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回归模型比较秸秆利用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目前对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两种方式,即秸秆还田和秸秆作为能源的生物利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实验试点及其下属的华东、浙江、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等试点的三种中国主要农作物早水稻、晚水稻、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的增产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对效益的比较,通过计量计算、线性规划,用燃料乙醇的产生量作为衡量标准,在将秸秆还田后使粮食增产制备的乙醇量和秸秆直接生产的乙醇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国情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在可预测范围内秸秆还田效益在2016年后将大于其生物质能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对农作物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F)、常规施肥+秸秆还田(SF)、常规减量施肥+15%结合秸秆还田(SDF)四个不同处理组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方面,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组(SF)油菜产量最高,与常规施肥组(F组)相比,增产了1.64%,纯收益增加0.80%,秸秆还田对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在环境效益方面,与常规施肥组(F组)相比,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组(SF组)、常规减量施肥+15%结合秸秆还田(SDF组)显著降低总氮径流流失总量12.51%和23.47%,总磷径流流失总量降低0.64%和1.26%。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出,在常规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可以实现作物的增产增收,降低农田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减轻化肥投入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多、产量大、分布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及目前技术发展的动态,并就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技术前景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结合民勤县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利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民勤秸秆资源潜力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民勤区域特色的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态化、循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冀东地区秸秆直接还田的培肥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秸秆还田施田施用量和各项指标规定值,制定了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基本工作原理和各参数的主要作用的分析,寻求影响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功率消耗的关键参数,从而为优化还田机的工作参数提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是困扰农业生产的难题。由于秸秆柔韧,机械难以粉碎,所以每逢收获季节,农民们只好焚烧秸秆,不仅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还造成生物质资源浪费。中科院的专家新近从作物品种自身的遗传变异入手,利用离子束辐照水稻种子,经过大量实验获得了突变体样品,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立项背景 我国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近6亿吨.近年来,农业主产区秸秆大量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和各级政府均将秸秆禁烧视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大事.养畜过腹还田,不仅可增产畜产品,为农田增加大量有机肥,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玉米秸秆连续直接还田对土壤氮素养分时空动态变化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素供应水平,增产作用显著。在秸秆C/N15:1~35:1范围内,调节秸秆不同C/N未改变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其转化对土壤氮素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亦无明显差异,增产幅度大致相当。在调节秸杆C/N的前提下配施促腐剂,使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明显加快,与秸秆直接还田未配施促腐剂处理比较,可有效提高土壤供氮能力,显著增加作物产量。调节玉米秸秆C/N为35:1并配施促腐剂是冀东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0.
秸秆产出量超过农作物的产量 ,农民一直面临着大量秸秆何处去的难题。据农业部门统计 ,全国三麦、油菜、蚕豆、玉米等各种农作物年产秸秆量达 10多亿吨。如此之多的秸秆出路在何方 ?这对于我国农村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昔日被视为主要炊事燃料的秸秆 ,已逐渐被石油液化气等能源所取代。很多农民只好将大量植物秸秆闲置乱堆或付之一炬。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因此 ,秸秆综合利用已是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出路之一 :秸秆还田我国许多农业区耕地负载重 ,复种指数高 ,土地养分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中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的危害,如生态系统退化、土地丧失、水资源短缺、经济贫困等问题,结合贵州省镇宁县的自然经济情况和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提出了对不同强度的石漠化进行分区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试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制度代表着罪犯处遇的未来方向,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其理论根基源于刑法谦抑性思想、行刑社会化理念。就我国现状而言,我国社会理念载体、法律载体和物质载体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建议通过完善社区刑罚的刑事立法,整合现有基层司法资源,完善矫正机构职能分工,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保障和促进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业用地土壤中镉、铜、铅等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了解到污染因素主要是饲养所用的畜禽饲料转化为粪便作为肥料施用所致。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饲养所用的畜禽饲料进行严格监控,以综合防治农业用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书借还差错容易引发流通纠纷的现状,通过分析相关需求,阐述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借还提醒服务的技术思路,采用创建触发器、模拟浏览器HTTP请求、定时发送消息等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公众号主动、实时地发送借还提醒消息的功能,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与建设实现过程,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方便了读者,减少了借还差错,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15.
简释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然地理与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在中央政策制度支持下实施退牧还草、牧民定居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在政府主导下的退牧还草、牧民定居现状及传统民俗心理的不适应和缺失,以及搬迁政策落实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牧民定居中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及措施,以期为政府未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案发前退交财物行为的定性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不应该将其认定为受贿;另一种观点是根据设定的具体财物退交时间,来确定退交是否及时,进而判断其行为是否构成受贿.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缺陷.行为人在收受财物时主观上有无受贿故意是定罪的关键.对此分析得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行为人无受贿故意且事后立即设法退交,这种情形不具备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另一种情形是行为人已有受贿故意且收受财物后未立即退交而在案发前退交,这种情形应当入罪.在此基础上进行财物退交及时性的判断,对受贿罪的认定会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造成毕业生还贷违约的原因而将违约情况分为“缺乏时间观念、遗失贷款文件却不主动查询还款信息、还款能力不足、缺乏诚信意识的恶意违约以及利息调整造成违约”,并针对每种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陶蓉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4):131-133,144
首先对中小民营通信企业的行业人才结构、流动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我国中小民营通信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根据目前多数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现状,对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从企业角度出发应对人才流失需要作出的改进措施与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政策走向、社会支持程度、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四个方面对新疆那达慕草原节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在良好的政策环境、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支持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那达慕草原节对新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