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用法,阅读古文时,常常面临数词的虚实问题,有时难以辨析.例如:(1)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太白集注》卷十五认为:"天台四万八千丈……当作一万八千丈"."当作"用来纠正原书中的错字、误字,认为天台山的高度应该是"一万八千丈".《李白集校注》写作"四万八千丈"[1].  相似文献   

2.
卷子本《文选集注》,原藏日本金泽文库,日本明治维新之际流散。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周勋初先生辑《唐钞〈文选集注〉汇存》24卷搜罗今存流散殆尽。以影印今存24卷观之,原书当有120卷。此书当是日本平安时代中后期(相当于我国北宋时期)日本某《文选》学家采日本所存遣唐使带回之《文选》诸注本汇编而来,故其所采诸家注本多见于日本滕原朝臣佐世《本朝见在书目》(记载约当我国唐末日本皇室公藏、私藏汉籍,《古逸丛书》有影印本)著录。所采李善注、《钞》、《音决》、五臣注、陆善经注既为唐本,而《钞》、《音决》、陆善经注三家原书久已失传,是研究唐代《文选》学及校勘今通行《文选》至为珍贵  相似文献   

3.
第一种,以作者的姓名命名。 从西汉初年至唐朝初、年的诗文集多是以这种方式命名的,如《贯谊集》、《诸葛亮集》、《陶渊明集》、《骆宾王集》等。从名称来看,这类集名的诗文集多系由后人辑录整理而成,如嵇康生活在魏晋时期,他的诗文集《嵇康集》却是今人鲁迅先生辑录成集的。 第二种,以作者的姓和字命名。 用这种方式命名的诗文集多出现在唐代,如王勃字子安,其集即名《王子安集》,李白字太白,其集即名《李太白全  相似文献   

4.
正【初识经典】《柳河东集》原名为《柳先生文集》,又称为《河东先生文集》,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集,由他的好友刘禹锡编成。为什么柳宗元的作品集会称为《柳河东集》?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号。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河东人,世人给了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所以他的作品集就叫做《柳河东集》。这本集子一共有四十五卷,外集有两卷,收录柳宗元的全部诗文。在文集前面的  相似文献   

5.
<正>李白(701年2月-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情豪迈,才华横溢,却虚心向学,不耻下问,流传下来许多佳话。晚年的李白,早就是闻名天下的大诗人了,有一次,李白登上黄鹤楼,不觉怦然心动,提笔凝思,正待书写,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  相似文献   

6.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是唐诗的浪漫主义高峰。他的创作,唐人魏颢、李阳冰替他编的集子,本不完整,又巳失传。传世的宋代宋敏求编集、曾巩考次的《李太白文集》,不是按年代编,又杂有一些伪作。清王琦的《李太白集辑注》,对作品的考订比较详审,但也不是按年代编。王氏在书后所附《李太白年谱》(在宋仲邕旧谱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对李白的少数作品作过系年。今人詹鍈的《李太白诗文系年》,对李白作品系年的达  相似文献   

7.
宋人词集在宋代当时就有人为之加注者较为罕见,而周邦彦《清真词》宋人笺注却不止一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有曹杓,字季中,号一壶居士,曾注《清真词》二卷。”惜其书久已不传。南宋嘉定间,又有庐陵人陈元龙字少章者为之详注,这就是现收于《宛委别藏》、《疆村丛书》、《四部备要》等丛书中10卷景宋嘉定本陈元龙集注之《片玉集》。集首有陈元龙乡人刘肃(字必钦)序,略  相似文献   

8.
程中把自己遭谗被逐和对时世的感慨寓于注义、题解、辨证和序文之中 ,从而丰富了《集注》一书的时代内涵。《楚辞集注》成书概述@陈尚敏$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730070~~~~[1]《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答方伯谟》,《晦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4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 刘知几史学的批判精神和对优良传统的发扬刘知几,字子玄,徐州彭城人,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九年,(七二一年)。他是唐代的大史学家、大著作家。他自著书,有《刘氏家乘》十五卷,《刘氏谱考》三卷,《史通》二十卷,《睿宗实录》十卷,《刘子玄集》三十卷。和别人合修的书有《三教珠英》一千三百一十三卷,《姓族系录》二百卷,《唐书》八十卷,《高宗实录》二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则天皇后实录》三十卷。《史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唯一流传的专门著作,其中也有三篇佚失了,有一篇的原来面貌也失真了。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一字师"的美谈不胜枚举。唐代一段改诗佳话,今日读来,仍获益匪浅。唐五代诗僧齐己,姓胡名得生,有诗《白莲集》十卷,诗论《风骚旨格》一卷。有一年他写了一首《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相似文献   

11.
清代学者杭世骏说过:“作者不易,笺疏家尤难。何也?……为之笺与疏者,必语语核其指归,而意象乃明;必字字还其根据,而证佐乃确。才不必言,夫必有十倍于作者之卷轴,而后可以从事焉。”(《道古堂集》卷八《李太白集辑注·序》)他强调注释古籍必须学识淹博、用语精审,也指出了替古籍作注的艰难。  相似文献   

12.
张云丽 《现代语文》2006,(10):123-123
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人。父亲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她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  相似文献   

