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经过众多学者几十年的努力,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新编《全唐五代诗》即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从乾隆四十五年(1706年)《全唐诗》编撰成书,至今已经300多年。伴随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原书缺憾与疏漏已不容回避。新编《全唐五代诗》就是弥补其美中不足,出版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全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  相似文献   

2.
日本市河世宁(1749—1820),江户时代后期著名汉学家,曾于日本文化元年(1804),搜集《全唐诗》未收作品编成《全唐诗逸》三卷,据《千载佳句》、《文镜秘府论》、《游仙窟》等中日古代文献所录唐诗,补进72首作品及279个句子,作者128人(其中82人不见于《全唐诗》)。其《全唐诗逸》于清代嘉庆间传入我国,鲍廷博将其收入《知不足斋丛书》,现附录于中华书局校点本《全唐诗》卷末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全唐诗》末,这是市河  相似文献   

3.
《全唐诗》纂成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当时由于急于求成,时间仓促,因而存在不少错误遗漏。《全唐诗》问世后数十年,日人上毛河世宁即辑有《全唐诗逸》三卷。解放后,《全唐诗》的整理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出现了许多匡误、辑佚之作,而其中尤以《全唐诗外编》(中华书局八二年出版)所收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先生《全唐诗续补遗》成绩最著。近年,陈尚君同志在《全唐诗外编》所辑之外,复成《全唐诗续拾》六十卷,并  相似文献   

4.
《云笈七签》卷九六有八首诗,部分或全部地在《孟东野诗集》、《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里出现。前人论证其中七首为魏晋时《南岳魏夫人传》的降真诗,有四首乃孟郊改作。本文在此成果基础上,指出这四首诗乃羼入《孟东  相似文献   

5.
张进英 《兰台世界》2013,(20):154-155
大型丛书的编撰,政府主导的编撰方法是其最终成书的保证。我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编撰正是这一编撰方法的成功典例。写作本文即是对《四库全书》的编撰方法做初步探讨,以期得出政府主导这一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段晓春 《图书馆论坛》2002,22(3):125-128
康熙“御定”《全唐诗》的一个重要工作底本即是钱谦益、季振宜所递辑之《全唐诗》,但秀振宜《全唐诗》是怎样内府的?其传本有几?然因文献难征,仍未得确解。本文利用新发现的史料考证了季氏《全唐诗》流入内府的几个重要环节,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语词通释》(以下简称《通释》)以《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中的口语疑难词的训释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史和诗文交证纵横两面切入,“力求通一代语词之衍变,究诗文之交通”,是断代语词训诂研究之专书。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立足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获取《全唐诗》中战争诗的相关数据,借助数字人文工具绘制《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社会网络图谱,旨在以可视化的方式清晰揭示《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社会关系,为人文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根据从《全唐诗》中筛选出的战争诗,从知识重组的角度出发,基于数字人文分析方法,获取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战争诗诗人的亲属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构建战争诗诗人社会网络,深入挖掘战争诗诗人之间的关系及网络特征。[结果/结论 ]对《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全局社会网络关系、核心群体及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学者进行战争诗诗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6年是《团结报》创刊60周年,为了纪念这具有意义的一年,经民革中央批准,决定将报社60年来的历史进行集中梳理,这便是《〈团结报〉60年》一书编撰的起因.受报社委托,笔者作为社史编撰工作的执行主编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在各方面通力合作下,前后历时一年多,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团结报〉60年》一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时空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与历史、文学领域研究相互印证,有助于相关学者发现新的研究线索,并为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使用计量统计方法与Q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析,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时空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对《全唐诗》贬...  相似文献   

11.
《永乐大典》卷2264载自居易《湖上春行》诗二首,有人断定其二为佚诗(见《文献》1997年2期童根羽文),其实不然。这二首诗均被收入《全唐诗》。第一首在卷443,第二首在卷446,只不过前诗题作《钱塘湖春行》,后诗题作《春题湖上》,仅有几字不同。可见二诗并非佚诗。《永乐大典》把二首诗作同一诗题下之组诗处理,《全唐诗》则作为  相似文献   

