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散文这一写作体裁就一直被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我看来,写好散文是写好一切文章的基础,自古有云,散文意在"行散而神不散",这种"散"与"不散"无关于形式,重在于"文思"、"文眼"。笔者结合近几年一线教学经验及探索认为,散文教学作为整个高职院校学科教学中难度较大、任务较重的一个部分,散文教学应该抓住阅读与鉴赏这个基础,希望本文能对高职院校散文教学中的阅读与鉴赏教学做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2.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集合体,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对高校古代散文教学来说,它涉及了"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手段,手段依附于内容并服务于内容,故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弥足重要。本文对古代散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审视与思考,并提出了可行性的优化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场景化”与散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散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领会所学散文的精髓,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作者是将他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情感倾注在作品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中,或热爱、或崇敬、或感激、或痛恨.散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表达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领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倾向和教学目的,摸索出一套"场景化"散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领会课文中的感情内容,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散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教师不以散文文体特色为抓手教散文,一般都是从结构、感情、形象、语言等肢解散文,品味散文只注意到字词句的层面,散文教学没有了"散文味儿"。本文从散文文体特征出发,发现散文在选材与意蕴的表达、篇章的营构与风貌、意象与情境意味以及语言运用的不同效用等有着独特特征,散文教学应从这些特征入手展开,解决散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教学应与整个语文教学的目的一致。而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由语文的教学目的、考纲的要求决定。同时,根据散文的特点,不同类型也决定了散文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散文教学不能忽视"评"的环节,要处理好"学"和"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散文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与散文相关的文类知识和文体知识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既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教",由此,散文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独特价值就得不到充分的挖掘与体现.因此,语文教师掌握充分的散文理论知识,明确散文教学中"这一类"与"这一篇"两个关注点的本质和内涵,有助于克服...  相似文献   

7.
<正>尊重作者的主观思想,重合作者的精神世界,对散文进行合理的文本解读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反复研究学习,进而准确掌握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纠正当前散文教学误区的关键所在。我们如果能够接受内容决定方法、"教什么"决定"怎么教"这样的基本原则,那么就应该承认,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散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对待散文教学的不重视态度以及散文自身的特点,导致散文教学走进了误区,教学成效不容乐观。反思课堂上的散文教学,可引进"主问题"教学。通过初读感知,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通过深入细读文本,围绕"主问题"从多层次对文章进行品悟;最后通过总结积累,指导学生迁移与应用,以期走出当前散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上好一堂真正的散文课,并指导学生形成主问题意识,培育终身受益的品读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语文教学的"必修篇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其收录于必修二第一单元,与郁达夫《故都的秋》、陆蠡《囚绿记》放在一起;苏教版将其收录于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人文专题中的"一花一世界"子专题,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放在一起。作为写景散文的名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抓住这篇文章的"神"和写景散文的文体特征呢?一、"教学目标"的选择排列散文写法灵活,表达方式多样,教师如果能从散文  相似文献   

10.
正散文教学风格多样,然而无论怎样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神不散"这个中心,即必须围绕散文的"三个关键"进行教学。一、需要抓住散文中的"寓意物"有研究者提出,散文中的"寓意"是很重要的因素,是散文的灵魂,因而,散文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找出"象征物"或者"寓意物"。对于散文来说,很多时候题目就是象征物或者寓意物,  相似文献   

11.
<正>散文,顾名思义,随心而得,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正是因为散文"形散神聚"中的"形散",一些老师在教学时散文散教,让学生坠入教学的迷雾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散文教学唯有做到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才能让我们通过整体把握、细处揣摩,真正品味出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和文化美。基于此,笔者对于散文教学如何落实教学思路的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散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忽视了每一篇散文的独特性,教学偏离了"这一篇"散文的"语言"与"人文"境界。散文教学应更近"语言"、更近"人物"、更近"散文"来关注散文的教学意味,回到课堂去发现"这一篇"语言的独特,发现"这一人"体验的独特,发现"这一篇"文体的独特,守护文本的独特,收获一片独特的意境,过上一段独特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三散文专项训练中,我们发现:明明是课堂上已经反复强调的东西,学生似乎都已经"掌握"了,甚至有些考点和解题思路他们能脱口而出了,可是一做试卷却错误百出。笔者在对学生错误答题原因分析中发现,"问题化"散文教学是导致学生答题出现"伪理解"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问题化"散文教学是阅读"伪理解"产生的根源"问题化"散文教学是指以一系列看似有效的教学问题来贯穿散文教学过程,用问题代替文本学习,期待能通过问题分析,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  相似文献   

14.
散文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朱自清的散文又是散文教学课堂上精品之作,因此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教学问题对于今后的散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生命语文"教学、"审美语文"、"语文知识"教学三个方面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而宋代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占据重要地位。议论、叙事、抒情等散文功能常通过"道""理""情""调"等元素实现,由此入手解读散文的主旨、情感、风格、哲理是散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拟以宋代散文名篇为例,探究一条明道、析理、悟情、品调的散文"四维"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59):39-40
散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文体,分为叙事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针对散文教学,可以运用聚焦策略,从散文的语言、情感、方法等方面,开发和确定"这一篇"的教学内容,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散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相对自由的内容描写却可以烘托出别样的情感,这也是散文的一大魅力所在。高中散文教学应该遵循"教无定法"的原则,一改传统散文教学中呆板机械的教学模式,用多样化的、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进散文这座巧妙的殿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散文的美。一、展开联想,营造氛围与其他文体不同,散文文体最是自由的,可状物、可写人、还可议论,虽"形散",却又"意聚"。散文勾勒的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散文教学的优化关键在于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转而以"生本"理念为导向,强化情境教学在散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情境教学在高中散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若干策略。一、情境教学应用于高中散文教学的原则情境教学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以"情境"为导向的教学形态,更加开放且多元化。传统散文  相似文献   

19.
邹宁宁 《考试周刊》2013,(59):30-31
初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表现出"知识化"、"政治化"、"小说化"的倾向。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老王》为例,谈谈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一、案例背景散文是介于文章和文学之间的文类,它叙写"这一位"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这一位"作者在独特境遇中的所思、所感。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的里面,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是体认作者所感所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1散文是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该如何立足文本特质与学生学情?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