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钓鱼》2000,(1):45-45
近年来,随着网路环境的日益成熟,与钓鱼相关的网站在台湾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其类型有钓队网站、钓友个人网页、海钓场及职业养殖场、钓具或总代理之首页等。虽然每个网站建立的宗旨、目的各有不同,但服务钓友,提供各类最新资讯的功能却是吸引了很多钓友。有些钓友几乎每天都要上网过瘾,成为“网路钓客”。 最早出现的钓鱼网站属个人首页。网友将个人资料与照片传至网页上,并将钓鱼经验与钓鱼技术公布在网站上与钓鱼网友分享。在获得网路族和钓鱼迷的热情回响后,他们不断地充实网站内容,加重与钓鱼相关资讯,一些纪录性中鱼照片、独…  相似文献   

2.
简讯     
本刊与北京电视台体育部合办“BTV热线夺标”节目 8月11日晚,本刊与北京电视台体育部合办了当晚的“BTV热线夺标”节目。“热线夺标”是北京电视台今年新开播的一项现场直播体育节目,它以当前的体育热点为主题,特约有关专家作为嘉宾现场回答观众通过热线电话提出的问题,很受广大观众欢迎。 这次节目以钓鱼为主题,引起广大钓迷的极大兴趣。嘉宾们现场回答了观众提出的有关钓技、钓场、鱼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节  相似文献   

3.
崔亦凡 《垂钓》2005,5(2):12-12
李维新,1954年生,广东省广州市人,一级垂钓大师,从少年时就开始钓鱼。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真正专注钓鱼技法的学习与研究。1989年进入东峻学习班学习“台钓技法”,师从台湾著名钓鱼高手廖心阳、萧春平,是内地第一批东峻钓鱼学习班“台钓技法”的“黄埔毕业生”。经过系统学习和认真的钻研,钓鱼技术突飞猛进,开始在国内钓坛崭露头角。李维新大师擅长搓饵底钓,  相似文献   

4.
《中国钓鱼》2001年第三期刊登的福建南平钓友张尊社《给钓鲫以恰当的定位》一文,其实是在一个看似不失偏颇的标题下,继续几年前对“台湾钓法”的议论。说实在话,在钓鱼活动不断发展的今天,再去为“台湾钓法”和“传统钓法”争个高低,似已无太多意义了。  相似文献   

5.
温和 《钓鱼》2007,(3S):12-13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6.
张莉 《钓鱼》2005,(23):6-8
11月22日~24日,“好日子杯”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深圳站)在深圳市海上田园钓鱼俱乐部举行。作为今年全国钓鱼锦标赛的“末班车”,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和地区的73支代表队的220名钓鱼高手来“过把瘾”。高手们同池竞技,龙争虎斗,在手竿钓对象鱼、手竿钓混合鱼、手竿钓罗非鱼三个赛项上展开了钓技大比拼——  相似文献   

7.
苏雷 《中国钓鱼》2006,(1):48-48
第三届“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预选赛广州站的比赛,于2005年12月3日在广州市钓鱼协会竞技垂钓基地——广州军区司令部嘉禾生产基地养殖中心举行。来自广东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128倍竞技垂钓好手参加了角逐,结果,来自台湾的著名钓手刘威联勇夺冠军,香港钓手姜耀庭获得殿军,其余8个出线名额被广东省钓手包揽。  相似文献   

8.
再寻鳡踪     
鳃鱼,这种被称为“水老虎”的凶猛鱼类,逐渐为一些钓友所熟悉。近些年来,被钓上的几十斤重的大鳡已为数不少。1992年《中国钓鱼》杂志刊登了《钓鳃纪实》长篇通讯和彩色照片专版后,引起了钓鱼界较大反响,台湾的钓鱼刊物还予以转载,台湾钓友也曾发来电传,希望组队前来钓鳡。这说明许多钓友对钓凶猛鱼寄于了深厚的兴趣。中原古城开封的沉沙池鳡鱼资源丰富,能不能开辟成为一条“访古城,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12,(1):10-11
悬坠钓法——也称“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属手竿淡水垂钓技术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从我国台湾传入大陆,经过20多年的岁月变迁以及大陆千万钓鱼爱好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在适用水域、可钓鱼种、钓术变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大提升了垂钓效率,拓展了应用范围,成为了当今淡水垂钓领域的主流钓法.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5,(1)
..翻睑叻口川卜一 ①张晶 获得2004年第二届‘’光威钓王杯”赛冠 军,成为中国钓坛的第9位钓王 ②郝国强 荣获由《钓鱼》杂志社评选的“2004年 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榜首,本年度全国锦 标赛、全国钓鱼大赛团体冠军 ③邓刚 两次带队取得全国钓鱼比赛团体冠军并荣 获全国锦标赛抛竿冠军,获《钓鱼》杂志社评选 的“2004年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次席,银川 全国钓鱼钓赛总成绩亚军 ④陈建建 荣获银川全国钓鱼大赛总成绩冠军 专题报道 ⑤刘林 荣获聊城全国钓鱼锦标赛总成绩冠军、 聊城赛钓螂项目季军 ⑥何海滨 荣获聊城全国锦标赛总成绩亚…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2月26日,无锡市钓协召开的年终“钓鱼大”’‘鱼拓制作”和“先进基层钓协”评比会议上传出喜讯,获得“钓鱼大”第一名的是马山区钓协会员郑风制,他钓到的一条重24.3千克的大推鱼。老郑是1982年被同事们“绑架”去学钓鱼的。十几年来,他钓绩不凡,在区、币、全国性钓赛及与台湾、日本朋友的钓鱼对抗赛中,多次获得冠军、亚军及其他名次,被市钓协先后评定为三、二:、一级垂钓能手。郑风例的老家在锡山币堰桥镇胡家渡。那里有青龙潭和白龙潭。两潭水面宽阔达百亩,水深达10余米。50年代初期潭中放养了各种鱼类,据说现在已有上…  相似文献   

