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漫水》通过余公公和慧娘娘从青年到老死的人生中晚期两性相悦、两情相知、两两相护的漫长的情感流程,写出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以爱情为底色、受伦理道德所制约、又超越于伦理道德之上的相生相依、相敬相安的脉脉情深的人间温情。如果说《边城》重在表现人性,那么,王跃文的《漫水》,则重在表现人情,反复肯定了发自心灵深处又慰藉人的心灵的人间温情。通过人间温情的诗意释放,把东方民族淡定恬静的生存形态,把乡村百姓有情有义、有节有度的情感生活方式告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2.
读罢《人生如戏》,感慨之余,却不知该将此“戏”是并入悲剧的好,还是归为喜剧更差强人意?八名贫困的学生终能在社会的资助下跨进为之拼搏多年的重点大学,矫龙未困于浅沼,社会时有善举,我们感到了一种由衷的喜悦。但喜悦过后,一份尴尬也不期而至了:既是好意资助,又何必近乎苛刻地拍摄欢送仪式?欢送仪式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拍摄过程实在太不近人情,“宣传科长”毫无顾忌地一遍又一遍地撕碎他人自尊的外衣,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动机似乎只是为着一种广告效应,善与不善则倒居其次了。君不见:贫穷的父母本就心头滴血———有才的孩子却碰见了无财的爹…  相似文献   

3.
戏曲,演绎人物生平沉浮。昆剧,近乎素面的淡妆中,更显本色人生。台上演绎的主人公是秦少游,一曲《踏莎行·郴州旅舍》令人如痴如醉,惊叹其艺术造诣之高,但正如戏一般,所有的成就都是一生阅历和辛酸的沉淀。沉淀散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副小生扮相的少游出场,英姿勃发,风度翩翩,大有壮志青年之气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2.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设疑导入 教师引言:俗话说,“人生就是一场戏”,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戏.今天这堂课上,也将上演一场戏,戏的名称叫“黔之驴”.素未谋面的一只驴和一只虎见面了,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5.
大型文学期刊《十月》(双月刊)2015年第2期上共发表了7篇小说,其中6篇是指涉生活、关注人性的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作品。《师母庄瑾瑜》通过对高校知识女性婚姻失守的紧张感的描摹来展现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李亚的《喜筵》运用狂欢化的叙事手法将小镇各色人等光怪陆离的生命状态予以展览;梁晓声的两则短篇对世道人心的叩问显得驾轻就熟;青年作家绵阳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将一个寻常人间故事讲得动人心弦。无论是对现实人生的秉笔直书,还是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深入剖析,抑或是对人间烟火的温情讲述,都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持守精神。  相似文献   

6.
人生·戏     
人生就像一场戏。不同的是,戏可以重演,人生却不能再来。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半生缘》里浓浓的烟火气和淡淡的悲凉感——《金锁记》是故事,《半生缘》是人生。人生有几个十四年?十四年很长也很短,张爱玲的笔下,时光只在无声无息中演进,好像一个悄悄溜进来的小偷,来时静寂,走时却带去了一切——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千帆过尽、沧海桑  相似文献   

8.
崔护故事首见于唐诗《题都城南庄》,后唐人孟棨在《本事诗》中将其本事衍为故事,宋代更是产生了关于崔护戏的杂剧雏形,至金元时期的崔护戏已经有了多个剧种。从崔护戏的缘起讲起,以不同时期崔护戏演变的不同剧本为例,通过具体作品版本的的变化来分析不同时期崔护戏的流变情况,这对崔护戏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生三味     
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我们只是在戏里演绎自己的故事。"有人说:"人生其实是一首歌,歌曲的主旋律正是我们如火般的人生激情。"也有人说:"人生是一局棋,你、我、他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历来多以"境界说"为其论述内容。我们对"人间"一词,从"忧生"、"忧世"意识、情感的真切和形象的鲜明作出新阐释,认为王国维选择以美育育人的人生之路,关注人生苦痛、抒发人性之真和语言应该"俗化"的审美标准,共同构成了《人间词话》中的"人间"意识,体现出他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11.
钱映雪 《文教资料》2014,(36):82-83
毕飞宇的一部《青衣》让筱燕秋家喻户晓。在筱燕秋的心中,《嫦娥》是她的全部。她因《嫦娥》而生,因《嫦娥》而死,这戏蕴涵着她的一生。在小说中,毕飞宇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与强烈的矛盾对比,将筱燕秋的执着、骄傲与美丽刻画得无可替代,同时也让人引起对人生的意义的深刻追问。  相似文献   

