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选秀类、亲子类、益智类、婚恋类、歌唱类等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但多为国外引进或相互模仿,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由此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喜剧真人秀节目在众多真人秀节目中冲出突围,赢得了众多受众。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理论、受众即市场理论,探究喜剧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历时两个月的龙视观众节期间,黑龙江电视台七个频道、网络电视台、导视频道等举办七十余个大型活动,突出"开放、融合、参与、欢乐"的主题,充分尊重广播电视受众的主体地位,请观众参与,为观众办节,开门办媒体。  相似文献   

3.
10年来,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占据着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形态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受众心理的变化,新媒体的流行中不断进步。本文就以中国内地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为例,采用社会学、传播学理论基础,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并为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提供一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李天甲 《今传媒》2014,(1):123-124
10年来,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占据着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形态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受众心理的变化,新媒体的流行中不断进步。本文就以中国内地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为例,采用社会学、传播学理论基础,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并为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提供一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甘露 《东南传播》2011,(7):138-140
本文对《潇湘晨报》近年举办的十届读者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具备如下特征:效果上,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管齐下;时间上,整个读者节呈现出连续性、渐进性和针对性的特性;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形式上,其是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模式的创新。另外,读者节注重多种资源的整合,不断使自身成为拓宽报纸新闻来源、丰富报纸新闻报道的强大力量,并在湖南市场成功树立品牌形象,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文章通过揭示其特征规律,力图对其他传统媒介的发展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由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新闻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受众研究的命题也被提上日程,成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本文拟对10年来的受众调查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及省视。一、改革开放时代的召唤受众(audiece),是一个集合概念,指一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信息的人。尊重受众,服务受众,是社会主义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优良传统,是新闻、广播、电视界义不容辞的“天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广播、电视机构里,无不设有专事受众工作的部门,由专人接待受众来访,处理受众来信.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吸引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壮大通讯员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受众调查,倾听受众意见.并将受众意见视为“有价值的指示”,作为改  相似文献   

7.
高杰 《采.写.编》2020,(1):173-174
天猫"双十一"晚会自2015年开始举办以来,不仅成为启动"双十一"购物节的重要仪式,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存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把娱乐、文艺、消费、广告结合在一起,致力于打造极致狂欢与深度共情,刺激受众在仪式的参与中找到情感归属,同时进行多样化的品牌推广,激发消费欲望,诱导消费行为,培养人们对"双十一"购物节的文化认同和消费习惯,最终实现其商业变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歌唱类综艺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节目制作水平和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优质的原创节目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和支持.文章以北京卫视推出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为例,从节目形式、选手选择以及受众心理等方面剖析了其成功的原因,并对我国歌唱类综艺节目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大型节会比比皆是,一些大型节会尤其是世界性、国家级的节会往往会成为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报道重点。虽然节会的内容不一、形式各异,但是其内在的规律基本相似。如果对这些规律加以研究和把握并用其来指导大型节会的报道,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大型节会前(将来时)。这个阶段的报道应将重点放在宣传节会举办意义、预报节会主要内容、展示参会者风采方面。如果受众对即将举办的节会常识知之甚少,则还要兼顾节会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鹏 《传媒》2012,(5):67-68
随着世界各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愈加显示出其重要影响。媒体的巨大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带来了因媒体报道引发的矛盾纠纷,一些新闻当事人或受众认为媒体报道存在瑕疵、失实、不公正之处,又或侵犯了  相似文献   

11.
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如何找准痛点,搭建平台,重新建立与受众之间的连接,关乎媒体融合的成效.作为武汉解放后的首份党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在创刊68周年之际,通过举办读者节的方式,向社会展示了融合发展的最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顾名思义,现场新闻指的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根据第一手材料所写成的新闻。它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可以把受众“带到”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因而,自从中宣部在去年10月重新提倡采写现场新闻,并委托中国记协举办首都部分新闻单位“现场短新闻”大赛以来,更多地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欢迎和青睐,也更多地受到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和研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新闻事件发  相似文献   

13.
欧洲和亚洲的媒体市场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这就给内容管理和传播推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双方的广播公司能够通力合作,将大大推动内容生产的品质和效率,对媒体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也大有裨益。来自梵蒂冈、蒙古、意大利、斯里兰卡等国的业界代表和欧洲广播联盟、国际广播电视联盟等组织的负责人结合各自国情和工作实践,探讨了欧亚媒体合作首先要了解彼此的运作模式,通过一些培训或共同制作歌唱节、戏剧节、儿童节目等形式实现欧亚各国媒体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2月1日至10日,扬子晚报举办了为期10天的第二届读者节。与1998年10月举办的首届读者节相比,第二届读者节,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举办地点上呈现南京和全省各省辖市全面联动的局面,活动内容的丰富也将报社对读者的服务引向了深入。据统计,10天内江苏有近百万扬子晚报的读者参与了读者节的20多项各类活动。从读者节后信息反馈来看,很多读者对扬子晚报举办读者节给予了肯定和好评,并认为读者节并不是仅仅图个热闹的形式,而是在内容上下了不少功夫,让读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和享受;同时,举办这样的读者节,也使扬子晚报这一…  相似文献   

15.
受众调查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受众调查给广播电视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它能帮助大众传媒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帮助广告客户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并使电台、电视台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调查是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受众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得到传播研究者的重视。受众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领域之一。收视率的作用日益凸现收视率多年来一直被作为评判电视节目好坏的重要标准,各国电视机构非常看重收视率。西方国家商业电视网,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招拖大量广告,赢得…  相似文献   

16.
马琴 《新闻前哨》2013,(3):88-89
媒介融合使得受众身份发生了改变,而这主要源于受众话语权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受众的选择范围、参与程度都逐渐扩大和增强。由于网络、智能手机让受众有了更多参与的空间,给电视媒介增添了不小的压力。针对目前媒介融合的新形势,许多电视节目已改变了以往的宣教模式,增添了更多与受众接触互动的环节和内容,使得受众不仅可以和媒介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了节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受众权益?本文介绍的受众权益,是大众传播学者出于理论表述的需要专门构造的一个学理性的权益概念,而非立法机构正式启用的法定权益类称。在传播学研究中,受众权益概念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受众权益仅指社会成员作为大众传播的受传者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例如报纸读者的权益、广播听众的权益、电视观众的权益等,都属于狭义的受众权益范畴。广义的受众权益则不仅指社会成员视听阅读大众传播的权益,还包括社会成员以其他方式享用大众传媒资源——比如利用传媒表达意见、发布广告,有偿或无偿点播传媒节目,参与传媒举办的各…  相似文献   

18.
<正>用电视荧屏呈现比赛的种类有很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舞蹈比赛、厨艺大赛、相声小品大赛等等。但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最大量的引发观众参与性的莫过于歌唱比赛。从建国之初的文艺节目调演,到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两年一届的青歌赛,再到歌唱比赛的最高奖项——金钟奖。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往往能够一夜成名成为歌唱舞台的佼佼者,很多人都把这个比赛场当成了走进艺术殿堂的练兵场,当今歌唱界的大腕如宋祖英、阎维  相似文献   

19.
在2002年我们开办了《生活直通车》栏目,这个栏目一改过去栏目的风格,大胆起用新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赢得了观众,收视节节飙升,好评不断。总结这些年办《生活直通车》栏目的成败得失,我觉得办好服务类栏目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这样才能办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栏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许静 《编辑之友》2011,(11):53-56
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电视节目创新是指电视传媒在特定的产业环境中出于对目标成长绩效的追求而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电视节目,或对现有电视节目实施改进的行为过程。节目创新是个系统过程,就微观层面来说,受众、播出平台、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