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射阳县有应届初、高中毕业生9709人,其中,农村中学有8000多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8%。每年全县农村中学中考,高考录取总数约占这类毕业生总数的15—17%。为做好一大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走向“谋生”道路学生的思想、技能的转化教育,射阳县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转化学校职能既要保证升学率,更要注意抓好大部分学生的技能教育1.适应新情况,转变思想认识。前几年,射阳县农村完中、中心初中和联办初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都是比照县初、高中,围绕升学率而“艰苦努力”。从领导力量,师资配备到资金、物资使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初中教育存在极大的弊端,就是被卷进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旋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爱农,逃避劳动,千方百计跳“农门”。据一所农村中学调查了解,在职业选择的问卷上,学生在“想当新一代的农民”一栏打勾的只占2.8%;在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问卷上,对劳技课感兴趣的只占7.3%。在对回乡毕业生为农服务的追踪调查中,发现有74%的学生不适应(主要是思想素质、劳动技能和知识结构不适应)。  相似文献   

3.
我们郭公庄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学生100%来自农村。由于前些年我们办学思想有偏差,学校办得没有生气,致使1982年初中毕业合格率只有12%。成了丰台区的“锅底校”。群众对学校意见很大,有门路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别的学校去读书,并吓唬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就让你上郭公庄中学。”全国教育改革的形势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改变现状。我们认识到,中等教育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一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农村中学也应完成这两项任务。然而,和城市相比,我们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农村中学的学生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较低。而我校1985年升学率只有3~4%。当时压力非常大,于是我  相似文献   

4.
坚持劳动技术教育是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劳动技术教育是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湖南省沅陵县教研室全杰当前农村初中最大的弊端,就是被卷进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漩窝,甚至不能自拔;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爱农,逃避劳动,千方百计跳“农门”。据一所农村中学调查: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85%报考中专,中等成绩...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社会上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当时我们想,我校是一所基础较好的普通完中校,如果高考升学率上不去,就会被认为是领导不得力,教育质量低,社会压力太大;我们更怕学校的牌子倒了,初中、高中的招生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们着重抓高中,尤其是把骨干教师全集中在高中毕业班。结果,高中毕业班加班加点,给学生“吃偏饭”,造成揠苗助长。初中教育被忽视,质量下降。如在1980年的一次期中考试中,仅初三年级一科以上不及格的学生就达77%,1981年这一届初中毕业生的及格率仅有18.5%,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留校重读。  相似文献   

6.
时下,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一些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对初中生和小学生中没有达到毕业会考及格成绩的,不允许其参加升学考试。这种做法带来了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不被允许参加升学考试的小学毕业生,无形中被剥夺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中有些缺乏上进心的学生重新成为文盲。有些学生靠家长说情走后门升入初中,背着“借读生”的思想包袱,加上个别学生的冷嘲热讽,使这些学生认为 “我是用几百元钱买进来的”,愈发自暴自弃,违纪现象增多,给接收学校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有些初中生,有时由于偶然因素,毕业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学校就一锤定音,不准他…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试行高中会考已有三年。三年来的试行情况怎样?概括地说,是成效显著,问题不少,日趋完善,前景乐观。一、云南省为什么要实行高中会考。云南为什么要实行高中会考,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省是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由于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城市就业机会较少,而农村学生又一心想跳出“农门”,所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很严重。我们实行高中会考的着眼点,就是要采取必要措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纠正、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云南的实际情况是:每年小学毕业生能够升入初中的学生只占60%多一些,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入高中的只占40%左右,高中毕业生能够升入大学和招收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低,辍学率不能有效地控制,毕业生缺乏技术与职业能力;普通中学名谓担负着升学就业“双重任务”,实际上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几年来,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只有40%,有600多万人需要就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只有20%,有将近200万人需要就业。两项合计每年有800万人进入劳务市场,而这些人缺乏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教育》2004,(3):26-29
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有这样一所中学:在读的3200名学生中,有80%来自施教区以外的全国各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纷纷托关系、找熟人,为的是把自己的子女送进这所地处偏僻乡村的学校。初中升高中考试,该校毕业生升学率连年达100%,其中70%被所在地省级重点中学录取。这便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闻名遐迩的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和经济建设相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不明确;二是教材和课程设置不适应;三是因为目前存在着“三大差别”。这就迫使各级学校领导和教师,身子围着毕业班,眼睛盯着升学率。然而每年各级学校能升学的学生有多少呢?据我县近几年统计,小学50%左右;初中10%左右;高中15%。  相似文献   

