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峰 《垂钓》2006,6(9):42-43
我们平常钓鱼经常会遇到鱼类觅食不积极甚至干脆拒食的现象,例如在同一水域、同一钓位,今天频频上鱼,但隔天再钓可能就无鱼问钩。不管是换饵还是换位,浮标还是一动不动。这类鱼获迥异的情况相信绝大多数钓友都遇到过,往往让钓者疑惑不解。为什么鱼类的摄食欲望前后差别这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鱼不吃饵、停口的现象呢?我认为,鱼类拒食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涉及到鱼类生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人并不是专家,无法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去揭秘鱼类拒食的原因,在此我只能以实际垂钓中积累的经验谈谈鱼类拒食的原因和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江苏 《钓鱼》2006,(1):50-51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立冬的日子,进入这个节气后,有许多体眠习性的动物进入冬眠状态,虽然人类不能确认鱼类是否有无休眠的习性,但人们知道由于温度的原因,冬天的鱼比较难钓。每当水温降至或5℃以下时,鱼类开始集群越冬,食欲减弱,活动范围小。这时,如果还沿用其它季节的习惯钓法就很难奏效了。鱼类出于趋温的本能,  相似文献   

3.
李洪生 《钓鱼》2005,(17):39-39
鱼类摄食欲念受水温影响比较大,水温越低越不开口,这就是10月以后全国广大水域上鱼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化名 《垂钓》2006,6(2):38-38
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予取予夺,大自然被破坏和过度开发利用,世界上各种与人类共同生活的生物正在逐步走向人类为其掘好的坟墓。鱼类——这水中的精灵也逃不过这倾覆而来的灭顶之灾,以下本文为您介绍的鱼类已经面临着灭绝种群的危险,濒临灭据的原因来自于人类过度的捕捞和生活水域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5.
李伦 《钓鱼》2007,(4S):28-28
万物复苏,桃红柳绿。春季正是鱼类觅食的旺季和繁衍的时期,也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在这乍暖还寒冷的季节.由于受到气候温度的影响,鱼类的生活习性.觅食规律等诸多因素和一些尚不为人知的原因,给钓鱼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春季究竟应该如何钓鱼,如何能够掌握好正确的方法?欢迎钓友踊跃来稿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鱼类生活在水中,因环境影响和生活要求,在一定时间、季节条件下,集群由一处出发沿着一定的途径,从一个水域向另一个水域做有规律的游动,这种现象称之为洄游。 洄游的原因是由于鱼类寻求适宜的场所,进行生殖、发育、生长和越冬。鱼类的洄游根据发生的原因按方向可分为向陆洄游、远陆洄游和垂直洄游。按性质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 生殖洄游就是鱼类到生殖期间,集合成群游向适宜的产卵地  相似文献   

7.
解志耕  张心青 《垂钓》2001,(5):48-49
水库选点之所以有难度,主要有以下原因:一般大中型水库是在峡谷间截流建成的,河道沟溪相通,大鱼的活动范围广;上下游落差悬殊,上浅下深,水温差异大,天气、水温对鱼类活动影响大;蓄水靠人工控制,因经常放水,水位变化无常,鱼情不稳定;周边地貌随山走势,起伏多变,水底地形复杂,多峡谷、深潭,沟坎不平,遗留物多;等等。由于水库的这些特点,使水库鱼类具有独特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张锡恩 《中国钓鱼》2005,(11):56-57
我国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坑塘等自然水域,鱼类资源逐年锐减,天然捕捞及垂钓鱼类品种日渐减少,鱼种规格也越来越小。有些自然水域已无鱼类生存,致使广大垂钓爱好者埋怨“无鱼可钓”。鱼类资源惨遭破坏,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很多,有些破坏行为我们钓鱼人也无能为力。作为钓鱼人,只能“从我做起”,增强鱼类资源保护意识,保护鱼类生态环境,保护鱼类资源,笔者呼吁野外垂钓勿忘放生怀卵鱼。  相似文献   

