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礼仪教学中的情境模拟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的中职生中,有比较多的人缺乏礼仪意识,对许多基本的礼仪和相关的礼仪知识还缺乏应有的了解.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礼仪正在逐步消失,而现代的礼仪在一些中职生身上又没有植根,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乱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等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到目前为止,礼仪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下面就有关问题谈点看法。建立礼仪学科的理论体系,必须解决如下几点问题:一、认请礼仪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从字面上看,礼仪无非是讲礼节、仪式的,但如果将礼仪学仅仅理解为日常的礼节礼  相似文献   

3.
我们学习一项技术或做一件具体的事情时 ,常常有一个“先看看人家怎么做”的过程 ,先看———其实就是研究 ,然后一点一点学着去做———其实就是模仿 ,慢慢就学会了 ,然后多加练习 ,熟能生巧 ,不知不觉就成了行家里手。其实作文也是这样 ,学写文章应该先从看文章———阅读开始做起。有经验的人常说 :“作文没什么难处 ,看多了就会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理虽不难懂 ,做起来却不容易 ,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看什么样的文章以及怎样去看文章。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看什么”的问题。在解决“看什么”的问题之前 ,还应解决一个问…  相似文献   

4.
教学反馈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反馈是指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方法、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客观反映,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评价。它是教师的形象及其教学水准在每位学生中留下的印迹,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客观现象。 教学反馈常见的方式有学生在不同的场所中自发地对自己的任课老师(含以前的任课老师)发表的看  相似文献   

5.
南志国 《大学时代》2006,(11):164-166
礼仪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条件。师范生在走上教师岗位前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近年来师范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师范生礼仪方面缺失现象的列举以及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连市各高校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搜集了大量数据,分析了大连市高校大学生礼仪文化修养的现状,揭示了当前大学生在礼仪文化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从学生自身、高校环境、管理制度几个方面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就相关礼仪文化教育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做好幼儿的礼仪品格教育十分重要.礼仪反映了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个体的精神风貌,而品格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目前,幼儿园的礼仪品格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使用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以确保幼儿提升自身的礼仪品格.  相似文献   

8.
德育课与礼仪教育相互渗透,德育作为培养人礼仪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德育教育与礼仪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德育教育与礼仪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两者不可分割,对学生素质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暴露出学校教育流于形式,只为了追求学生的成绩提高,不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也不重视德育教育课,自暴自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德育课渗透礼仪教育的课堂提出了新要求,强化老师的言行举止,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的影响着学生,老师日常的行为比在课堂上讲道德更有影响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礼仪;对学生也要有一定的约束,强化学生的言行举止,逐步养成一种习惯;增加实践课程环节,能够有效的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德育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结合利用Matlab软件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多目标的选择问题,文章运用此方法解决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对5位任课老师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人的思维是有一定规律的,当人们对某个问题用一定的方法或模式解决后,在人的头脑中有了较深的印象,也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学生在解数学题目中,同样会产生这种现象.在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用得恰当就会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环球时报》有一篇深度报道称:"如何解决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带来的新问题,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卫生、损害公物等,将是法国社会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国人在国外的表现如此,在国内的行为如何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2.
邱萍 《职教论坛》2004,(23):50-50
礼仪是人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他人,其作用是有效地引人注意,让人喜悦和使人接受.凡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均称为礼仪.礼仪是一个复合词语,包括“礼“和“仪“两部分.语言(书面和口头)、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如大型工程的奠基礼、展览会开幕或公司企业开业的剪彩礼以及迎接国宾的鸣放礼炮等均属于礼仪的范畴.礼仪是现代职业人的一项重要职业技能.这种技能对于高职学院日前一些专业的学生如:旅游、饭店、文秘、市场营销、国贸等来讲更为重要.这些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主要在饭店旅游服务业、商品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物业管理和一些商务谈判领域等.因此,从1998年学院开始招收此类专业的学生起,我们就尝试开设礼仪课程对其进行礼仪教学与培训,同时也接受相关行业中的职业礼仪培训(短期、中长期的不等)如:护士礼仪、民航机场礼仪、邮电礼仪、银行及保险公司礼仪等等.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已经在礼仪培训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具体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柳岸 《教书育人》2007,(10):59-59
他是一个谁都不喜欢的男孩,虽然他有着匀称的身材、白净的皮肤、笔直的鼻梁。他常把同学放在宿舍的零食自己拿来吃;寝室里换下的衣服一堆又一堆,床上还不时出现一大片湿印,尿味熏人;基础课,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任课老师催急了就抄一份交差:技能课,抱着篮球使劲拍,任课老师说他几句还顶撞;体育课是他最喜欢的科目,体育老师看他那么喜欢篮球就把他送进篮球队训练,然而训练时又常溜号,成绩还不如没有参加训练的同学;  相似文献   

14.
肖华 《教师》2015,(13)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深刻和重要.人们在面试就业的过程当中,合乎规范的礼仪可以给自己的面试成绩加分.当前,很多年轻人缺乏正确的礼仪规范,习惯我行我素.本文主要针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以后面对就业问题时,对其需要注意的礼仪规范进行分析,在礼仪教学当中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以帮助学生在面试时占据一定的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在应聘面试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礼仪不规范的问题,为此,学校可在课程安排、选用和编写教材、教师选用、教师教学等方面改选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就要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懂礼仪、有修养、会技术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欢迎的建设人才。阐述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及原因,提出解决策略,供职业学校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小学高年级的任课老师 ,我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论先后 ,知为先 ;论轻重 ,行为重” ,这说明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礼仪行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只有在实践中形成 ,在实践中巩固 ,才可能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在其养成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调控、自我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其行为也开始以社会的需要作为动机的基础。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冲破外在行为表现而深入到内心世界 ,他们在评价别人的品质行为中逐渐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礼仪是学生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学生礼仪的遵循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秩序、教育教学秩序、学校文明风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学生礼仪问题,特别是当代网络教育教学中,出现一些学生破坏教学秩序、不使用礼貌用语等比较常见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并解决.从思想文化对伦理关系的解构这一视角分析,极端自由个体主义会造成...  相似文献   

18.
一、现行教材存在"四不足" (一)教材结构欠妥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在现代社会里,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其中政治素质是指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思想素质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行为规则;法律素质是指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各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也有所侧重.高三着重政治素质教育,高二着重思想素质教育;高一则着重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由于高二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所以对于一系列经济现象和本质规律,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对一些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理解的不深、不透,把握不牢、不准.如:在说明商品从现象上看是件物品,从本质上看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若学生学习了现象与本质的概念,并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由于现行教材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哲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抽象比较难理解,所以高一学经济学,高二学哲学,我认为这样的结构不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体育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忽视了大学生体育礼仪的教育,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不仅在运动场上,甚至在校园中也出现了较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言行.文章剖析了当前大学生体育礼仪缺失的现象,指出了体育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构建体育礼仪教育的模式,旨在提倡通过体育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礼仪文化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已具备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礼仪文化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为对象,研究礼仪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规律的学科.礼仪通过社群关系来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由礼仪观念、礼仪行为、礼仪习惯和礼仪制度组成,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人格完善的文化体系,有着自身形成、发展和发生作用的规律.礼仪文化学的体系应该在总结和概括礼仪文化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沿着一定的逻辑思路形成礼仪文化学的基本框架.在按照某种特定的范式对礼仪文化进行研究和概括时,既要继承和利用传统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又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