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王洁 《青年记者》2013,(20):128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艺术遭遇困境,有的甚至濒临失传。探寻传统戏曲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保护与发展之道,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质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当务之急。电视戏曲节目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它运用电视技术的手段,突破了戏曲舞台艺术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对文艺的欣赏情趣和审美意识发生了急剧变化。古老的戏曲艺术面临众多艺术形式的严峻挑战。广大青年朋友热衷于通俗歌曲以及其它艺术样式而疏远戏曲。人们在为戏曲的前景忧虑。当代,各种通俗艺术正朝着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我们戏曲广播工作者能否解放一下思想,在继承和发扬戏曲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借助一下歌曲的优势,架起一座使青年朋友能够接近戏曲殿堂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民族性格独树一帜,在世界上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三大戏剧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一方的艺术结晶,它最集中最鲜明地呈现出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性格、韵味和情趣美。广播戏曲随着戏曲艺术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目前正面临着当代审美情趣、审美意识的抉择。广播戏曲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固定样式与新内容之间出现哲理矛盾,必须从美的本质进行思辨方能认清主流与支流。广播戏曲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戏曲孕育、发展、成熟过程中,构成了戏曲观众审美心理中以善美合一为主导的稳定的定势,且具有极强的传承性.但在戏曲观演双方的互动演进中,戏曲观众相对稳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着变化,进入新时期以来尤为显著.但这种变化又是渐进式的,"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民族性审美心理定势.在经济因素的介入下,讲究表层感官享受和内在文化品位相结合的审美风尚逐渐形成主流,因此,精致典雅的舞台风范和全面细致的宣传策划,是当下戏曲在都市生存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音乐文献呈现的特征,论述了音乐文献整理的内容,从中可以具体感受其群众艺术审美习惯和情趣变化,成为后人重新认识历史的一个重要捷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音乐文献呈现的特征,论述了音乐文献整理的内容,从中可以具体感受其群众艺术审美习惯和情趣变化,成为后人重新认识历史的一个重要捷径.  相似文献   

7.
<正>古典主义时期,人们的音乐艺术审美视角和艺术情趣都发生了转变,音乐由复调向主调音乐转变,但此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不断创新,使钢琴制作技术得到巨大进步,欧洲的音乐风格呈现多样化、严谨性、清晰而平衡的特征。同时,诞生了键盘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等重要的音乐体裁形式,对此后的音乐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回溯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风格对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传统中国园林,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即明代。明代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阶段的变化也发生着审美情趣的嬗变,同时也见证了明代的兴衰。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久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人们欣赏情趣的转换,古老的传统戏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疏离了当代观众,这也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戏曲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就成了戏曲工作者面对的历史使命和许多同行们思考、实践和探索的课题作为电视台戏曲栏目的编导,除了考虑上面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需要面对,这就是如何凭借电视屏幕这一现代传媒为当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搭建一座走近戏曲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视听高度发达的感官时代,艺术的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愈来愈多的直接作用人感官的各类艺术形式铺天盖地,挤压着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 近些年,作为传统艺术代表的戏曲的演出和播出与其他艺术形式及娱乐节目相比已明显趋于弱势,尤其是年轻的戏曲观众和听众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1.
林艳 《东南传播》2012,(12):160-161
自影视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伴随其中,它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就是配合故事情节,更好地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渲染场面气氛。随着影视的发展进步,音乐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视。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导致影视音乐创作的专业化,一批专门的影视音乐人也应运而生。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人类情感宣泄和表达的媒介。虽然音乐在影视中是作为"配角"而存在的,但在剧中恰当的时候出现,作为激起情感、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它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当影视剧中运用音乐之后,影视剧由原来的纯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表现剧情和表达情感是影视剧的两个最重要基本功能,影视音乐除了配合故事情节,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渲染场面气氛的基本功能外,它还有审美、叙事和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的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杨琪 《海南档案》2010,(1):25-26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时代民族的文化水准和精神,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艺术档案记载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当地音乐艺术的特色是党和国家宝贵艺术财富。做好音乐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我省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除旧布新的时代。现代化的推进和渗透,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随之,群众由原来封闭型的大一统审美趋向,转呈为放射性、多层次、多触角的审美裂变。各种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受到时代浪潮的洗刷和陶冶,不断分化、聚合、蜕变、衍生。于是有的艺术步入了危机性的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百种曲(九卷本)薛若琳、王安葵等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戏曲发展的崭新阶段,生生不息繁衍传承了800年的传统戏曲,进入了一个全新而异质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其问有着时代要求和社会思潮的变迁,有着民众审美需求与欣赏趣味的转换,也有着不同时期人们对戏曲的不  相似文献   

15.
电视已然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趣,构建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引领着社会时尚和审美潮流。电视具有自身的审美特性,本文对电视审美的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儿童文学要研究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学名著(包括儿童文学名著),不仅仅属于时代、民族,也属于全人类。它们所蕴含的客观真理和生活经验,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永远感动着世世代代人们的生命。虽然它们部是作家对所处时代之具体生活有感而发的作品,但它们所具有的巨大艺术概括力量、丰富的内在实质和潜能,都有着超越时代的永恒的意义,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人是一种精神文化动物,人的精神生命中不可能没有文学的滋养。时代再变,世界再变,人的一些最根本、最恒久的东西不会变。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应当“以不变应万变”,去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此前没有的艺术大量产生,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也在发生着变革。其中,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就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式,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含义和类型,使其审美和内含表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改变了人们对视觉艺术的认知和期待,这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本文旨在分析新媒体时代中的视觉传达艺术的意义,探讨新媒体和传统的视觉传达艺术的碰撞和融合,结合两者在现实中的应用,为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其建筑风格的美学也影响着公众对图书馆的认同.图书馆建筑所展现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反映了时代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价值,应该说是一切艺术的核心与灵魂,电视纪录片也不例外。特别是电视艺术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综合体现,更复合着文学、美术、音乐等可供多元化开拓的审美空间,这就意味着它拥有着比其他单一艺术门类更加丰富的审美内涵。那么,纪录片应遵循怎样一种审美取向呢?“把握情感节奏,释放人文关怀,” 应是电视新闻纪录片追求的一种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0.
于伟丹 《大观周刊》2012,(21):254-255
艺术需要将流行音乐等音乐欣赏引进课堂教学,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