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读者来信     
澳洲现已改称大洋洲 ××同志: 我是《出版参考》的忠实读者,每一期贵刊我都从头至尾通读,从中得益不少,感谢你们在不大的篇幅中提供了高密度的信息,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 有一个小问题提供你们参考:贵刊今年17期第10页右栏最下一段文章的标题《澳洲书市行情》,似应改为《澳大利亚书市行情》,因原称的“澳洲”现已改称“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岛和大洋中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  相似文献   

2.
吴道弘来信 编辑同志: 《出版科学》第4期收到。很为这个刊物的内容高兴。对你省主持策划之功,衷心感佩。 《出版科学》这一期信息和反映的面都很大。我和戴文葆同志都觉得正文字体是否小了一点(也许我们  相似文献   

3.
律师信箱     
案例 我的父亲李××于1998年去世,他是较有名气的作家,我们作为他的子女应该享有其作品的著作权的继承权。但近日我在北京一家书摊上发现了由某联合出版社(下称联合出版社)出版、编者署名王某的《李××随想录》(—下称《随想录》)一书。该书全部内容均取自我父亲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篇章取自我父亲所著的《×××》一书。经查,联合出版社与某编辑部签订《李××》出版合同,由联合出版社出版王某编著的《随想录》。该合同约定编辑者承担一切因该书侵犯他人版权和出版权而引起的责任。该书共120篇,其中65篇取自1990年版的我父亲所著《×××》一书,其余取自我父亲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4.
提几点建议     
去年10月份,我部组织报道员进行了一次“你最喜爱的新闻刊物”评选活动,《新闻记者》被评为报道员最喜爱的新闻刊物之一。正因为如此,在1989年报刊涨价,政工费紧张的情况下,我部还是为每个报道员订了一份《新闻记者》。我和报道员们都喜欢贵刊,所以才提几点建议: 一,发行要及时。在我订的十多种新闻刊物中,《新闻记者》每期都是最后一个收到。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出版参考·新阅读》编辑部: 在我最喜欢的中华诗词等几种刊物之外,又添了你们的《出版参考·新阅读》。 你们办的刊物很好:内容活泼新颖、信息量大而多、插图且多美啊!每期我都细细地读之! 看了你们5月刊,现回答你们的问卷: 1.我最喜欢本期的栏目/  相似文献   

6.
十年感怀     
《出版参考》已度过十个春秋,抚摸这摞起的200多期刊物,作为曾为她的诞生及成长作过一个时期编辑工作的我,在欣慰之余,不禁又缅怀起这份刊物的倡议人边春光同志。 边春光同志长期担任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局局长,1987年起担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他一贯重视出版信息工作。记得1987年春,他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出版科研规划会议的发言中,对加强出版信息工作专门讲了一段话:“信息是出版研究的一种重要资源,有了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开阔视野,启发思考,打开思路。把获得的信息经过分析比较,作出恰当的决策,会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记者洛丁报道,1997年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即可获赠一份《出版参考》半月刊。这是中国版协最近采取的一个举措。为使版协理事通过出版媒介及时了解国内外出版信息和最新动向,版协主席宋木文、常务副主席卢玉忆决定以全国唯一的一份出版信息刊物《出版参考》为主要对象,由版协统一订购,向中国版协第三届理事定期赠送。部分地方版协多年来也早已这样做了的,如安徽版协每年订100份,河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第15期林穗芳同志《谈谈图书出版统计标准化问题》一文,提出了图书版本的名称问题,很有必要。我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于“重版”这个名称在裹乱。 “重版”是个有歧义的名称,用时易发生误会,正式文件尤其不宜再用。这个名称可以避开:讲版次的变更可用“第×版”、“修订再版”、“再版”,印次的变更可用“重印”。  相似文献   

9.
广州日报创订阅纪录广州日报资料室来信说,《新闻战线》是我们报社长期订阅的刊物。1993年的《新闻战线》我们已订阅了20份,但不够,还需补订300份。因此,希望再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已经出版十周年了。十年来,由于编辑部同志的辛勤耕耘和作者们的关怀投稿,使刊物内容日见丰富,参考价值也日益加重,已成为出版工作者的一份重要参考读物。《出版参考》已由初创时的面貌,走向更加成熟。我作为刊物的一个忠实读者,要向编辑部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 《出版参考》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1.
广州日报创订阅纪录广州日报资料室来信说,《新闻战线》是我们报社长期订阅的刊物。1993年的《新闻战线》我们已订阅了20份,但不够,还需补订300份。因此,希望再寄订单来,以便增订。  相似文献   