11.
所谓“升学率”,就是指毕业后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升学率”这本是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统计学上最普通、最常用的一个数字和概念。如今却成了学生和家长、教师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非常关心的大事。它已经牵动着整个社会,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四化”的成败。事关重大,值得深思。 由于“升学率”的高低一度成了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不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初中学生流失率在3%以下,这是农村实施“普九”的基本条件之一。去年,我县初中学生流失率已降至2.1%,流失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近50%。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想尽千方百计,花了不少力气的结果。 我们县有38所初中、4所完中,分布在14个镇,共有初中生21871人。由于各方面原因,1988年的初中流失生人数是844人,流失率为4.9%。这个数字,使我们感到震  相似文献   

13.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造发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能力,是学校培养跨世纪高科技人才的基础性环节。当前,这一工作在城市中小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农村学校,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成了“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在当前的农村学校,“升学”被大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是跃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一些教师被迫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被迫追求高分数。为了考个好分数,为了在中考和高考中取个好名次,一些教师只能沉溺于题海战术中,都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辅…  相似文献   

14.
普通中学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和为社会培养劳动后备军的双重任务。但长期以来在普中后一任务不被重视,没有落实。从全国来看,目前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不到40%,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还不到30%,就是说有6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要通过各种途径走上工作或生产岗位。这些毕业生,如果缺乏就业准备,或依靠就业后再培训,将会在财力、物力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巴彦港镇是巴彦县的“袖珍型”小镇,每年应届初中毕业生60人左右,除其中10%的人升入高中、中专外,大约有50多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加入农民行列。这些回乡知青三五年后,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思想趋于半成熟,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特别是农业生产知识和从事多种经营的本领。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搞好普教与成教的衔接,解决“空白期”教育问题,尽量缩短他们成为新型农  相似文献   

16.
我校前几年是一所生源较差的“收底”校,当时的学生有“三差”.即非智力因素差,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随波逐流型”或“混日子型”。那时,由于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采取大面积留级、挤走后进生等办法,造成不良后果。领导怨老师,老师怨学生,学生怨学校,师生关系紧张,学校与家长关系疏远。1985年初中毕业生的毕业率51.67%,升学率34.44%。近两年来,学校从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入手,明确一般中学培养目标,重视“师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善师生关系,广泛开展“三学”(爱学、学会,学活)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势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提出“教育是振兴国家、繁荣民族的根本”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更加重视教育,把“人才开发”作为实现经济起飞的一翼,采取有力措施,使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现有小学24700多所,初中10700多所,高中5000多所,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也基本上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1981年初中毕业生为167万多人,升入高中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共有158万多人,升学率为94.3%;高中毕业生为142万多人,升入大学和短期大学的为52万多人,升学率为36.8%,其中东京都升学率更高一些,占60%多。这在发达国家中,均居先进行列。最近文部省又提出,“要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  相似文献   

18.
对于厌学原因,我们设置了四个选项,可多选,结果认为家庭压力太大的275人,占36%;认为学校压力太大的328人,占428%;认为社会压力太大的180人,占235%;认为学习有困难的402人,占525%。由此可见中学生减负刻不容缓,撇开社会压力不说,家长的过高期望、学校的“严格要求”,使得他们很难领会读书的乐趣、上学的乐趣,至于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就不难推断。同时,525%的人认为学习有困难,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现在不少初中毕业生还不能全面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即使他们能顺利进入高一…  相似文献   

19.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还远远没有肃清。我们现在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允许多数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高中毕业生都升大学。而许多家长把子女升学做为谋求职业的出路。所以,当前社会上仍有认定孩子唯有沿着“升学”这条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公社张顾、印院、周庄三所民办初中,近二年的流生有一百五十多人。今年春,印院初中六个班只剩不到二百个学生。流生为什么这么多?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一些干部、社员。他们一致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中学的毕业生没有办法为农业生产服务。由于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忽视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加上部分师资水平不够,教学质量不高,以致大部分学生毕业回乡后,一不懂科学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