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周人 《武当》2007,(4):40-41
孙少甫先生,河南心意派六合拳一代宗师,回族,河南省周口市人。他道德高尚,胸怀正义,功深技精,故在心意拳(又称心意门、十大形、六合拳、六合锤)门内声名显赫,然而讹传亦多。今将孙先生之生平事迹作一简介,以飨同道,并借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向往之情和崇敬之意。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15日下午,北风呼啸,细雨飘飘。2时左右,河南省中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华武藏》编导姜智先生率领摄制组如期来到河南邓州,准备拍摄马雷石先生的拳路器械。马石先生是河南心意六合拳的重要代表人物,继承了河南三脉四派的心意门技艺。  相似文献   

3.
吴宪民 《精武》2003,(1):48-48
刘娃,河南周口人,心意门弟子,精技击,尤擅头打法,其功夫老到,谈拳勇者莫不知之。刘娃少时在清真寺学教门源术,觉并无出奇制胜处,遂奔走江湖,遍访各地隐逸,但皆无所得,后受艺于娘舅于化龙先生,日夕演练不辍,拳械俱造其妙,与人搏能腾身飞跃于丈寻开外,疾如鹰隼,令人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4.
漫画天地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J叼。水A无回山西李建文作甲侣符真实,河南张晓侦作 A。erweMM(综酒点》江苏李力生作 甲《爷孙乐》宁夏刘昌海作漫画天地  相似文献   

5.
通风报信     
龙腾虎跃竞中原记首届全国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赵慧光 8月下旬的中原,酷热已渐渐消退,秋之凉意已悄悄而来。但在地处中原腹地的漯河却让众多武术爱好者们感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这就是全国首届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所带来的滚滚武术热潮。 “心意六合拳”又称“心意拳”。“心意把”,相传为宋名将岳飞所创,而据众拳家所考证,首传其拳者应为山西蒲州的姬际可先生。自心意六合拳传于洛阳马学礼先生之后,马师科技自珍,又恐传匪人,所以传人不众。其弟子又多为河南境内之口族子弟,因此,此拳后来又有“教门拳”之说。 如…  相似文献   

6.
心意六合刀     
朱伯伦 《武当》2012,(9):25-28
心意六合刀传统套路,由河南著名心意六合拳名家、漯河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漯河心意六合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李洳波先生所传。笔者多次与李洳波先生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共同认为,这套传统刀术套路确属心意门内之刀术。无论步法身法和刀法均未脱离"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六形(式)合一"以及"把把不离鹰捉,步步不离鸡腿"南派心意六合拳的性征和特点。正如李洳波先生所说:"朴实无华,简单易学。"笔者刍荛之见,该套刀虽然具备历来刀术的劈  相似文献   

7.
李国宪 《武当》2009,(3):36-36
尚学礼(1860—1930),经名阿卜杜,号“铁面月牙”(因先生面额有一月牙),河南省周口河西人(该地区分河西、河南、河北。河西是练习意拳的,乃买壮图宗师所传;河南、河北是练查拳的,乃袁长青所传,后袁氏又拜李海生传心意拳),伊斯兰学者,在心意拳界颇具影响且极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8.
文治禄  孙国梁 《精武》2010,(7):73-75
由一代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以下简称冯师)创立的“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元太极拳)以道家内功和中医经络学为基础,以陈式太极拳和心意六合拳为母,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混元太极拳”练功体系。混元太极拳突出体现了拳功一体、内外双求、性命双修、练法合道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水火居士 《精武》2008,(5):39-39
戴先师敏于习武.精祖传拳艺,晋、豫名师交结殆遍。尤擅河南李政所传心意拳术。后自出心裁.易李政“四拳八势”以“五行拳”  相似文献   