12.
清编《全唐诗》自问世后至今,对其阙误,前贤及时人已多有补正,笔者亦不揣谫陋,曾就一己所得撰《〈全唐诗〉、〈全唐诗补编〉订补》一文,今续有所获,匡补于此。《全唐诗》卷六○七郑仁表《赠妓命洛真》("巧制新章拍拍新"),题下引《北里志》:"洛真有风貌,且辩慧,时为席纠,善章程。"检孙棨《北里志》"俞洛真"条:"俞洛真有风貌,且辩慧……亦时为席纠,颇善章程,郑右史仁表常与诗曰:‘巧制新章拍  相似文献   

13.
高月 《新闻爱好者》2010,(1):152-153
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一书结构体例颇为独特。刘向在《说苑序奏》中明确交代《说苑》是由“除去与《新序》复重者”,把“浅薄不中义理,别集以为百家”而外的材料编撰而成。这说明,《说苑》取材的首要标准是要求有义理可观。《说苑》即是以义理为统辖,搜集那些可以作为依据的传说和故事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14.
既往对《本草图谱》的研究,更为关注的是其图像来源《金石昆虫草木状》,而忽视了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即图说文字的有无。这可能跟《本草图谱》的编撰意图有关。《本草图谱》的编撰,既为了区别于《金石昆虫草木状》,又为了区别于其文字主要来源《本草纲目》。《本草图谱》的编撰,兼具欣赏与实用的目的。但其图像与文字分属于不同的体系,造成二者的冲突,这可能是《本草图谱》最终没能完成的缘由。  相似文献   

15.
站成一棵草     
煦雅 《出版参考》2010,(2):37-37
星期天,一家三口逛新华书店,看到江湖夜雨的新著《昨夜闲潭梦落花》,封面注了句:“唐诗中被尘封的佳句”。翻开看,这些佳句都来自《全唐诗》。江湖夜雨在他的自序中说,他曾经做了个梦,梦中说他的前生曾在大唐盛世中生活过,所以翻开《全唐诗》,就如同和自己痴爱的人相拥。虽然家里早就有了套《全唐诗》,因为欢喜这个“大唐才子”,还是掏钱把江湖夜雨的新著背了回来。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明清之际的古籍的朋友们常常会见到一些“更”字。例如: 《全唐诗》附录《全唐诗逸·跋》:“日本去中华仅三十六更。”  相似文献   

17.
对《古今图书集成》一书中的一错三百年进行了披露。该书错记了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也去侍宴和诗,随之《〈全唐诗〉外编》与《〈全唐诗〉补编》、《中国古典诗词地名辞典》、《历代帝王诗词鉴赏辞典》四种大型资料工具书都沿袭其谬,说有宋之问去石淙侍宴和诗的错误。揭其错、证其伪,以免再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18.
段伟 《图书馆学刊》2011,33(6):25-27
通过对《全唐文》、《全唐诗》、《四库全书》、《文苑英华》等图书的剖析,进一步阐明了检索唐代诗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短序两首     
《唐诗百家全集》序《唐诗百家全集》是以李白、杜甫为首的唐朝一百位杰出诗人全集的汇编,一人一集,共一百集。一百人只占《全唐诗》作者的百分之三.诗却占了《全唐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囊括了唐诗绝大部分佳作名篇,也可以说是整个唐诗的主体。读唐诗者,拥有此编,无须他求矣。全集均据别集善本,无别集者据《全唐诗》,补遗辑佚,力求其全。分册略按诗人生活时代、创作流派、师友关系划分,但并不序齿,也不拘泥传统分期。如盛唐诗人,除李杜单独成册外,即以王孟和高岑为首,分为二册,并把以边塞诗负盛名的中唐诗人李益编入高岑一册  相似文献   

20.
《全唐诗》不全,因为是康熙皇帝钦定的大书,清代学者看出问题,也只能有“成书不说”之叹。日人上毛河世宁先有《全唐诗逸》,我国自3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辑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检唐诗编要辑佚,辑佚需要鉴辨,鉴辨需要考证。前些年我作《全唐诗续补遗补》,近几年作《全唐诗续拾辨证》,都是在时贤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微尽绵薄,做一些鉴辨考证工作。精音癸级》引姚叔祥语有“辑唐诗非裙采难,鉴辨难”的论断。其实辑佚已不易,鉴辨自然更难。凡是投身于此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考证虽然不易,但是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