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客气地说,我觉得黄永玉这个老头实在可爱得很。我甚至感到,这老头子就是做我爷爷都挺合适的。多么有意思的老头啊!他的一张咧嘴傻笑的照片在《黄永玉散文》集子的第一页上端正地摆放着。我拿着那本书看了无数遍,总觉得那张照片应该扭  相似文献   

2.
陈仓筛 《学语文》2014,(1):53-54
中国人知道黄永玉的不多,中国知识分子中知道黄永玉的也不见得很多!而年轻的中国人中知道黄永玉以及黄永玉人生经历及其辛酸苦辣的人又能有几个?所以,当我看到这本《比我老的老头》时,情不自禁为其封面简单而不失古朴的装帧吸引了:所以。当我翻看扉页看到扑面而来的先生自画像《狗不厌家贫女不嫌爷丑》时,内心也不由地溢满了喜感。在此之前,我对黄永玉老先生的了解,也仅限于“画家”、“湖南风凰人”、“沈从文表侄”等符号,而并不知道他的诗、他的杂文、他的小说,更不懂得他的文字背后那种娓娓道来的散淡和散淡背后深切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3.
不客气地说,我觉得黄永玉这个老头实在可爱得紧。我甚至感到,这老头子就是做我爷爷都挺合适的。多么有意思的老头啊!他的一张咧嘴傻笑的照片在《黄永玉散文》集子的第一页上端正地摆着。我拿着那本书看了无数遍,总觉得那张照片应该扭歪一点。因为当黄永玉突然变得严肃、端正,连发言都要写稿子的时候,他简直就不是黄永玉了。我从来都不否认有“天才作家”这一说,但绝对不是韩寒先生那一型。我心中的天才作家,首先要无师自通,他的丰富知识和深刻思想都来源于他自己的阅读和思索,其次,他要有丰富的阅历,因为对人生的感悟会使他写出来的东西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人知道黄永玉的不多,中国知识分子中知道黄永玉的也不见得很多!而年轻的中国人中知道黄永玉以及黄永玉人生经历及其辛酸苦辣的人又能有几个?所以,当我看到这本《比我老的老头》时,情不自禁为其封面简单而不失古朴的装帧吸引了;所以,当我翻看扉页看到扑面而来的先生自画像  相似文献   

5.
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如果说是"看"完的,不如说是"读"完或者"听"完了的,每个字都有声音。读黄永玉文章的人都知道,黄永玉爱讲故事,而且讲得漂亮。  相似文献   

6.
大画家黄永玉曾住在一间四周封闭的旧房子里,四壁无窗,一走进去就有一种压抑感。然而,黄永玉笑哈哈地拿出一张白纸画了一扇窗户,贴在墙上,他顿时觉得屋内一片生机,阳光在心头流淌着。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那年,我教的班级是学校最差的一个班,我感到很无奈,但教师的职责使我还得努力去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6月13日,艺术大师黄永玉驾鹤西去,这位享年99岁的老顽童,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皇皇14卷《黄永玉全集》等美术和文学作品外,还有许多愉悦人心的睿智妙语: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他的幽默艺术。自夸某年,黄永玉应邀在《黄永玉全集》首发式上发言:“可能是我年纪大了,湖南画画的没有比我老的了,所以就给我出这么一本书,我也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要出这么好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8.
品读     
<正>"不管我多么严肃,人还是叫我猴子。""别管螃蟹怎么走,记住自己怎么走就行。""我顺利地爬上树,却总是狠狠摔下来。"——这是黄永玉先生《给孩子的动物寓言》一书中《猴子》《螃蟹》和《黑熊》中的句子。黄永玉先生用独到的绘画语言,呈现给孩子们可爱萌趣、灵性十足的动物形象,寥寥数笔,惟妙惟肖,借此照亮孩子们的心灵,给他们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9.
喜欢黄永玉,不仅仅因为他的画,更因为他的"可爱". 黄永玉自称"时尚先生",不好酒,但嗜烟如命,烟斗须臾不离身.去年央视的艺术人生栏目,专门请黄永玉和郭敬明做了一期对话节目,看到黄一身潮人装扮亮相,我不禁为他击掌叫好.  相似文献   

10.
黄永玉是我喜欢的老头,用王小波先生的话说,我们是一头的。要是早20年,我也要去做他的“忠实喽啰”(黄永玉语)。只是如今我这把年纪,喽啰是当不像了,黄老头今年整80,恐怕也早没有了当孩子王的兴致。80岁,算是个  相似文献   