12.
人生是戏     
<正>戏者是什么?戏者就是演戏的人。演戏的人在哪里?我想,到处都有。演戏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我想,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戏者,她有她的戏里戏外。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有一部戏,那便是我的人生,我的每次哭笑、每个改变,都在推进戏的发展。我的现在是纪实片,我的回忆是文艺片,我的未来是科幻片。生活总是不等人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主角仍是原来的我。  相似文献   

13.
我和蔡宗周老师认识不到3年,却读了不少他的书,从《都市闲话》、《五彩的花束》、《微笑的城》,到《台湾诗旅》、《飞驰南中国》、《人间温情》,每读一本他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无论诗集还是散文随笔集,都让人获益匪浅。散文集《人间温情》在带给读者亲情文化品味同时,让人不自觉地想守住“人间温情”的一角。  相似文献   

14.
正由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兼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美丽人生》以二战艰难岁月为背景,用极富喜剧色彩和游戏精神的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温情故事,在象征绝望和死亡的集中营里谱写出了爱与生命的旋律。影片主要讲述了机智乐观的基度在集中营中为了让天真无邪的儿子免遭心灵的伤害,用谎言为儿子编织了"美丽人生"。他告诉儿子正身处在一个游戏当中,必须接受集中营中种种规矩以换得分数赢取最后大奖。"游戏"结束时,虽然基度惨死在纳粹的枪下,但乔舒亚得到了  相似文献   

15.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讲述的是个成人童话, 一个充满奇妙却又温情四溢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查理的朴实的男孩, 引导着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贪婪、自大、残暴和自私, 同时也体味到人世间最温暖的亲情无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14日晴人与人之间有温情,动物与动物之间也有温情。读完黑鹤的《黑夜之王》,我了解了动物间的温情,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人间的温情。我们应该用温暖的情感来感化别人,帮助别人。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个故事《狼血》。它讲述了:狼与狗的杂交后代"诺亥"生活在少年敖特根的营地里。刚出生的时候诺亥并不接受人类,不受主人敖特根的控制,完完全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  相似文献   

17.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作品以犀利的杂文和温情的散文著称,其中温情散文作品以"人生三书"系列为主,这一系列作品有以叩问人生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龙应台的个体意识,一个是龙应台面对孩子成长对个体发展的尊重,集中表现在《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两本书中,一个是龙应台面对父母老去对个体生命的思考,集中表现在《目送》一书中。  相似文献   

18.
《装台》是戏剧家陈彦的第二部小说,从这部作品中,能够看到作者从戏剧艺术到小说艺术的继承与突破。比起小说《西京故事》,作品有更紧凑的戏剧冲突,以装台为叙述基础,以刁顺子作为矛盾冲突的核心,构筑冲突迭生的戏剧结构;同时,作者通过刁顺子"如戏"人生的演绎,真实呈现了装台人的生存现状,在叙写小人物卑微的存在现实的同时,注入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中国作家曹禺《原野》中“云”的意象和美国作家奥尼尔《琼斯皇》中“月”的意象的解读和比较分析,探讨两部作品的内在意蕴,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位作家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上的异同,探讨在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之间精神自由的主题,激发人们追索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和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从而体现了虚幻与现实的戏中“戏”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人生是一场戏,一场没有导演的戏,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尽相同的喜怒哀乐。同样, “人生”也是一场梦,寄托着我们美好的憧憬与企盼。——题记帷幕拉开,“初三”就是这场戏的主题。在长辈、父母的谆谆教导,老师的语重心长中,我步入自己的舞台——一间并不太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同台演出者都在埋头学习,暗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