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抱鲜花的女人》是莫言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转型期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生命感觉塑造了鲜花女人和军人王四两个人物形象,创造了鲜花和黑狗两个独特意象,构建了一个浪漫而诡异的语境,藉此阐释人性的美好和冲动,凸显人性与世俗的博弈。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该克制支配欲,别企望把别人雕琢成我们的样子。 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恰如其分。如果人的思想皆如此这般方正,那么我们的世界也就不会再是缤纷斑斓了。  相似文献   

3.
花事     
王瑶  SYM 《八小时以外》2013,(2):42-45
花事将近。春意已在眼前。有人说,第一个将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将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将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蠢材。其实,将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最终会是什么,女人才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一朵花。有人说,女人天生应该穿戴最美丽的衣饰,或繁或简,总能有万般风情。像一朵花!  相似文献   

4.
张永亮 《山东教育》2005,(25):36-36
一位哲人曾说过:“第一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人是蠢材。”作文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匠心独运、角度新颖,写自己独有的生活,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未写,才能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该克制支配欲,别企望把别人雕琢成我们的样子。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  相似文献   

6.
陈玲 《八小时以外》2013,(3):118-118
一位酷爱户外也酷爱女人的朋友说他的故事:他在一个边远山区徒步行走时,在一个当地人聚集的地方住了一宿。当地人对他热情招待,他却无以回报,于是把背包里的一些铅笔送给了那里的孩子们。第二天早上他出发上路,看见孩子们站在路口,手里捧着大束刚从山上采下的鲜花在等着他……“我站在那里,看着孩子们,一直看着他们,说不出话来。他们手上的鲜花比最漂亮的女人送的都要美丽!”  相似文献   

7.
曾琪  杨菁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165-166
从古至今,人们都愿意把女人比成鲜花,女人也乐于以此自喻,因此流行歌坛上从早期脍炙人口的《夜来香》到当今主流歌手所吟唱的《百合花》、《女人花》等无一不是以花为媒,勾勒出女性的风情万种,同时也传达了她们对人生和爱情的不同态度,然而,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人如花,赞美的是女人美丽、芬芳、充满感性的生命状态,遮蔽的却是社会对传统女性被动、依附的弱者地位的认同,揭示的是生存空间对女性意识、身心的伤害和压抑。  相似文献   

8.
钻石迷题     
钻石是大自然的赏赐,相比其他宝石,钻石的坚硬、通透、纯净和其与太阳的“光芒互动”,都是令我们对其喜爱有加的原因。而钻石的稀有,更令其成为见证人生最珍贵时刻的最好证物。都说“鲜花和钻石是女人的宠物”,而鲜花的绽放之美难挡凋谢的凄凉,钻石的恒久却可永驻,这或许说明了人们(尤其是韶华易老的女人)对钻石趋之若骛的部分原因吧。  相似文献   

9.
可以穿裙子的季节,是女人最美的时间。其实这个时候也最容易让男人浮想联翩,谓之"意淫",这是现代的说法,在古代中国文人的嘴里叫做"看景"或者"赏花"。把女人看作景致,比作一朵鲜花,应该是中国男人的创意。  相似文献   

10.
女人的魅力     
一次,朋友们围坐谈论:什么样的女人最有魅力?回答自然是各种各样的,但大多倾向于说是女人做新娘的时刻。只要想想,婚纱曳地,笑语盈盈,四面全是鲜花与祝福,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氛围,即便最普通、最寻常的女孩,也会变得美艳绝伦,光彩四射的。难道还有比这时更夺目的吗?忽然有一个语惊四座:当然有,是女人要做母亲的时候。四周突然很静,就像潮水退去的  相似文献   

11.
莫言在《怀抱鲜花的女人》中塑造了一个内心一直处在彷徨与挣扎状态的人物王四,其心理冲突过程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关系十分契合,而王四的父母则是外在环境的象征,正是由于王四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了王四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女人,大胆地向世人展示着她的"伤疤",获得了人们的掌声和鲜花。她4岁时得了肿瘤,11岁腿上长脓肿,12岁发现得了脊柱侧弯,13岁在脊椎里埋植了两根钢条。之后她又因颈部椎间盘突出、肩膀二头肌腱炎等经历了多次手术。至今她都不能弯腰,也无法像其他女人一样风情万种地扭动身体……"伤痛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我只是习惯了而已。"——她习  相似文献   

13.
谢素云 《文教资料》2009,(24):18-20
作者莫言在<怀抱鲜花的女人>中应用了魔幻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脱俗的女人和一个在世俗和唯美的爱情中挣扎的军人的浪漫故事.魔幻现实主义在该小说中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而且巧妙地构筑了一个唯美、神秘的爱情世界.本文作者主要结合时代背景揭示魔幻手法构筑的真善美的人性世界和世俗社会的两元对立,并从新的角度阐释小说的社会意义.希望从社会伦理方面加深对该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赏析】本诗塑造了拜伦眼中的一位完美无瑕的女人形象。传统的情诗常把美女比作鲜花,但拜伦在诗的开始却独树一帜,把她比喻成皎洁无云且繁星闪闪的夜空。温柔夜色衬托出她风姿与秋波中明与暗的完美结合;她的秀发、神思中流淌出完美的风韵;她的动人气质和纯洁心灵映射了美与善的融合。这样,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形象便翩然而至,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余华在对《礼拜二午睡时刻》的评价中这么说:“为什么神父都会在这个女人面前不安?为什么枯萎的鲜花会令我们战栗?马尔克斯留下的疑问十分清晰。疑问后面的答案也是同样的清晰.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感受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鲜花在流通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把我国的鲜花物流分成两部分——鲜切花物流与盆花物流,结合国外鲜花物流的发展经验,探讨我国的鲜切花与盆花物流的现状,分析了鲜花物流的前景,并给出提高鲜花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鲜花采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保鲜技术,延长鲜花的寿命.必须对鲜花进行保鲜处理。用不同厚度的保鲜膜包裹鲜花,在低温下贮藏,利用保鲜膜自身的调气性和低温控制来延长鲜切花寿命,然后将鲜花插瓶培养,以比较研究对鲜花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便是蠢才,因为他只有模仿,没有创造。”可见语言也责在创新。创新作为一种理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已渗透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语文学习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在古代,花的主要功能是食用,其次才是欣赏。鲜花的自然营养成分除了与蔬菜相同外,许多鲜花还有药用价值,如兰花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血镇痛等功效,月季可补气益神,玫瑰可养颜护肤等。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调整,具有新鲜营养成分和自然保健功能的鲜花,会越来越多地摆上我们的餐桌。在鲜花开放的六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2011年初的阿拉伯世界的那场非暴力的鲜花革命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动荡,甚至导致埃及、利比亚等阿拉伯国家政权和领导人的更迭。本文试图从政治文化视角下探寻阿拉伯鲜花革命的原因,以期找到政治文化在此次阿拉伯鲜花革命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