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说自己很“忙”,却又在抱怨自己一无所获。其实,在教学中,你如果能多一份耐心,学会等待,课堂会有预想不到的精彩。一、铃声响后,等一等铃声响后,当我们踏上操场的一瞬间,学生还没有走出课间亢奋的状态,或者还有几个学生因为课间发生的小事还在争论……此  相似文献   

2.
孟文砚 《体育教学》2012,(10):24-26
目前,我们正在学习和落实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当我们“走进新课堂”的时候,才可以说“走进了新课程”;当我们通过“新课堂”来展示“新课程”的时候,才可以说真正实施了“新课程”。我认为这个“新课堂”首先应该是有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必须既爱教育,又爱学生;既搞好教学,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要育人。必须充满爱心,充满着期待,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充满着爱和期待中受到启发和鼓舞,产生无穷的前进的动力。下面将列举几种文明期待用语。请大家在工作中不妨试试。一、信任式期持l)“你能行,加把劲。”2)“老师相信你。”3)“别紧张,老师帮助你。”4)“从你的眼中老师看到了希望。”二、安慰式期待1)“你的失误不要紧,谁能够保证每个动作都很完美呢?老师的示范偶尔也会失误的。”2)“你们的错误动作中有我的一半,让我们来共…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总统约翰·柯立芝发现,他的女秘书虽然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错。一天早晨,当这位女秘书穿着漂亮的衣服走进办公室时,他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衣服真漂亮,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听了喜形于色。柯立芝接着说:“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再出错。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体操垫上组合动作测试课。十八号,一个单薄、瘦弱的女孩战战兢兢、怯怯生生地走到垫子前、满面绯红、一副很难过的样子。“同学们掌声鼓励某某同学好吗?”掌声中,你抬起了头,眼睛转向了我,目光里充满了犹豫和顾虑,仿佛在说:“老师,我行吗?”,我微笑着肯定地点了头。“扶垫、低头、滚翻……”身体虽不平稳,甚至有些东倒西歪,但总算把一套组合动作完成。我又向你伸出两个手指,做了一个“V”样,你感激地笑了笑。下课铃声响,你缓缓地走到我身边,涨红的脸低垂着,愣呆了半会儿猛地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想……让我下节课再做一遍,好吗?”我惊呆了,不,我是感动了。  相似文献   

6.
雀跃的高跷     
如果当你得知,呈现在你眼前的这套又酷又辣的弹跳器的设计原型——是我们的老祖宗在庙会上玩上了千年的高跷演变而来,你会不会把 有种惊异感。“弹跳高跷”就是它的新名字之一。  相似文献   

7.
1.举球比快目的: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及注意力。方法:每人手中一个小皮球,颜色各异,当学生听到老师说到哪种颜色时,手持哪种颜色小皮球的同学迅速把手中的小皮球高举过头顶。如教师说“绿色”,手持绿颜色小皮球的同学把手中的小皮球高举过头顶。建议:(1)教师在器材的选择上,尽量不要只选一种颜色,可以各种颜色互相搭配;(2)可适当增加难度,在说到哪种“颜色”的同时,可规定学生必须用哪只手持球。如“右手、红色。”2.随机分组目的:增强学生间的配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与你手中小皮球颜色相同的其他小朋友,并…  相似文献   

8.
梁奕 《当代体育》2009,(2):70-70
你说你是《当代体育》的忠实读者,有何为证?我们不说空话,只办实事,把你的《当代体育·足球版》收藏亮一亮让大家看看,然后通过读者投票选出每一期的冠军成为本月的“当体收藏之星”,届时冠军将获赠精美礼品,还等什么,赶快亮吧!  相似文献   