10.
牛撇捺 《收藏界》2010,(10):140-140
本刊编委朱世忠先生因突发心脏病于2010年8月5日下午18:00不幸在宁夏首府银川去世,享年仅48岁。朱世忠先生在世期间,曾任固原市作协原主席、宁夏期刊协会会长、宁夏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局办公室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1.
司朝英 《精武》2007,(10):25-25
在河南南乐流传着一支形意拳,这支形意拳被称为"河北派形意拳",是聂登山、马二先生传授下来的优秀拳种。恩师聂恩相先生,河南南乐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祖父聂登山(1889~1967年),早年练洪拳,是南乐一带有名的洪拳名手。其身材魁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09,(7):2-2
为感谢历代心意大德造成学业,欲使天下豪雄共仰高风学尊,分沾时雨教泽。《精武》编辑部主编吴宪民先生(水火居士)竭诚向海内外贤德君子解析秘传戴家心意拳学。诚望心志相孚之铁血男儿欢聚《精武》学堂,共研武学体用真谛,共创百年《精武》大业。  相似文献   

13.
洪均先生(1907-1996),河南禹县人。师从陈式太极拳大家陈发科先生,朝夕追随十五载,深得真传诀要。洪均先生生恪守师训,毕生致力于陈式太极拳的研究,弘扬,普及,推广,名满天下。历任山东省武术协会委员,济南市武协主席,济南武术馆高级顾问,山东大学武协顾问,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美国传统武术协会,美国华林武术总会顾问。  相似文献   

14.
朱伯伦 《武当》2010,(9):19-21
清代乾隆年间(约1750年),河南陈家沟陈品三家藏秘传心意六合拳《三三拳谱·十大要序》中记载:“拳之类不同,其端不知创自何人,唯枪法出于山西龙凤(峰)姬先生。先生明末清初人也,精枪法,人呼为神……余从学郑氏,得姬氏传,虽未臻佳境,而稍得其详。分为十则,以诲弟子,不敢云能接姬氏薪传也。”  相似文献   

15.
自拜读李瑞林先生载于《精武》2006年第6期《形意拳名家谱——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逸事(一)》一文后,本人感到很迷惑,今与李瑞林先生及心意(形意)拳门的师友们共同探讨。疑问一:谁是心意(形意)拳创始人李瑞林先生在文中谈到,形意拳的创始人是河北深州李老能先生。本人认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武当》2003,(12)
大成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由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于20世纪四十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早年曾跟随形意名师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后又入少林寺随恒林上人习“少林心意把”,进湘研“桩功”,转淮南而学“健舞”……一生研习名拳甚多,尽得精华,与人较技,未有败绩,故晚年的芗老在传艺时把自己的拳法称为“大成拳”,意为集诸家拳法  相似文献   

17.
混元太极拳是陈氏太极拳第九代宗师陈发科先生和心意六合拳大师胡耀贞先牛的弟子、著名武术家冯志强先生所创.冯志强先生所创的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较之以往的武术,更为彻底地反映了天、地、人万物的运动本象.他将心意、太极、气功融于一炉,将健身、养生、技击合于一体,提出:"练养结合以养为主"、"动静相间以静为主"、"内外俱练以内为主"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十六字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李昌 《精武》2006,(3):43-45
众所周知,心意拳传承极为保守,尤以戴氏心意拳为甚,但因为形意拳宗师李洛能从学于戴家的缘故,戴氏心意却是名声在外,只是内容为世人所少见。近年来亦有许多关于戴氏心意的资料面世,但终究经不起学人的推敲与深研,往往被斥为伪史、造假。由此,笔者推断, 戴氏心意门内的历史资料奇缺是可以肯定的,再加上一些历史被人为的封锁与回避,以致后人无法谈史,谈史必妄。正当人们对戴氏心意渊源争论不休、无所适从、彷徨于无地的时候,一本民国二十四年高绛衡先生编写的  相似文献   

19.
王书文 《精武》2002,(3):40-41
我的恩师卢嵩高,是河南周口人,回族。他自幼习武,十多岁时就拜心意门第七代名师袁凤仪为师。他聪慧、果敢、好学并肯于吃苦,在明师指点下,26岁时已是武艺超群,被河南周口万胜镖局聘为镖师。他押镖去过河北、山东、四川等地。  相似文献   

20.
王书文 《精武》2003,(2):40-41
我的恩师卢嵩高,是河南周口人,回族。他自幼习武,十多岁时就拜心意门第七代名师袁风仪为师。他聪慧、果敢、好学并肯于吃苦,在明师指点下,26岁时已是武艺超群,被河南周口万胜镖局聘为镖师。他押镖去过河北、山东、四川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