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恋着桃花源     
正很多个夜晚,当电脑屏幕的亮光刺得我眼睛发疼时,我会习惯性地把整个身体重重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接下来,就会有各种声音窜入脑海:沙沙——是风吹过翠郁竹林;啪嗒——是上层竹叶上的雨滴滑落在下层竹叶或者地上;咝咝——是有水渍的两片竹叶在相互摩擦……当然还有其他更细微的声音,只是窗外不知疲  相似文献   

2.
另眼看世界     
动物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世界迥然不同,那是因为它们拥有不同的眼睛。眼睛是视觉器官,也是一架“活”的光学仪器。正因为有了这双慧眼,我们才能把这个缤纷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瞅得明明白白。人眼如斯,动物的眼睛又如何呢?蛇没有眼睑,眼睛上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膜,蛇在蜕皮时膜也会更换。蛇通过改变眼睛晶状体的形状对焦。一些蛇的瞳孔是垂直的。大部分蛇都能辨色,但看不清物体的形状,它们主要对运动物体感应灵敏,而静物,即使近在咫尺,它们也会视而不见,毫无觉察。所以对小型爬行纲动物来说,在蛇身边微微的移动就意味着死亡。蛇眼周围的感应器…  相似文献   

3.
奇蛇怪蜥谈     
在很多地方,流传着许多关于蛇和蜥蜴的神秘故事。有的说山林里生活着一种能够飞的蛇,当人们接近时,它会凭空而起,飞逝而去,令行人毛骨悚然;有的说灌丛中有一种神秘莫测的蛇叫作鸡冠蛇,它头上长着很高的鸡冠,面颊通红通红的,就好像一条活脱脱的小龙.传说看到了这种鸡冠蛇,人不久就会神秘地死亡;还有人说山林里生活着一种白蛇,就像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一样,它一会儿是蛇,一会儿变成人的形象。更使游人发怵的是一种能放线的毒蛇,它在道路旁边释放  相似文献   

4.
红蚁吃蛇     
新西兰邦牙岛上有一种吃蛇的红蚁,这种蚁有毒液.可弱小的蚂蚁怎么能捕到蛇并把它吃掉呢?一位教授解开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5.
红蚁吃蛇     
新西兰邦牙岛上有一种吃蛇的红蚁,这种蚁有毒液。可弱小的蚂蚁怎么能捕到蛇并把它吃掉呢?一位教授解开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6.
大公鸡     
奶奶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身上的毛有黄色的,有黑色的,还非常有规律,总是一圈黄一圈黑的。大公鸡有一个椭圆形的脑袋,在那个小脑袋上面有一个红色的鸡冠,那个鸡冠非常漂亮,就像古代皇帝头上戴的王冠一样。大公鸡有一双小小的眼睛,别看它眼睛小,视力可好着呢!大公鸡有一个像钩子一样又弯又尖的嘴,嘴两边还有两个小孔。听爸爸说,那是公鸡的鼻子,公鸡要用它来呼吸。公鸡的尾巴很美丽,有多种颜色,就像孔雀开屏时那漂亮的羽毛一样。公鸡的脚印像竹叶,只要公鸡在雪地上多走几步,脚印也就会慢慢地增多,不一会儿一幅美丽的竹叶图就画好了。公鸡喜…  相似文献   

7.
没过一会儿,第一个人便画好了蛇,当他正想伸手去拿那壶酒时,突然生出一种想法:给蛇添足。他放弃了美酒,拿起笔思索着:如果蛇有了足,那它以后就再也不用那么费劲地爬行了。一只、两只、三只、四只,终于完工了。就在这时,天女下凡,赋予了蛇力量,世界上第一有足之蛇就在此刻诞生了。那只蛇从地上爬了起来,爬出了赛场,爬出了森林,吮吸着大自然给予它的食物。它维护着整个森林的和平,也算得上是和平使者吧。———节选自《画蛇添足》穴指导老师/詹海燕雪 想像时间,张开羽翼,自由驰骋。你瞧,“画蛇添足”的故事在同学们的笔下竟演绎得如此精…  相似文献   

8.
《毒伯爵该隐》虽然是一部漫画,但我从中体会到的东西远比从十本无聊的言情小说中体会到的多得多。书中主人公该隐是一个有着金绿色眼睛的黑发美男子,但他的背上却有着一条条鞭痕,宛如一条沉睡着的弯弯曲曲的蛇。其实这条蛇是该隐的父亲亚克西斯送给他的,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有一位长于画老鼠的画家,他画了一幅鼠画送给县太爷,县太爷顺手就把画挂在墙壁上了。奇怪的是,县太爷第二天早晨却发现那幅画掉在地上。以后,他多次捡起来挂上,但过了一夜画还是掉在地上。县太爷感到很奇怪。于是决定半夜里察看察看。原来,他家里的猫把画上的老鼠当作真老鼠了,总要扑上去抓它,这才使画掉到地上。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县太爷只好把画取下来收到箱子里去了。也许有同学会说,这位画家画的老鼠真好,连猫都分不出真假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你想,如果你画老鼠,追求的是跟真老鼠一模一样的话,你又  相似文献   

10.
鸡犬不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变革失败,被贬到永州,有一回采访了一位捕蛇人,并写成散文名篇《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对官吏催逼钱粮,有这么一段描  相似文献   