12.
郅辽 《钓鱼》2004,(9):39-39
冉冀原,河北省保定人,1965年出生,9岁开始追着大人的自行车去白洋淀偷着钓鱼。1995年在深圳见台湾商人用“悬坠钓”法钓鱼,依葫芦画瓢学会了这种钓法,2000年接触竞技钓鱼,曾获河北省钓鱼比赛第6名。  相似文献   

13.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5,(24)
付迎春:72岁,北京市人,是“全国钓鱼国手”。!从钓经历:自小喜欢钓鱼,半个多世纪的垂钓生涯中,他每星期总要和鱼儿“约会”一二次,即便是数九寒冬,也照常去冰钓。正是因为他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间断的苦练钓技,熟练掌握了传统钓技术,练就了一双洞察鱼情的“火眼金睛”、一套引鱼上钩的“战略战术”。九十年代初,台湾的悬坠钓法“登台亮相”,已年过半百的他又开始孜孜不倦地学习钓鱼的新技术,并不断的进行练习,将传统钓和悬坠钓技术有机结合,使他的钓技如虎添翼。这些年来,他和年轻的钓手一道走南闯北参加钓赛,老人家爱亮嗓子唱京剧,钓赛之…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7,(5)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钓界风云     
《钓鱼》2004,(23)
亚洲钓手举行钓技大比武2004年第二届“亚洲杯”钓鱼运动会在中国台湾扬竿 10月20日~24日,2004年第二届“亚洲杯”钓鱼运动会在台湾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菲律宾、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钓手参加了这次亚洲地区钓鱼运动盛会。这次钓鱼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矶钓、滩钓、拖钓、池钓和船钓五大项,可以说是对亚洲钓手  相似文献   

17.
钓界风云     
《钓鱼》2006,(8)
西安好心情“冠作杯”钓赛钓手钓得好心情4月2日,西安好心情“冠作杯”钓鱼比赛在西安鱼苗繁殖场拉开帷幕。来自陕西各市、县以及台湾、广东、山西、宁夏、甘肃、河南等地的235名钓手展开了竞技比武,最终,台湾钓鱼高手李宜学夺得冠军。本次比赛邀请了台湾钓鱼高手刘威聪先生现场讲解竞技钓技术,轰动陕西。比赛精彩纷呈,台湾台北市的李宜学技高一筹,接连不断的上鱼,看得人眼花缭乱,70分钟下来钓获22.14千克鱼。经过全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李宜学以四场积6分的绝对优势荣获冠军;第2 ̄10名获奖钓手依次是薛军旗、吴玉良、王军、裴杰、曹建平、李刚…  相似文献   

18.
柳明 《钓鱼》2005,(1):42-42
在最近的两年内,中国钓手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国际钓鱼赛事。为了能够让各位读者及时了解国际钓坛的发展状况,本刊将开设新的栏目——“国际钓坛”,以介绍国际钓鱼组织、国际重大钓鱼赛事以及知名国际钓手。希望通过这一栏目,中国钓手能获得更多的钓坛信息,了解国际钓鱼界的发展状况,与世界俱进!  相似文献   

19.
“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一举两得”这样的成语和故事,大家一定都听得很多了,但在钓鱼中,一钩钓俩,可能就不大听说了,一般来说,一竿钓俩,不管大小,也还是经常遇见的。特别是近年来所流行的台湾双钩钓法,一竿钓俩,真是不足为奇。但是,我  相似文献   

20.
台湾中华钓鱼协会和中国钓鱼协会结缘,已经有很多年了。台湾地区民间团体和大陆人民从事交流活动者,也以两岸的钓友交流活动人次为最。举凡在大陆举办的各种国际性的钓鱼比赛,都有台湾钓友渡海过来参加,大陆钓手更普遍引用“台湾钓法”为借镜,提高钓鱼技术。我身为台湾中华钓鱼协会秘书长,未能早日亲自过来为大陆钓鱼界朋友们尽点绵薄之力,提供我在钓鱼方面的一些经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