益于探究《管子》通过杜佑的传承在唐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宋类书《锦绣万花谷》将《哀挽歌》作者定为卢多逊,《全宋诗》卷十八也将其著作权系于卢多逊,这实属误收。其作者应是唐人卢延让,其本来诗名应为《哭李郢端公》。理由如下:一、阮阅编《诗话总龟》中收其诗,诗题为《哭李郢端公诗》,他生活年代早于《锦绣万花谷》编撰年代;二、《锦绣万花谷》所收为节录,《诗话总龟》则相当完整,并与《全唐诗》卷七一五收录诗题与诗文一致;三、李郢与卢延让生活时代一致,且长卢延让四十岁左右,在时间上存在卢延让哭祭李郢的可能性;四、从诗歌涉及的地点看,符合李郢的人生经历。其舛误具体过程虽难以详明,但《全宋诗》将晚唐卢延让的《哭李郢端公诗》误为宋初卢多逊的《哀挽歌》则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特点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其赋中的大量语词皆有其来源,包括《楚辞》、《礼记》、《诗经》等著作.文章重点论述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语词大多来源于汉以前的经典著作这一现象,因而得出《子虚赋》受楚文化、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论,并且指出其铺陈博物的作赋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娟娟 《文教资料》2005,(24):105-107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是我国儒学经典之作,因朱熹为其做注而得名《四书》。《四书》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共同构成了我国延传千百年的思想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其思想内容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8.
《百家》作为《汉书·艺文志》所著录小说十五家之一,其撰者、性质以及成书等情况,学界存在歧说。通过梳理、辨析《说苑叙录》以及班固注语,可以发现,《汉志》著录之《百家》当为刘向别集。又从《汉志》著录书籍"篇"、"卷"不同考察,《汉志》著录《百家》以卷计,其书中或许有图。  相似文献   

19.
清中叶文言小说家屠绅酷慕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 ,为文则务为古涩艳异 ,晦其义旨。其志怪小说集《六合内外琐言》深受《临川四梦》的影响。集中《梅自然》、《獠僵卧》二篇 ,便是刻意效法或脱胎汤氏《牡丹亭》、《南柯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是开启宋学风气的重要人物。其所著《诗本义》对汉唐《诗经》学的基础《小序》、毛《传》和郑《笺》都做了全面的批驳,其解《诗》多着眼于诗歌本义,从文学角度解释《诗经》。由于受到传统《诗经》学的影响,欧阳修从文学角度解《诗》是不彻底的,没有彻底脱离经学的教化藩篱。欧阳修的《诗本义》,揭开了宋代《诗经》学废序言诗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