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让我上一节引领课,思忖了许久,我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我喜欢》一文。这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见微知著,捧着这篇文章,托着沉甸甸的教案,上完《我喜欢》之后,我陷人了深深的沉思:课堂需要在哪些方面引领呢?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门课,但说到喜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喜欢玩。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采取一些必要的技巧,让学生及时回归到课堂中。在教学《牛刀小试——初识Photoshop》时,教学目标要求:认识Photoshop界面,学会进行简单的操作,学会改变图像的大小及图像的纠正。课堂上,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门课,但说到喜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喜欢"玩"。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采取一些必要的技巧,让学生及时回归到课堂中。在教学《牛刀小试——初识Photoshop》时,教学目标要求:认识Photoshop界面,学会进行简单的操作,学会改变图像的大小及图像的纠正。  相似文献   

4.
徐鸿斌 《教师》2012,(25):62-6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的第七条要求使学生达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一线教师认真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有计划地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步骤:一、入学选班歌,教唱班歌立目标,树信心初一刚入学很多学生面对七科考试科目很不适应.我通过上课前几分钟给学生做了一个调查问卷:你喜欢的歌曲你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成绩的方法——。收集上来以后,我为学生们选择了班歌《我相信》,正如歌词中唱到的:“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他们学会高效学习的方法,他们希望的是提高成绩,厚积薄发。课堂我教孩子们一起唱,我的激情带动了他们,第一堂课的效果是,他们喜欢了我,也就进入了我设计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5.
沈佑章 《湖北教育》2003,(17):47-47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转变学习方式、拓宽课堂空间”,偶有惊喜。 “《花的话》一文是一篇童话,文章写冬去春来时开放的花儿;写花儿们刚开放时的兴奋;写日久厌倦后花儿们在月下的比美论贵,最后写小男孩采摘二月兰献给亲爱的老师。”这是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用书》上的一段话。这段话确定了课文的主题。文章浅显,写得活泼而有情趣,结构也较简单,学生易于掌握,而主题到底是什么,学生却难以提挈。于是老师只作点拨: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  相似文献   

6.
冯文强 《小学生》2010,(7):21-21
1阅读方式要有灵活性在阅读课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加各项阅读实践,使阅读课变传统的“讲堂”为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舞台”。课上,虽然讲究以读为本,但听、说、写、悟、议,各有千秋;疑、演、画、评、赏,异彩纷呈。如在学了《庐山云雾》一文后,在“出境悟文”阶段,笔者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云雾之美,学生的实践形式多样,课堂显得生机盎然:有自主学习的——或坐着奋笔疾书,或站着深情吟诵;有合作学习的——或挥毫泼黑,你画“轻纱一般的薄雾”,我画“帷幕一般的浓雾”;或结伴同“游”,指指点点,余兴未了……  相似文献   

7.
杨英英 《广西教育》2014,(41):118-119
正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据《音乐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参与调查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课堂情境无趣味,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学生自然不愿意上音乐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趣"和"情",才能吸引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一、音乐教学中的"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  相似文献   

8.
一、小学生体育课上自由性的表现 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第2期的《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关系》一文,我对毛振明老师的观点很有感触,特别是关于“学生自由性”分析,更是深有体会。现在的小学体育课堂确实很难上了,顽皮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千什么。有些一线体育老师无奈地说:“现在学生喜欢的根本不是体育课,而是喜欢体育课匕可以自由活动。”这种自由性最终影响到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如果以体育课程的领域目标为视角,对小学生自由性的表现进行分类,可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好教师的十二种素质美国《时代》刊登的《好教师的十二种素质》一文,是保罗韦地博士在收集了九万个学生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而写出来的.这好教师的十二种素质是: 一、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二、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象猴子般戏弄.”三、耐性——“她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四、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10.
翻开《小学教学设计》(上旬·语文2009年第8期),《我不喜欢那个牧童!》一文的标题吸引了我。笔者赞同邓老师对课堂生成的理解,然而,细细推敲,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商榷:其一,关于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
女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以下简称《一家》)选入了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文章以独特的视角 ,活泼的叙述 ,让人结识了诗人全家 :可爱的妈妈、同样可爱的爸爸和生活在充满亲情和理解的家庭氛围中的“我” ;让人看到了一个中国诗人家庭中彼此活泼泼的深情。中学生一定会喜欢这篇文章 ,而学习后 ,对他们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技巧上的。他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个家庭中弥漫的和谐、亲切和以理解为基础的深爱。为帮助老师们教好《一家》 ,我们请诗人为此文写些有关的文字 ,而不久就收到了《临别赠言》(以下简称《赠言》)。这是…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为主,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作为教师,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评价,组织好学生的探究、讨论与交流,努力使课堂“活而不乱”,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做实验学生的兴趣很高,讨论学生也很喜欢,可是效果呢?课堂中可能会有点“乱”,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样的“乱”呢?又有什么法宝把课堂中的“乱”变“活”呢?我试教《寻访蚂蚁》第二课时后,老师们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议、指点,我重新设计又上了这一课,体会到评价这种“调味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今天要上新课——《田忌赛马》。这是一篇“老”课文了,但是如何上好这一课,如何上出新意来,也让我费了一番心思。我决定以课堂“创新”为主导,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放暑(shu)假了,小朋友们一下子有了很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的书。说到书,小朋友们叽叽喳喳起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学生探索(tan suo)百科全书》,书里有很多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特别吸引我。——宋开心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中阅读至关重要,如何引领初中生进行有效阅读,需要教育者们不断探讨。目前,研究者们关注的多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则以一个长远的视角,思考如何在初中阶段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保障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从而切实增强他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8月17日,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程春雨老师,在克什克腾旗上了一节语文课——《背影》。程老师跟学生一起深入阅读《背影》的时候,我坐在学生身边,聚精会神地观察和倾听,试图读懂这节课堂。先有教师的深度阅读,才可能有学生的深度阅读。张华教授说,视角是世界本身的特性。读《背影》,把视角定位在"父亲"上,是一种视角,也是大多数人阅读的视角。从这个视角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相似文献   

17.
水塘风情     
《水塘风情》是我在上“观察与写作”的作课时为学生写的一篇示范作。我们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也全是农村孩子,我要求学生调动平时的观察和记忆,将家乡的美生动地描绘出来,并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在我带头下水作后,我发现学生们的作比以前写得要生动多了,我觉得有时教师的示范比枯燥的课堂讲授要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8.
<正>通常情况下,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大具有批判视角的,因为几乎所有课文所彰显出来的价值观,对于学生都是一种明显的引领,学生居其"下",难以有批判的视角,自然也就难有批判的可能。但有一则文本相对例外,这就是《皇帝的新装》(以下简称"《皇》文"),在一次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正>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我喜欢给学生讲述海伦·凯勒、居里夫人、苏轼和张海迪等名人的生平事迹,阅读这些名人传记,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可以给学生有益的启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轮椅上的梦》和《贝多芬传》这三本书是我推荐  相似文献   

20.
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会向学生们介绍作者情况,关于作者的奇闻趣事、作者的代表作等,让孩子们对作者产生兴趣,让孩子们由喜欢作者而去读他的作品,爱屋及乌,学完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鼓励学生们去读她的《城南旧事》,学完法布尔的《蟋蟀》,鼓励学生们去读他的《昆虫记》,学完冯骥才的《刷子李》,鼓励学生们去读他的《俗世奇人》……看到一个个作者被孩子们熟知,他们的作品被孩子们喜爱,我的心很是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