11.
现在,粉笔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免不了,会有很多粉笔头。教师上课如果掉在地上,不及时拾了,地上会显得很脏,行人一踩就更不好了。在班会上强调了很多次,也安排了专人负责,就是不见好转。坐下来细想,粉笔头大多是上课时,老师不小心丢的(或是情绪一激动在黑板上一点,或是忙于讲题——当然也有可能有调皮的学生捣乱)。上课的老师如果注意一下,不丢或丢了马上捡起来,地上不就没有了吗?于是,每当走进教室,我首先去捡地上的粉笔头,即使有的已经被轧得粉身碎骨。很多的同学都用眼睛盯着我,几乎是跟着我的手从地上转到粉笔盒上,有的还在讨论着什么。上…  相似文献   

12.
学习了惯性的知识以后,只要同学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请看下面这个问题:小明站在一只做匀速直线运、划船尾上(如图1),当小船经过靠岸边的一棵树时,一根树枝挂了一条长纸正好垂落在小明的正上方,小明想树枝上挂纸条不雅观,很想把它取下来,但他必须跳起来才够得着,可他又不敢跳,因为他怕一跳起来,船向前一走,他会掉到水里,另一同学说不会掉下水的,请你们判断一下小明会不会掉下水里呢?如果你认为小明会掉到水里的话,我请你马上做一个简单实验,站在地上竖直向上跳起…  相似文献   

13.
面对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联系一下初中学过的《捕蛇说》,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结尾处点明写作目的,进而看出作并不一定是真的见过或知道捕蛇、郭橐驼这样的人物,这只不过是一种“寓言式”的创作风格。作这种创作思想很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相似文献   

14.
爱是催化剂     
正二年级上学期班级新转来了一名学生,他个子很高,大大的眼睛,走路总爱低着头。他比班里别的孩子大两三岁,不太爱说话,也不太合群,但总爱欺负别人,三天两头就和别人打架,面对这个学生,我们很头痛。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把他的文具盒碰到地上摔坏了,他当时很生气就动手打了那个同学。同学们告诉我这件事时我也很生气,文具盒掉到地上至于动手打人吗?  相似文献   

15.
可爱的小鸡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逛街,回来时妈妈给我买了两只小鸡,我开心极了。两只小鸡一只是粉色的,一只是黄色的,它们浑身毛茸茸的,像两个鲜艳的小绒球。脑袋有乒乓球大小,眼睛黑溜溜的,嘴是尖尖的,呈橘色,最有趣的还是它们爪子上共有三个杈,它们的爪子湿了,踩在地上就会印出两片小竹叶。回家后我拿来一个漂亮的盒子,把它们装了进去,小鸡的家就有了。我又拿来两个小碟子分别装了水和米放进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能吃人的植物,叫(?)柏。若是你一不小心碰上了它,它的枝条就会像无数条蛇一样立即聚拢来活活缠死你,消化掉。人的成长历程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柏”在蚕食我们的心智。可悲的是我们并无察觉,甚至正是我们本身和周围的人亲自栽种了它。  相似文献   

17.
奇妙的舌头     
舌头,对人类来说是个味觉和发音器官,但对动物来说,不仅是吃食物时的搅拌器,而且还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功能。 蛇在地上移动时,总是仰起头,分叉的舌头从嘴里向外不停地伸缩,这是用舌头探察周围的情况。因为蛇的舌头能接受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并能正确地判断出近旁是什么物体。 青蛙的舌头很奇特,舌根长在下颌的前方,舌尖则伸入到口腔内。当捕捉小虫时,舌头会立即倒弹出来粘住小虫,然后翻回口腔,把小虫吞食掉,这是青蛙捕食的绝招。 啄木鸟的舌头又长又细,上面生着倒刺,它用凿子似的喙凿开树干上的蛀孔,而后把舌头伸进去,将蛀虫一只只地钩出来,即使…  相似文献   

18.
螳螂的意义     
当北大教授季羡林①准备回答《中国青年报》关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提问时,那只螳螂正在我面前的竹叶上趴着,一动不动。晨曦的柔光照耀下,这只螳螂通体呈翠绿色。小小的三角脑袋,大大的船状肚皮,长长的“折叠砍刀”———这样的搭配居然给人很流畅的感觉。我喜欢螳螂,它是美丽的。在昆虫世界里,它是比较讲究尊严的一种。一般昆虫发现人,会尽快逃避,仓仓皇皇,急急忙忙,但螳螂就不———它通常会忽然静止,眼睛紧盯着你,仔细观察你的举动,像一种对峙;直到你再挨近,它才会“哧溜”一声迅速转移;如果被你抓住,那它就不客气了,一双“折叠砍刀”可不是…  相似文献   

19.
程刚 《成才之路》2011,(6):100-I0017
乌拉圭丛林里有一种五趾巨蛙,这种蛙粗腿、宽嘴、体长逾20厘米,身体有保护色,蜥蜴、老鼠、鸟类都可能成为它的美餐,它算得上是丛林中的强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巨蛙还能捕蛇。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舌头     
蛇在地上移动时,总是仰起头,分叉的舌头从嘴里向外不停伸缩,这是用舌头探索周围的情况。因为蛇的舌头能接受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并能正确判断出近旁是什么物体。青蛙的舌头很奇特,舌根长在下颌前方,舌尖则伸入到口腔内。当捕捉小虫时,舌头会立即倒弹出来粘住小虫,然后翻回口腔,把小虫吞食掉,这是青蛙捕食的绝招。啄木鸟的舌头又长又细,上面生着倒刺,它用凿子似的嘴凿开树干上的蛀孔,然后把舌头伸进去,将蛀虫一只只地钩出来。长颈鹿的舌头很长,约60厘米,能灵巧地把树上的嫩枝叶卷住,吃起来就很方便。食蚁兽的舌头是动物中最长的,伸入蚁窝可以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