9.
鱼类的生殖     
人类是十分重视鱼类的繁殖力.和成活率的,因为这些对鱼类资源的变动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生活在水域中的鱼类品种繁多,习性各异,因而观察、了解鱼类的生殖行为是有一定困难的。生物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并对鱼类一代一代地积累资料,终于对一些鱼类的生殖行为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0.
柳明 《钓鱼》2004,(8):18-18
通过刺激鱼类的嗅觉来引鱼的观念已经形成很久了。众所周知,鲨鱼在血的吸引下能够跟踪数海里,它们能够察觉到浓度的细微变化。鲶鱼也是如此,它对臭饵有若非同一般的“喜好”。还有大麻哈鱼,它能敏锐地觉察出水流中人体所散发的化学物质,并且警觉地做出反应。其实使用饵料引诱鱼类上钩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利用了生物的信息素。每种动物、昆虫都能分泌出信息素,这其中也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11.
巧钓南风鱼     
郁文生 《钓鱼》2006,(17):37-37
南风鱼难钓,这早已是广大钓手的共识。然而,因季节的原因有时并非如此。譬如:在冬日、早春时节,若遇南风。气温会有小幅回升,鱼咬钩率有时相对就高。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里还涉及到季节、气温的问题。而气温往往又与季节和以何种风向有密切关联。在笔者习惯称南风为“暖风”。无数事实证明。风对钓鱼有很大影响,但它主要是对鱼类生活习性的影响。因任何风向在不同程度上均会改变节气中“小环境”气候状况。而鱼类恰恰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有时因温差和风向问题,鱼类活动规律变幻无常。直接影响钓鱼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木 《垂钓》2002,2(9):28-30
鱼类生活在水中,水中的含盐量、含氧量、水的温度及pH值等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不同的鱼类对这些条件的要求不同,但都要求一个适当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使鱼类正常的新陈代谢受阻.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和繁殖,严重时造成死亡。因此,掌握鱼类与水环境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垂钓水域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垂钓者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郁文生 《钓鱼》2005,(7):6-6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自然水域鱼类资源面临的受损趋势却越来越严重。这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国家对此有什么新举措?身为钓鱼人又将如何面对?笔者对此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4.
姜丙利 《垂钓》2020,(1):72-75
冬季是比较难钓鱼的季节,原因是水温很低,束缚了鱼类的活动范围和活性,抑制了鱼类的新陈代谢,导致鱼类食欲低下,食量减少,对饵料的质量更是"挑肥拣瘦",对饵料的味型、状态、软硬、甚至色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要想在冬季钓出好成绩,必须满足鱼类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在选用饵料上下功夫,以饵料的气味效果及视觉效果刺激鱼类的摄食欲望,方能增加收获。  相似文献   

15.
邢乐仁 《垂钓》2006,6(1):44-46
三、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性食物。(略) 四、食物的隐固性和可塑性 在研究分析鱼类的食性时,常常发生食物组成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或大或小变化的情况。有些鱼类食物组成很容易发生变化,这是鱼类食物的可塑性;有的则比较稳定,变化的程度很小,这是鱼类食物的稳固性。可塑性是指鱼类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有改变自己营养特性的能力。稳固性则是在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鱼类仍有保持原来特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解析钓草     
张兰舸 《钓鱼》2006,(16):34-34
钓草的理论依据渔谚说:“钓鱼不钓草,多半要白跑”。其原因何在?我们知道水草处一般是鱼类的天然粮仓和食堂,水草本身是草鱼喜欢吃的饲料,而依附在水草上的昆虫、浮游生物、藻类和散落的草籽,更是鱼类的美食佳肴,鱼类喜食草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海钧 《垂钓》2001,(7):7-8
中科院水生所最新调查表明,武汉东湖目前有鱼类38种,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东湖的鱼类有67种,这意味着:30余年间,有29种鱼类从东湖消失。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04,(21):34-34
我国的鱼类资源日渐衰竭,鱼越来越难钓,为了保护有限的鱼类资源,江河湖海、水库等自然水域,都有几个月的休渔期,目的就是保护产卵的鱼类和幼鱼。也有很多钓鱼人在鱼类产卵繁殖期自觉休竿(老红军莱玲休渔期都歇竿,难道我们年轻人做不到吗),以便繁殖出更多的鱼儿,恢复我们屡遭伤害的鱼类资源,丰富物种的多样性,也让更多的钓鱼人有鱼可钓,能充分享受钓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吴红梅 《钓鱼》2007,(4X):40-40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乌梁素海鱼类几近灭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平  边英 《中国钓鱼》2004,(2):48-48
乌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曾因盛产黄河鲤鱼而闻名。然而,去年这里的渔民却没有见到一条黄河鲤龟。由于水质污染,水量不够等原因,乌梁素海的鱼类已由过去的24种到现在仅剩一种,昔日的“内蒙古第二大渔场”已徒具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