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钓鱼》2007,(12)
“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一般鱼儿在水温15~30℃时最为活跃,人们根据多年垂钓经验,结合季节、水温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关系,提出“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钓鱼体会作一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王春华 《钓鱼》2007,(6X):69-69
一般鱼儿在水温15—30℃时最为活跃,人们根据多年垂钓经验,结合季节、水温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关系,提出“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钓鱼体会作一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野塘夏选点     
颜恒  李春森 《垂钓》2001,(5):12-13
到野塘垂钓,是一项充满情趣的活动,具有挑战性,更讲求综合技巧。野塘垂钓以夏季最为兴盛,而夏季又是一年中最能上大鱼的季节。但如果钓位选不好,当“空军”的日子可不好受。对夏钓野塘如何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气象条件下选好钓位,我倒是有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华良 《钓鱼》2009,(22):26-27
以前,“寒露”节气过后的晚秋时节,在大型水库钓鲫鱼,总是认为早晚要钓深、午时要钓浅,但是,通过最近连续三次到河北省第一大水库——西大洋水库垂钓鲫鱼,在晚秋钓鲫选位方面,我却有了新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5.
秋钓南     
伏志友 《钓鱼》2004,(19):21-21
一位有数十年钓龄的朋友在介绍钓鱼经验时,把钓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深“改为“春钓滩,夏钓湾,秋钓南,冬钓潭”。其中“秋钓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具体含义为秋天应钓水域的南边。  相似文献   

6.
徐刚 《垂钓》2005,5(8):30-31
没事与几位钓友闲聊,谈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找到水中的鱼儿?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饵。休闲野钓时如果很幸运地选到了好钓位,那鱼获多半就会令人满意。很多钓友在选择钓位时都会遵循一些谚语,例如春钓浅,钓水暖,钓草空;夏钓深,秋钓阴;钓半岛,窄寻宽,宽处要把窄来找……而这些谚语有时会把人搞得无所适从。其实鱼的活动比我们更有规律,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7.
野钓选点     
一、按季节变换选择钓点。温水鱼类,水温8℃左右,鱼体开始游动,并表现出摄食欲望,水温25℃左右为摄食高峰。鱼儿栖息地也随温度而变化,钓点也应随四季不同温度而变动。“春钓浅,夏钓潭”,且“一日三迂”。即春钓时.早、晚钓深,近中午钓浅;夏钓时,早、晚钓浅.午钓深;秋钓阴;冬钓阳、钓深。也就是说,要随水温而改变钓点。  相似文献   

8.
遥控大鲤     
解志耕 《垂钓》2001,(3):25-25
2000年10月14日,天气晴好,气温在10~15℃,北风2~3级。一大早,我和几位钓友乘车去辽阳东南的汤河水库鹰嘴砬子垂钓。这里水深,弯子处多“窝鱼”。我根据“秋钓深”、“七上八下九归堆”及鱼向深水回游的规律,选择了较深水域架竿垂钓。  相似文献   

9.
虽然已是阳春三月,我们位于长江中游的这一带,柳枝还只是刚刚发芽,气温仍然是很低,大部分钓友今年还没有开竿。 3月27日,我约上钩友小徐一起到郊区菜凹水库去钓鱼。早上7时20分,天还是灰蒙蒙的既不像雨天也不见太阳,我们骑车来到了水库边,首先考虑的是选钓位。水库不像一般池塘“春钓滩”、“夏钓草”那样选钓位,也不像夏秋季节“迎风垂钓收获大”那样定钓点。我选择的钓位是在靠水田边的避风口处,小徐听了我的分析后也在我的不远处定窝投饵,我投下诱饵后,再来理钩缚  相似文献   

10.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11.
王庆荣 《钓鱼》2007,(10S):48-51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每到一处垂钓,选择钓位很重要,钓位选的好,则事半功倍,鱼获满护。钓位选不好,则事倍功半,难享鱼趣。最近我两次在自然水域垂钓中,选择“一尖两腰”做钓位,皆大获丰收,钓获量远远超过其它钓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钓位。盛夏天气炎热,阳光强烈,雷雨和大风频繁。钓谚说“夏钓潭”、“夏钓深”、“夏钓早晚”。就是根据夏天的气候特点而言的。因此,夏日垂钓的钓点应选择在鱼能纳凉、躲荫藏身的地方。如深水区域,成片的水草区,水面上有树木、建筑物等遮阳  相似文献   