9.
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盛杰  包云 《体育教学》2013,(11):78-78
你抓我救 游戏做法与要求:每组指派或推选一人为“抓人者”,其余同学为“被抓者”。“抓人者”设法追赶,而“被抓者”用躲闪或快速奔跑的办法千方百计躲防,实在难以逃脱时,可立即作出一武术动作,表示安全脱险。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王章明 《体育与科学》2004,25(2):75-77,80
在体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已不能涵盖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解读为“体育素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只能落实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原则层面上,不能作为教学目标的本身;体育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运动技能学习,并为健身奠基;“终身体育能力”不等同于终身体育锻炼,其有机构成是运动欣赏力、健身评价力、运动参与力。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2013,(3):20-20
“看春晚,不如看春晚吐槽”、“春晚你不懂爱,让王力宏和李云迪的表演隔了18个节目”等段子在除夕夜蹿红网络。当你吃着饺子唱着歌,听冯巩说“瞧瞧人家叶诗文,十年前还上幼儿园呢,十年后就拿了世界冠军”,你是否还能想起当年在春晚里被拍卖的施拉普纳大爷的白发,是否还记得“什么运动最揪心”的答案?来温习下曾在春晚里被歌颂、被嘲讽的体育style吧。  相似文献   

13.
苏锋 《体育教学》2002,(2):56-56
一、刮风、下雨、出太阳游戏方法: 根据学生人数在操场上划一个半径6~8m、一个半径2~3m的同心圆,并在大圆上均匀地划上8段圆弧,如图1。用不同颜色写上风、雨、太阳字样。全体同学分散在圆内,听老师口令。快速反应。如:“刮风”——马上跑往四个写有“风”字的区域“避风”;“下雨”——立即跑去“雨”字区域“避雨”;“太阳”——跑回太阳中心“拥抱太阳”;“阴天”——在空白处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不经意间“一线话题”栏目开办已三年了。当我们忙得忘了“自己”的“生日”时,老师们想起了我们!当看到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来稿时,我们感到激动、感慨,更多的是责任!为了让大家“监督”我们不忘“我们的栏目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一定要做最努力的!”诺言,特发表三篇文章,自我“吹捧”一下,让我们栏目组记住大家的一片真情!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地为老师们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点子下载:下载众人智慧提高教育艺术当把这篇文章定名为《“惩戒”——爱你没商量》时,我面对电脑屏幕不禁得意地笑了出来。是的,在一片赏识教育声中,“惩戒”似乎成了禁土,可是在我的教学教育中,“惩戒”却无处不在,我是一个爱“罚”孩子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试论体育教学的效益与“过度教学”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落实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体育教学的效益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 完善和健康发展的,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改善教学环境,消除“过度教学”现象是当 务之急。现行体育教学“过度教学”现象主要有3种情形,即:(1)体育课中内容上的“过 度教学”现象;(2)过多的动作技术环节教学;(3)不恰当的批评和赞赏。本文针对体育 教学“过度教学”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消除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不经意间“一线话题”栏目开办已三年了。当我们忙得忘了“自己”的“生日”时,老师们想起了我们!当看到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来稿时,我们感到激动、感慨,更多的是责任!为了让大家“监督”我们不忘“我们的栏目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一定要做最努力的!”诺言,特发表三篇文章,自我“吹捧”一下,让我们栏目组记住大家的一片真情!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地为老师们服务!  相似文献   

18.
何阳 《体育教学》2002,(6):31-31
在学校体育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常遇到学生学习态度“冷”与“热”的“病症”。这时,我们常能观察或觉察到学生对所练习的项目内容,有的是热情奔放,有的积极认真,有的表现冷淡、缺乏主动积极性,有的则表现胆怯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望”诊与“闻”诊直接得到的学生外显性反应;接着,教师通过询问某些同学关于练习的意见,了解练习是不是适宜、难度是不是太大,或者练习设计的形式是否合适,以及身体感觉如何等情况,这便是“问”诊了;至于“切”诊,则是当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上前把住同学的脉搏,测量同学的心率次数,以便了…  相似文献   

19.
<正>“游戏开始了!”哇,好像有些太过了,学生兴奋得过了头,有的扯着嗓子喊加油,有的笑得前俯后仰,还有些离开队伍扭起“秧歌”,整个操场一下子“煮沸”了。即使老师这时有事要说,孩子们也是充耳不闻,你说你的,我玩我的。于是,我们很多老师要么声嘶力竭地大  相似文献   

20.
沈育 《体育教学》2001,(4):44-44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快速跑起跑动作时,如何发令?”我随口答道:三个口令——“各就位”、“预备”、“跑”。那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后,摇了摇头。正当我感到莫名其妙时,他又对我说:“你仔细看一看初一的体育课本吧”。我拿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