11.
画家黄永玉说:"一次我在巴黎写生,一位年轻的法国女士微笑着跪在我背后看我画画.  相似文献   

12.
<正>一、黄永玉技法互文研究黄永玉在版画绘画过程中,所运用的画法多为折支式,用排笔大块面地刷,在水墨技巧一块,则突破运用毛笔的中锋运笔。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留白,黄永玉在空间布局上可以说是密不透风,整体的色彩接近油画,用"西式色彩"写意,画风更接近西方,可以说黄永玉的画是现代性,或者说是当代性的。黄永玉的小说《无愁河》在叙述时间的运用上是传统的历时性,但整部小说找不到明朗的主线情节,情节的淡化在《无愁  相似文献   

13.
《黄永玉大画水浒》,黄永玉著,作家出版社,2002.8初版,38.00元。有人认字认半边,把“水浒”读作“水许”,特可爱。那么,手边的这本书,就该是“黄永玉大画‘水许’”。“水许”一书,我是在不该去读的少年时所读,因此印象深刻,每每梦见。书中的棒打老虎,杀人越货,百种兵器,几般妖术,另包括浪里白条与神行太保,蒙汗药与食狗肉,一律令我神往。后来流行“批林批孔批宋江”,自发地又读一遍,又看出妙处多多,可惜读着读着仍把宋江给忘了。“水许”这部书,可画的太多了,什么做人肉包子,醉打山门,抡起斧子排头砍去,三打祝家庄,均不失为绝妙的题材。热…  相似文献   

14.
趣记黄永玉     
正黄氏开场白一次,黄永玉做客郑州某书院,与中原贤哲进行一场艺术对话。头顶黑毡帽,身着灰西服,内穿花格小衬衣,嘴里衔个大大的烟斗,一副法国后现代主义绅士派头。先睹黄永玉的外表便知其魅力独具,后听黄永玉的谈话便知其空灵大方。其幽默源于大智慧,其大智慧又是凤凰(湖南故乡)、北京、香港三地人文的"配方"。黄永玉的开场白很特别,不信你听:"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见之下,雷从耳出。"别人口中的恭维话,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大师级的画家,黄永玉创作了很多经典之作,其画作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在评论黄永玉的画作时,有些评论家给黄永玉的画作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对其画作的寓意进行了高度的阐释,认为黄永玉在创作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育(上)》2013,(21):159-160
“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日前将在广州图书馆举行,这也是“我的文学行当”全国巡展的第二站。展览总策划李辉说,之所以命名为“文学行当”,是因为黄永玉先生“他是画家,同时也是创作丰富的诗人、作家,只是他的美术影响盖过了文学。黄永玉一生的创作,是‘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黄永玉 《新读写》2013,(12):6-7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是著名艺术家黄永玉重新修订和续写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上世纪40年代即已动笔,历经动荡的岁月,几次停笔.至作者八十多岁始得以续写现在完成的第一部《朱雀城》,以率性、生动的笔墨,记叙了黄永玉从凤凰开始的漂泊人生和他刻骨铭心的故乡记忆正如黄永玉自己所言:“如我这般的生活,没有人经历过,相信尤为引人注意它是部很好玩的小说,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路子对你说     
七八年前,在湘西小城凤凰的街头,我和同事们偶遇画家黄永玉先生。那个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身着橘色的衬衫,蓝色的牛仔裤,显得很年轻,很帅气!说80多岁的老人帅气,奇怪吗?我一直觉得黄永玉先生葆有顽童的心态,老了,也是个老小孩。他在回忆表叔沈从文的文章中写道,20世纪50年代初,他刚从香港回来,分  相似文献   

19.
著名艺术家黄永玉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已经写了十多年,中间数次停笔,作品的完成时日似乎遥遥无期。《收获》杂志从今年第一期开始以专栏形式首先连载《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黄永玉说:“小说写的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而非虚构。如我这般的生活,没有人经历过,相信尤为引人注意。它是部很好玩的小说,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那一年,黄永玉大师带着他饱经沧桑的心和撼人魂魄的画来到北京后,住在京新巷芥夫故居。这是一间搁置了许多年头的房子,四壁连一扇窗户都没有,一走进去就有一种压抑感。然而,黄永玉并没有厌弃这间小屋。他笑呵呵地拿出一张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