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描写了麦克白从人性上走向堕落的过程。长久以来,麦克白夫人都是作为诱导唆使其丈夫走向堕落的因素出现,被人视为文中的第四位女巫,而本文则从女性的心理角度来对麦克白夫人进行剖析,以揭示这个女性形象的深层情感及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周凌敏 《文教资料》2007,(11):62-64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不仅在语言层面大量使用悖论,而且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也使用了悖论。班柯这个人物就是个悖论。他帮助麦克白杀害了国王,并使麦克白登上国王宝座,他是麦克白无声的同谋者;同时,他促使麦克白走向沉沦,走向毁灭,他又是麦克白的谋杀者。悖论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复杂环境和人类本性的深层矛盾。  相似文献   

3.
《麦克白》一剧着重采用心理刻画的手法展示了主人公麦克白强烈的思想斗争,直至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本文将结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即人格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斗争来分析麦克白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不仅把悲剧人物麦克白置于外在社会道德方面的善恶冲突之中,而且主要展示出他自身灵魂的搏斗,并在搏斗中走向自毁,从而写出了一个强大而深刻的灵魂毁灭的悲剧。这是《麦克白》成为伟大悲剧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创作于1606年的小说《麦克白》所描写的,是麦克白人性与良知的崩溃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讲述曾经的英雄麦克白如何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批判了野心、欲望的侵蚀作用。主人公麦克白在他悲剧的性格的驱使下所做出的残忍行径不仅使身边的人感到恐怖,更加造就了他悲剧的命运。而他性格之中最令人生畏的是他强烈的权力欲、野心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害他人之后难以控制的罪恶感。而这一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构成了麦克白采取行动的心理基础,也就决定了他最终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经典悲剧,麦克白夫人将丈夫推往罪恶的深渊,怂恿丈夫犯下天人共愤的弑君谋杀案.她被视为莎翁笔下的一朵光彩夺目的罂粟花.作为女人,麦克白夫人有着“双性同体”的气质:既具有男人的狠毒,又不失女人的脆弱.通过剖析麦克白夫人从鼓动丈夫杀害国王到自己在疯狂中死去,来探讨麦克白夫人“双性同体”的性格以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郝滢 《鸡西大学学报》2013,(9):114-115,121
在《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对于麦克白行为的挑唆作用往往被刻意夸大,而班柯对于麦克白的影响力却往往被忽视。试从麦克白夫人恶毒的言语,脆弱的内心角度来解释她作为一个妻子给丈夫给予的情感帮助,而从班柯的看似大义凛然的外表,其下包藏的险恶的用心来分析他对于麦克白恶行所实际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论者的评说,焦点大多集中在悲剧的主人公麦克白的身上,对剧中的另一主要人物——麦克白夫人着意不多。而且在评析麦克白夫人时大部分论者都将其形象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但是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麦克白夫人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至少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麦克白夫人身上同样有着女性的善良、脆弱,她的残忍、无情也是有本而来,并非其天性。在悲剧的开始,麦克白夫人的表现构成了她丈夫…  相似文献   

9.
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论者的评说,焦点大多集中在悲剧的主人公麦克白的身上,对剧中的另一主要人物——麦克白夫人着意不多。而且存评析麦克白夫人时大部分论者都将其形象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但是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麦克白夫人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至少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麦克白夫人身上同样有着女性的善良、脆弱,她的残忍、无情也是有本而来,并非其天性。  相似文献   

10.
刘丽 《培训与研究》2010,27(1):8-10
《麦克白》与《大悲寺外》都是表现人欲的作品。两作品主人公都经历了在欲望驱使下的心理嬗变,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具有对人性警示的积极意义。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对两作品主人公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同时钩沉老舍小说对莎剧的借鉴与变异。  相似文献   

11.
《麦克白》与《大悲寺外》都是表现人欲的作品。两作品主人公都经历了在欲望驱使下的心理嬗变,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具有对人性警示的积极意义。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对两作品主人公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同时钩沉老舍小说对莎剧的借鉴与变异。  相似文献   

12.
《麦克白斯》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斯在女巫的预言、个人的野心和妻子的怂恿之下杀死了国王,自己登上王位。最后麦克白斯众叛亲离,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剧本通过对麦克白斯及其夫人犯罪心理的细致刻画,表达了作者惩恶扬善的人文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13.
贺亚男 《海外英语》2012,(14):174-175,177
正统观念中,基督教的救赎是通过上帝之子耶稣的殉难来实现的,但从更抽象、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救赎可以通过时间、死亡和挚爱来变相获得。《麦克白》中时间救赎的主题非常明显,即通过使过去、现在、将来达到与上帝时间的永恒合一,来拯救处于世俗时间中的人。结合奥古斯丁关于时间和人类思维(记忆与期望)的关系,可以看出,麦克白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高尚的人因为性格缺陷而走向自我毁灭,而是在于他在犯了罪的同时,关上了自己的救赎之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麦克白》中剧中心理时间在主人公身上的表现手法,试图从麦克白的心理时间旅程中发现其人性悲剧性特点,通过两个人格意识层面和心理时间本质的剖析麦克白人性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5.
“悲剧,因果性,和主体意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文艺复兴商业戏剧的一个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文艺复兴戏剧的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经典悲剧试图通过男性主人公主体意识的构建来表达这一关注.在《哈姆雷特》、《奥赛罗》与《麦克白》中,这种关系的核心表现为通过削减女性力量,淡化女性存在来建立男性的主观意识.男性气概的最终获得和父权秩序的最终建立都是以女性力量的消减或者毁灭为代价的.欧菲利亚的自杀使哈姆雷特最终获得了他的复仇英雄的宿命,而奥赛罗则是通过谋杀具有反叛精神的苔丝狄蒙娜而建立了他的男性主体意识,麦克白通过他的一系列暴行,渐渐摆脱了麦克白夫人的控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作品之一。作品通过对超自然因素以及多种意象的描写、对麦克白这一矛盾而且复杂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权力与野心对人性的摧残与吞噬。文章针对麦克白人性悲剧的始末进行分析并阐述麦克白的悲剧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麦克白》一直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部,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不少的关注,研究它的文章也多如牛毛,本文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对《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在剧本中采用巫术的内容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女巫的预言实际上是麦克白狐疑、犹豫、易于受外力影响和自信性格的一种矛盾外现。从文本的浅层次来看,是女巫的预言造成了麦克白的悲剧,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并没有理解《麦克白》的真正意蕴。从文本的深层次来看,是麦克白的独特性格造成了他自身的悲剧,这才是《麦克白》的真正意蕴。  相似文献   

19.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某些主人公为悲剧英雄,另外一些为反面角色.我们认为在《麦克白》这一剧中的主要人物麦克白是属于前者,即悲剧英雄.《麦克白》是一出有关残忍谋杀国王邓肯、大臣班柯、麦克道夫夫人及其幼小的子女,以及使国家和人民陷入灾难的悲剧.麦克白是导致这场惨剧的主要人物,而他自己也从至高无上的位置跌落于毁灭的深渊.既然  相似文献   

20.
《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用法丰富。基于此,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的视角下探讨《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和空间隐喻用法,发现介词from具有多层次的空间隐喻意义。研究《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利于理解和欣赏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