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含不同氮原子的吩嗪类分子与金电极构成的不同分子器件中接触构型对其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与电极的接触构型是影响其电子输运特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接触构型会产生不同平衡电导值,特别是以top位非对称方式接触时电导值最大,也就是说此连接方式最利于电子的传输,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性质和设计具有实用功能的分子器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2,4′-聚噻唑,聚噻吩以及噻吩噻唑两嵌段聚合物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分子极性对分子结器件的电输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噻唑单元在输运方向上存在分子偶极矩,从而导致在含有噻唑单元的2,4′-聚噻唑和噻吩噻唑两嵌段聚合物的分子结中产生电流整流效应.两种分子结的整流比率分别达到38(2.0V)和24(1.4V).通过对外场下能级的偏移和分子轨道在实空间扩展性变化的分析,对分子结中整流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利用长链烷烃取代基与石墨表面的较强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烷基取代的有机小分子(酞菁、卟啉、碱基)的高分辨STM图像.理论分析表明,这些分子的吸附稳定性来源于长链烷基与石墨间较强的范德华相互作用,以及长链烷烃链间的二维结晶能.分子在表面的吸附组装结构受到分子与基底间、吸附分子间,以及溶剂与分子间作用的共同影响.对于长链烷基取代的碱基分子在石墨表面的组装结构中,分子的排列方式不仅受到烷基链与石墨间较强的取向匹配的作用,碱基分子间形成的多个氢键以及芳环离域π键的作用也会影响分子的排列方式,并且是造成烷基取代碱基分子组装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扫描隧道谱研究表明,硫醇在Au表面的自组装分子膜对电流的整流作用,来自于分子中巯基与Au表面形成的双电层,而不对称取代的NtBuPc分子在石墨表面的LB膜的电流整流行为,来源于分子内部的不对称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应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真实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来寻找目标分子,已大大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制进程.本文在合成N,N-二羟乙基-3-胺基-2-甲基丙酸甲酯单体的基础上,利用MP软件和GAUSSLAN 98 UHF/3-21G分别进行分子力学优化和几何构型优化,寻找最优构型,并进行系统构象搜索,探讨了分子构象与能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细胞内存在的分子伴侣、蛋白质聚集和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首先,发现分子伴侣GroEL与底物蛋白的结合有 半位 "和 全位"两种模式,它是由底物蛋白的分子形状、分子大小以及与GroEL的相互作用性质决定的.接着,发现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一起复性时相互不干扰,提示细胞内蛋白质折叠可能不受其他蛋白聚集的影响;后又发现α 乳清蛋白的前熔球态不仅是分子伴侣也是蛋白质聚集体的作用对象.最后,研究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形成时,因2s-2p原子轨道能量差的不同,其分子轨道的能级顺序不同。本文讨论了由于s-px混杂对价层分子轨道能级和形状的影响,指出了一般教科书中给出的分子轨道图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能量药物筛选基本过程的分析,探索了靶分子固定化可能对筛选质量构成的影响.从分子相互作用看,实际的过程远较理想的情况复杂.分子间存在的静电力、疏水作用力及氢键力能对固定化的机理构成较大影响,甚至可能诱发多层吸附的固定化模式.基于固定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靶分子与靶分子、靶分子与微球、体相与表面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构筑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为实际的筛选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苯基乙炔化合物——MPPA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其在一定偏压下的电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以MPPA构建的分子器件呈现明显的整流现象,并且在较高的偏压下,出现负微分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9.
杯芳烃是一类新型的超分子受体分子。杯芳烃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应用已深入到仿生、催化、冶金和化工等领域,并将在科技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第二代分子马达为例,研究了溶剂化效应对其旋转过程中反应势垒的影响.分别计算了在水中和环己烷中分子马达基态和过渡态的能量,并以气相中分子马达基态和过渡态的能量为标准,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溶剂化效应仅对马达基态热力学反应的势垒产生微弱影响,使反应势垒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在不考虑构型优化的情况下,溶剂化效应给出的反应势垒理论值比气相中高大约2.5 kJ/mol.  相似文献   

11.
详细综述了一些用于制备分子尺寸器件的化学策略的设计、发展和演示。其设计思想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光诱导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机理,氧化还原反应,构象变化,以及超分子原理,分别将2个信息量丰富而结构又比较简单的四硫富瓦烯和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与它们性质互补的不同组分集成在一起来构建功能分子器件,用于完成快速的数字处理和传输。首先凭借四硫富瓦烯丰富的电化学性质,大量的D-A-D超分子和环轴烃分子已经被设计并成功合成。时间分辨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些D-A-D超分子发生分子内的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桥联基团进行有效调控。STM研究则首次发现并开辟了环轴烃分子在纳米记录和高密度信息储存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也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独特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能力去设计超分子组合,并通过光和适当的化学试剂来控制这些组合的吸收、荧光和导电性质的方法。根据这些组合的光谱和电化学行为,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分子开关、逻辑门和分子回路。最后,展示了用于设计合成新类型开环结构稳定的荧光螺吡喃分子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2.
对上市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时的行为特征进行分类与规纳,可以更好地看出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真实动机,从而为投资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外关于审计师变更的原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生审计师变更时的特征作了数据分析,期望能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一点有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化学动力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单分子反应一级动力学作出解释。以L indem ann历程为基础,阐明单分子反应机理的动力学特征,并指出只有在整个反应是一级和三级混合在一起的降变过程,才是真正的L indem ann历程。  相似文献   

14.
LilrB2蛋白与Aβ(1-42)寡聚态的结合会造成阿尔茨海默症的某些症状,研究其中的结合方式对设计针对性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以lilrB2蛋白和Aβ(16-21)双分子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对接设定3个不同构象作为分子动力学模拟起点,分析3组体系的模拟轨迹,发现lilrB2蛋白上的ASP23残基与Aβ(16-21)单支链上的LYS残基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对受体和配体结合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结合状态下,lilrB2蛋白的CYS142和SER24残基与Aβ(16-21)支链上VAL、PHE和ALA残基的疏水作用也有利于lilrB2蛋白和Aβ(16-21)双分子链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并从优化实验内容、学生撰写实验设计、讨论式实验教学、小班制教学及优化考核方法等8个方面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进展,主要包括:①细胞凋亡及其调控;②细胞因子(主要有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对软骨细胞的影响;③软骨细胞的分化、反分化及其胶原表达形态.  相似文献   

17.
大气中的离子对水蒸气核化过程影响很大.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水蒸气均相核化和离子诱导核化.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不同离子带电量对水蒸气核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情况模拟过程均经历3个阶段:诱导阶段、稳定核化阶段和聚并阶段.离子存在时,水蒸气成核过程诱导阶段缩短,核化速率增大,临界团簇尺寸减小,核化更容易发生.正二价离子比正一价离子对核化过程的影响更大.最后,利用团簇微观结构解释了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分子水平上评价运动员在调整期、训练期和比赛期的体质、状态已成为可能.分子诊断技术早在2000年就应用于国内的竞技体育科研中,其主要应用在运动员选材、运动疲劳机理、运动诱导骨骼肌适应、基因治疗技术、基因兴奋剂检测等凡方面.总结了各种新的分子诊断技术在运动分子生物学科研中的应用原理及优缺点,并指出未来其发展方向将侧重于以下几方面:①快速、简便的等位基因检测方法在运动员选材和运动遗传病筛查中的应用;②应用基因技术对运动员选材的地域和种族多态性进行划分;③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