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京西八达岭塞外的官厅水库,水面宽阔,水草丰富,鱼儿肥美,实为冬钓的理想去处。下面结合自己多年冬钓的经验,对官厅冬钓的特点作一浅析。一、钓位鱼儿依草而牺,这是普遍的规律。有时从冰层上面直接就可以看到水草,如果冰层厚,水深时,可以从水层中有无气泡和气泡的多少来判断有无水草,还可以先试凿一个洞,下钩看水草的情况。水草不怕密,只要能从草与草的间隙中把钩下到底就行,千万不能让钩悬在半空。官厅没有向阳背风、水的深浅等说法,只要上鱼,可以说到处都上,这也是官厅水库冬钓的特点之一。二、凿洞一般冬钓最少用6支…  相似文献   

2.
早春五钓     
一、选钓草窝 在水域应尽量挑选稀疏的水草缝隙中或是密草的外缘下钩,两方水草之间、草洞、草眼半深半浅水处所,是天赐钓位(向阳处)。如遇草丛无法下钩时,可用竹竿木棍轻、慢挑开草尖,扒开浮草有盆大的草洞眼做钓窝,向窝内撒下底饵诱鱼。随着早春气温水温日日增高,这些水草处开始有微生物活动繁殖,给鱼儿提供了大量食饵。草窝又是鱼儿躲避天敌攻击和栖息、产卵繁殖后代最好场所,下钩必有收获。忌选钓亮水、光面浅水、阴阳水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春季巧钓滩     
一、早春寒冷钓深滩 深滩是指靠近深水区,水深在1.5米左右且靠近水草的深水滩。早春本来气温、水温较低,加上寒潮频频“光临”,气温和水温就会变得更低。因此,鱼儿为了避寒趋暖,就会首选在背风向阳、靠近有水草的深水滩栖息。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鱼儿栖息的水温,又有鱼喜爱的水底环境,还有较丰富的天然食物。  相似文献   

4.
春末话走钓     
一、钓滩。滩指浅水区。春钓浅滩,春暖花开,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比较快。这时鱼儿喜暖,深水区的鱼儿必奔浅滩觅食。在浅水区打饵下钩,必有所获。二、钓草。春末时节,天气渐暖,鱼儿开始进食,就会游到岸边浅滩有水草生长的地方找食,所以垂钓窝位要选在有水草生长的地方。诱饵打在岸边蒲草、苇草、杂草,明水中独草旁的背阳面。  相似文献   

5.
一要钓深水。冬季气温低,水温相应也冷,所以冬季来临,鱼儿一般都聚集在水温较高的深水区。如果钓友选择在深水区施钓定有收获。  相似文献   

6.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3S):14-15
冬春抛竿串钩好钓鱼:冬末春初之际,冰雪虽渐融化,但寒意犹存。休眠了大半个冬季的鱼儿,在饥肠辘辘的状态下,此时也蠢蠢欲动。但其活动的范围仍受水温的制约。水深的区域依然是它们的聚集之处,而不足1米的近岸浅水区,仍然是其不敢涉足的地方。钓者若选择此季作钓,用手竿显然鞭长莫及,惟有抛竿才能帮你实现将钓饵投到远处深水区的鱼儿聚集区,直探鱼儿的老巢(善于找鱼才会有好收获)。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钓位。盛夏天气炎热,阳光强烈,雷雨和大风频繁。钓谚说“夏钓潭”、“夏钓深”、“夏钓早晚”。就是根据夏天的气候特点而言的。因此,夏日垂钓的钓点应选择在鱼能纳凉、躲荫藏身的地方。如深水区域,成片的水草区,水面上有树木、建筑物等遮阳  相似文献   

8.
蒋清泉 《中国钓鱼》2012,(12):28-29
冰钓时,由于气温、水温都很低,鱼儿身体僵硬,活动不便,再加上诱鱼的饵料味道在低温下传递缓慢,所以短时间内(比如半天时间)靠诱饵是引不来鱼的。要想在短时间内钓着鱼、多钓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打冰洞,找到鱼儿藏身的地方;找不到鱼,说下大天来也钓不着鱼。特别是野钓,水广鱼稀,鱼儿又爱扎堆集体抵御严寒,想找到它们聚集之处,  相似文献   

9.
夜钓方法     
夏日酷热,夜钓其实是个好选择,但夜钓毕竟不比昼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钓位、钓点的选择1.是要找到鱼儿的洄游路线,就是白天要观察好洄游路线:早晨和傍晚鱼儿密集处,经常投饵喂鱼和诱饵打窝处,深水与浅滩交界处,流水与静水交界处,水面的细腰处、涵洞口处、桥墩下边有洞处、杂草丛生  相似文献   

10.
任师国 《垂钓》2007,7(3):34-34
俗话说春寒料峭,由于早春的气温仍然较低,鱼儿还大部分处于半休眠状态,基本上很少活动,大我还躲在深水处和有水草、障碍物等地点,故而早春钓鱼获得成功的关键是找到鱼儿栖身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钓早晚不钓中午夏季的早晨气温一般在20~26℃。水温在22~30℃,这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容易上钩。下午4时之后,太阳已西斜,气温降低,水温也随着下降,鱼儿在深水区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表水已开始凉爽,纷纷从深水区逐步游向浅水区或岸边觅食,也容易钓到鱼。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水位、水温经常变化。有些钓友鱼获不多,往往认为这个季节是垂钓的淡季。其实,鱼儿栖息、觅食、活动的地点,是随着天气、气温、水温、水位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我们如果能够掌握鱼在夏季的活动规律,追随鱼儿选择钓点,就能钓到更多的鱼。那么,夏季怎样正确选择钓点呢?一、依据天气变化1.热天选深,天凉选浅夏季是一年之中日平均气温最高的季节,但并不是每天都一样高,仍然有酷热和凉爽之分。热天浅水处水温比深水处高,深水区成了“空调室”,鱼会游到“空调室”里“避暑”。这时,深水区是比较理想的钓点。  相似文献   