13.
《全唐诗》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唐代诗歌总集,卷帙浩繁,影响极大。但是,此书编纂于康熙四十五年,距今已有二百八十馀年,由于时代和资料的局限,仍有大量唐诗被遗佚。为此,王重民等先生又编纂了《全唐诗外编》,可以说有唐一代的诗歌庶几乎备矣。笔者最近因参加校点《全唐文》,翻阅日本《大正大藏经》,发现唐·圆照编辑的《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以下简称《不空表制集》)六卷,其中的文章绝大多数为《全唐文》及其《拾遗》、《续拾》所未收者,而且还附收诗三首,亦不见于《全唐诗》及其《外编》,是至今未曾介绍过的唐代佚诗。因此,我将它们补辑出来,并作简略的笺识,以供整理和研究唐代文学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4.
《樊川诗集注》是清人冯集梧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樊川诗》所作的注本。冯集梧注释《樊川诗》用功颇深。凡是《樊川诗》中的名物、舆地、典故、难解的字与词,以及有关唐朝的典章制度,全都注出。当然,冯集梧《樊川诗集注》也有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对《樊川诗》中诸多词语的误释。从诸多被误释的词语中择取数例进行辨正,其中难免一己之见,谨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汪藻生前,虽著述丰富,但其作品在时代变迁中,有较多散佚与变更。在宋代,汪藻别集有《浮溪集》六十卷、《龙溪集》六十卷、《猥稿外集》一卷流传;至元代,《浮溪集》六十卷尚在流传,而《龙溪集》、《猥稿外集》则不见著录;至明代,《浮溪集》亦散佚,流传较广的是后人辑佚编成的《浮溪文粹》十五卷。《浮溪文粹》在明代主要有四次刻印,分别在正德元年、嘉靖十年、嘉靖三十四年、万历年间,后三次刻印皆以正德本为底本。至清代,《浮溪文粹》十五卷又有被重新整理刻印的康熙七年汪士汉居仁堂刻本;此外,汪藻的别集在清代又有大的整理,即乾隆年间,从《永乐大典》辑出的《四库全书》本《浮溪集》以及陆心源、孙星华所做的补遗。汪藻别集的现存版本主要有《浮溪文粹》十五卷,分别是明正德马金本、明嘉靖汪拭本、明嘉靖钱芹本、清康熙汪士汉本、清《四库全书》本;《浮溪集》三十二卷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全宋文》本。  相似文献   

16.
蔡松年生平仕历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松年,字伯坚,号萧闲老人,金代初年著名词家。关于他的生平仕历,《金史》卷一二五《文苑》有传。但叙事简略,不无差讹。本文拟据《全金诗》、《全金元词》、魏道明《明秀集注》以及相关史籍,对其生平作一粗略考述。  相似文献   

17.
“李白一斗诗百篇”[1]22(《饮中八仙歌》),然而其诗文有散失,虽然历代文人不断搜集其散失的作品,并录入其集,但仍有许多诗文不确定为李白之作,需要加以考证的。如唐代古文家独孤及的《郑县刘少府兄宅月夜登台宴集序》一文就因为各种原因误入李白集,致使今人误用。郁贤皓先生在《黄锡珪〈李太白年谱〉附录散文辨伪》一文中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但张君瑞先生在《李白精神与诗歌艺术的本质特征—天真》一文中仍将此文作为李白之作加以引用,故而笔者在此对先生此文的小瑕疵做出指正。  相似文献   

18.
徐祯卿撰述颇丰,大体可分为诗文集、倡和集、诗论、子史杂著四类。诗文集有《迪功集》六卷,《徐迪功外集》上、下卷,《徐迪功别稿》五卷,《迪功集》六卷附《谈艺录》一卷《重选外集》四卷,《徐昌谷全集》十六卷等;倡和集有《太湖新录》、《江南春词》、《朝正归途倡和》三种;诗论有《谈艺录》一卷,另有《诗谱》三卷疑非徐祯卿所作;子史杂著有《新倩籍》、《异林》、《翦胜野闻》三种。徐祯卿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赋、文上,子史杂著则给其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9.
《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经学在宋代取得的辉煌文本成就。《四书》合集和集成形式的《四书章句集注》,展示朱熹推进经学新形态的大工告成。《四书》经典本文在诠释书体的阐发下成为《四书章句集注》,为儒家经学生命精神的焕发树立了新的典范。《论语》、《孟子》与《大学》、《中庸》分殊于语录体和文论体。经文本体吁求注释体制有所适别:朱熹以集注体式适用于《语论》、《孟子》;以章句体式适用于《大学》、《中庸》,适别性的诠释书体与特定经典文体结合,生成了理学时代的经学巨著。朱熹的经学实践.促进了儒家经典文本从汉代《五经》合奠、唐代《五经正义》向宋代《四书章旬集注》的里程碑式进步,开新了经文本体与注释体制关系契接与疏通的时代学风。朱熹经学实践开新的层面主要是:兼顾经注传统与现实创新,章旬集注体式分别适用经典文体,经典义理与人生日用亲和相切。  相似文献   

20.
李白一生是否到过零陵,古今学者说法不一。王琦《李太白年谱》,未提来零陵事。黄锡圭的《李太白年谱》,郭沫若的《李白杜甫年表》、詹镆的《李太白诗文系年》,则云到过零陵。一九八三年《岳阳师专学报》1—2期,载有张建同志《李白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