12.
地火     
五年前,我在湘江之滨的长沙工作。一个燠热的夏日午后,传达室老王递来一封信——一封北京来信,更确切地说,是北京中国古旧书店的来信。信上说:“××同志,你询问的《泰戈尔作品集》第二卷,本店无书。今后当代为留意。”末了是单位署名;字体清奇秀逸,象是出自一位女同志的手笔。从眼下向前倒溯过去五年,那是怎样的一个知识洪荒时代呵。八亿人,两三个作家、七八台戏——这已经是宽宏大量了;闹腾得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好一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说来真叫幸远,一天傍晚,我无意中从一位收破烂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捎来特别的鼓励编辑同志:不久前,我意外地收到一份四川省的《新闻界》杂志,我并没有订阅,怎么回事呢?按图索骥,一个电话追问到《新闻界》编辑部,回答说:“涪陵日报社为部分通讯员订的。”写新闻两年多来,我偶有“豆腐干”贴在“报屁股”;虽涉足过消息...  相似文献   

14.
××同志:在××会议期间,你曾约我谈谈对省市公共图书馆为生产科研服务采取经济管理一即收费问题的看法。由于这个题目涉及到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许多问题,个人水平又有限,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日前你又来信催我应试,现在只好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供你和有兴趣研究这一课题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同志: 你好! 你来信说,你热爱新闻工作,正在业余学习新闻写作,愿为祖国的新闻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你的学习热情令人感动,我衷心地祝你学习成功。你在信中还提出了怎样学习消息写作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广,一篇短文恐怕难以说得很全面。今晚夏风习习,比白天凉爽多了,我就展纸试着谈谈自学消息写作需注意的几点,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16.
祝贺与希望     
去年《图书馆杂志》有一个与往不同、与众相异的地方,即在封二左下角标出:“本期邮发数××册”。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图书馆杂志》每期的邮发数已达两万册,且呈逐期上升趋势。这是刊物的骄傲!一份地方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刊物,既无惊心动魄的打斗情节,也无粉色显露的美人形象,竟能邮发如此大的数量,这真可谓一个奇迹。这是刊物的自信!据笔者所知,一些  相似文献   

17.
心情驿站     
《今传媒》2004,(6)
新与正确年青人的第一本书出版了,他在朋友面前吹嘘:“你看过我的书吗?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有许多新的和正确的见解!”“我看过了,”朋友告诉他,“而且对于这本书,我和你有同感。只是非常遗憾,这本书里的见解,凡是新的都不正确,凡是正确的都不新!”    如此解释丈夫在报纸广告上看见有一种价廉物美的自行车,便到商店求购。售货员推出一辆没有座凳的自行车,丈夫一看说:“咦,这是怎么回事?这辆车连座凳也没有?”“便宜货就是这样的,先生。”售货员说。“可你的广告上明明是有座凳的呀!”“广告上还有一位漂亮小姐,难道我们连她也一起给你吗?”订刊物该订下一年刊物了,宣传干事去找领导商量:“北京有个大型文艺刊物不错,大家都要求订《十月》。”领导头一摇,说:“要么订一年,要么订半年,哪有订十个月的!”干事欲说又止,怕领导下不了台,急忙岔开话题:“《八小时以外》也能订了。”领导一听更生气了;“八小时以外,人家邮局早下班了,你去订个屁呀!赶快在八小时以内去订!”局部地区一位老太太不识字,但喜欢听收音机,气象预报每天必听。一天吃饭时问家人:“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知道局部地区在什么地方?那儿差不多天天有雨。”独家报道一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  相似文献   

18.
1983年7月,《自修大学》(文、史、哲、经专业)月刊出版,邓小同志题了刊名,李维汉、陆定一同志题词祝贺。李老的题词是:“六十年前湖南自修大学学员,自修为主,同时寻师访友;学习为主,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李老勖勉我们要象毛泽东同志那样来办好《自修大学》。陆老的题词是:“自学成材,为人民服务。”指出自学者的目的应是为祖国的建设,为人民服务。我们努力按照革命前辈的教导来办这份刊物。刊物出版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创刊号即发行60万份,仍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后来又加印了2万份。1984年1月,我们又创办了《自修大学》(政法专业),同  相似文献   

19.
这样的风格     
我与《出版参考》接触较晚,但这个刊物的办刊人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出版参考》是个关于出版事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信息刊物。它的内容涉猎面广,而又简明扼要,所以信息量大,使人爱看,因为看了确实有用,而不至于白白地浪费时间。 眼下大大小小的、公开的内部的刊物不少,但像《出版参考》这样办得短小精悍、实实在在的,恐怕不能说是很多。这也是这个刊物之所以在出版界受到青睐的一个原因吧。 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我们出版行业的情况也是如此,面临着国内外的同行及非同行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所以,我觉得我们特别要提倡像《出版参考》和它的办刊人这样的风格,这就是:少一点自负,多一点谦虚;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实干;少一点暮气,多一点朝气。 值此《出版参考》创刊十周年之际,写了以上几句白话,愿以为共勉。  相似文献   

20.
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八家刊物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一、为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加强出版界与读者间的联系,《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第一、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三届全同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办法:从1989年4月份起,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