13.
徐艳文 《钓鱼》2013,(19):30-31
在经历了盛夏和夏末的多雨季节后,自然水域的塘、湖、库、堰水位几乎升至极限。因为水满,鱼类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初秋是一年中鱼类食物最丰盛的时段。但这个时段暑气尚存,昼夜温差小,闷热天较多。尤其是中午,日照仍然强烈,水温常常居高不下,鱼儿多潜入深水中觅食。因此,初秋选择钓位要沿用夏钓技法,坚持“早钓近,午钓远,夜钓边”以及“钓阴”、“钓深”的策略,找有树木、竹子等有障碍物的水域和岸边的阴凉地,鱼儿喜欢在此处栖息觅食,在此垂钓人也感觉凉爽。实际垂钓时,约定俗成的铧子尖、老鱼道、  相似文献   

14.
许波  李小玲 《中国钓鱼》2023,(10):22-23
<正>钓谚有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严悟 《中国钓鱼》2023,(11):52-53
<正>有钓谚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垂钓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弊端的,应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秋季大部分时间气温水温仍然是不低的,“秋老虎”的称谓令人望而生畏。秋高气爽的真正意思,只是在早晚显露出丝丝凉意来。  相似文献   

16.
符荣财 《钓鱼》2010,(15):37-37
所有钓鱼人都知道,每次的钓获情况如何,钓位选择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春钓浅,夏钓深,秋钓阴,冬钓阳"以及"方钓角,长钓腰,窄钓宽,宽钓窄,深钓浅,浅钓深"等都是几十年来,数以万计的钓鱼人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在这里有关钓位选择的具体方法,和大家一起聊聊。  相似文献   

17.
颜恒 《钓鱼》2004,(10):27-27
“夏钓深”这句古老的渔谚,仍在垂钓中被人引用。由于许多渔谚产生的背景和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的变迁和鱼性的改变失去实用和借鉴的意义,而仅作为种文化遗存。从许多钓鱼人长期实践看,夏钓的复杂性更胜于其它季节,特别是在选择钓场钓点上,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钓深”,而是要依据出钓日的水情、气象等条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该深则深,该浅则浅”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8.
船钓八带鱼     
杨克勤 《垂钓》2005,5(3):60-60
秦皇岛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海滨城市,传说秦始皇曾派徐福在此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去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秦皇岛因此而得名。秦皇岛地处渤海湾,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吸引着各地钓迷来此游钓。我和钓友们也经常往返于码头的防波堤,有时还租渔船到近海垂钓。钓友任志刚是一位海钓迷,为方便出海钓鱼,2002年夏他自己出资购买了一艘渔民淘汰下来的渔船。经过严格的维修,这艘“巡洋舰”成了我们海上垂钓的必备工具。  相似文献   

19.
关新铭 《钓鱼》2007,(10X):54-54
一、秋钓边的最佳阶段 俗话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秋季分为初秋,仲秋和深秋。初秋还未出“三伏”,气温依然很高,炎热仍似盛夏。垂钓自然还应运用夏钓方法,避开中午要钓早晚。到了仲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温度适宜,是一年之中的第二个垂钓旺季,垂钓者能大显身手,但因气温、水温依然较高,仍不是钓近岸浅边的最佳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同钓友老段常结伴去 重庆南温泉的那条花溪河钓鱼,使我们在溪河钓鱼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归纳为“选、喂、饵、守、抄”五个字。 选:这主要是选好钓位,谚语说“选位不好,等于白跑”。因为一条溪河的河流,其流域一般都很长,就以花溪河为例,它的流域长度达100多公里,而且溪河有宽有窄,有深有浅,有弯有直,落差高低悬殊,所以在选钓位上是极端重要的。我俩开始在花溪河中钓鱼,由于摸不到水性,找不好钓位,多次挂白牌。经过多次的摸索,又向一些有经验的老钓友请教,渐渐学到了找钓位的方法。沿着河边选择以河中水草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