13.
每年自8月初的“立秋”之日起,就进入了秋天。由于未出“三伏”,除早晚有一丝凉风外,炎热仍似盛夏。气温依然很高,素有“秋老虎”之说。垂钓可沿用夏钓方法。钓鲫、鲤等鱼,选择钓点仍然离不开“四找”——找深、找荫、找水草和找活水。一天之中要避开中间钓早晚两头。由于上午9时前和下午18时后这两段时间,比较凉爽,水温也略低,鱼儿较为活跃爱咬钩,是垂钓的最佳时段。而9时以后太阳升高光线强烈,鲫鲤等鱼就躲进深水区或草丛中避暑去了,上鱼率明显降低,甚至无鱼问津。  相似文献   

14.
许多钓友已不再满足于水库、迷恋于池塘、江海,而是更加青睐于山区交错纵横的溪流。身处山水之间,手持钓竿,欣赏着嶙峋的山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谛听着潺潺流水奏响的美妙乐章,说不出有多么的惬意和消遥!溪流钓欲取得佳绩,钓位的选择是重要因素之一。浅滩与深潭“春钓浅、秋钓潭”同样适合于溪流钓。春天溪流的浅滩处水温回升较快,鱼儿较多,宜在浅滩钓。秋天浅滩处水温较低,鱼儿喜在深水区活动,宜钓深潭。急流与缓流水流在不同溪段具有不同的流速,有急、有缓。在水流湍急的河段选择流速慢一点的地方;在流速缓慢的河段选择流速快一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邹思全 《钓鱼》2014,(22):28-29
现在鱼类资源逐渐减少,可供钓鱼的地方也越来越少,自然水域的鱼也越来越难钓了。尤其是到了冬天,因天寒水凉,鱼都集中在离岸较远、水温较高的深水处避寒越冬。由于手竿长度受到限制,很难够到鱼藏身的深水区,鱼也就更加难以钓获。每次出钓,刮风挨冻不说,还经常钓不上鱼,有很多钓友一到冬天,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相似文献   

16.
高国祥 《钓鱼》2014,(14):24-25
二、弃亮水钓水草夏天的亮水区,无遮无挡,经阳光的直射,升温最快,含氧量低,而有水草的地方,水草经太阳的光和作用,能不断释放氧气,水中的溶解氧高于亮水区,水温却低于亮水区,是鱼儿的天然大氧吧和紧急情况下的避难之所。同时附着在水草上的小虾米和水生昆虫,又是鱼儿的美味佳肴。可是要选择疏密相间的水草边、草隙处抛竿,不能钓厚实而密不透风的水草处。因为稀疏的水草处通风好,上下水的交换快,溶氧量充足,而密不透风的水草处,畅通渠道差,部分阻止了上下水的交换,氧含量反而低。  相似文献   

17.
张兰舸 《钓鱼》2006,(4):27-27
冰钓同其它季节一样,到达钓场以论在那个冰眼钓,只要上鱼就不要轻易挪鱼类大都喜欢有草的环境,草多鱼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选钓位,也就是在哪动,也不必受时间制约,上鱼才是硬道理。必多。冬季有草的水域温度相对比较高,里钻冰眼。又有水草的遮蔽,利于鱼休养生息和和藏选择向阳背风处身,有舒适和安全感,钻冰眼要选枯草密选择水位不同处冬季的鱼出于趋温的本能,自然会集的地方,同时钻2 ̄3个,草越多水温就任何水域都有深水区和浅水处,一找向阳背风处栖息,向阳背风处的水域主越暖,鱼可借草抵御风寒,在此钓一般不般来说,中间深四周浅,远端深近岸浅,…  相似文献   

18.
王思 《中国钓鱼》2006,(6):26-27
一、靠深。即在钓场有关的深水区选点垂钓。鲤鱼不仅胆小,而且狡猾警觉,一般藏身在水下有障碍物或特殊地形的深水区。因此,垂钓时,一般应在钓场相对的深水(2米左右)区选点布窝垂钓。  相似文献   

19.
春钓五招     
一、钓滩不钓深 随着春天的到来,鱼儿纷纷离开水较深,水温相对稳定的越冬窝点,游至水温气温变化较快是浅滩、岸边。因为这里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仅因接受阳光照射水温相对较高,同时苏醒过来的水草、虫类也较多,这便给鱼儿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20.
一、钓位的选择 冬季破冰钓鱼时,钓位很多,可在结冰的大水域上任意凿冰,但是好的钓位选择是有讲究的。冰下的水温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变化,近冰层的水温为0℃左右,在冰下水深不足1米的情况下,当气温骤降的时候,底层水温明显下降。而冰下水深达到1.5米以上时,即使出现大幅度降温的天气,底层水温也比较稳定。若天气晴暖,可在水稍浅的地方垂钓;若天气连续严寒降温,则应找水深的地方垂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