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或总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总构想。这一构想,从总体上说,是与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相适应的。因为在我国,经济上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是社会分配的主要原则。政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  相似文献   

2.
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是以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的伦理政治.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使得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对立,尤其是形成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民主政治在历史上的可能性.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伦理基础,使得社会主义政治成为唯一可能的民主政治.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伦理保障,因为共产党代表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阶级联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联合,形成人民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爱祖国,就是教育学生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出贡献。要明确四点:一是懂得祖国的历史和地理,祖国的今天和明天。二是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是懂得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祖国利益。四是懂得热爱祖国要从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做起。爱人民,就是教育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明确四点:一是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二是懂得革命者不能脱离群众,要立志为人民服务。三是要敢于同损害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作斗争,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四是懂得热爱人民的好思想要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4.
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在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祝词中勉励当代少年儿童“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把理想抱负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之中”。他着重提到少年儿童要从三个方面的点滴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一是从爱家乡、爱老师、爱父母、爱同学做起,培养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优良品德;二是从爱劳动、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起,培养有知识、能实践、会创造的实际本领;三是从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战胜每一个困难做起,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问题,目前在一些青年同志中仍然存在糊涂观念。比如有人说,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样的规定本身就是矛盾的。在一些人看来,既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事情都应该由群众自己直接来决定,共产党也“干涉不着”;如果共产党执政,发扬民主就是“搞形式”、“走过场”,什么事情还得由共产党说了算;甚至有人公开提出要“踢开党委闹民主”。很明显,这种把共产党执政同人民当家作主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如何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我认为主要从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两方面做起。 第一、大政方针决策前的政治协商 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以后,各民主党派是在接受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参予国家政权。随着从我国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民主党派也逐步转移到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并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已成为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组织上成为合作共事的关系。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政党的作用,如何体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呢?我们认为第一件就是凡属于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国家政治生活、人民生活和统一战线中的重大问题,都必须在决策前与各党派充分协商,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党的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个培养目标对新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扩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为热心于改革开放,有艰苦备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为了更好地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大学生培养目标,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必须正确地引  相似文献   

9.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三大特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 ,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保障。不懂得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就不懂得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人民的各种权利就没有制度保障 ,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 ;没有社会主义法制作保障 ,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苏联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是苏联人民在共产党及其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天才领袖和导师——列宁的计划和指示进行的。共产党遵循列宁所指出的道路,动员了苏联人民的强大力量去实现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造,保证了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一胜利,已由1936年通过的苏联宪法以立法手续固定下来。苏维埃国家的宪法,巩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时也表明我国进入了新的时期,即完成社会主义的建设并由社会主义逐渐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通过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逐渐过渡而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已做为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奋斗和建设的首要纲领性任务规定在苏联共产党党章之中。  相似文献   

11.
以《萤窗异草》为例,探讨对"情"和"痴"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人生和本真状态的追求。《萤窗异草》在"情"这方面既肯定和赞美情爱领域内的情,主张"凡人有情";又将情扩大到人的欲求领域,认为"情"是欲望的根源,只有突破情关,才能获得自由状态,主张"圣人无情"。在"痴"的方面有三个层面,一般意义上的傻、智障;出自肺腑的天真和善良;绝无所欲,绝无所求,是纯天然没有经过世俗污染的一块心灵净土。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尔的《纳扎尔爱情诗集》自觉地按照悲剧的审美规律为世人谱写了一组凄美动人的爱情乐章。《诗集》中爱得热烈、爱得痴迷的恋人们在遭受种种阻挠后,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诗集》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从爱情的被毁灭中激起人们对爱情的珍惜、热爱和追求,以巨大的愤怒去憎恶和仇恨扼杀爱情的丑恶势力,从而为埋葬丑恶事物而斗争。  相似文献   

13.
情节结构的安排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长恨歌》的情节结构表明,李、杨身为帝、妃,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如同常人一样的爱情。这首长诗既有对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讴歌,又有对他们不能善终的爱情悲剧的浩叹。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主席所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包含着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原则以及“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将“八荣八耻”的解读与高校特殊群体“研究生”相结合, 有助于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抗战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必须为建国时期的人们树立效仿的榜样,同时又不能与塑造英雄人物的原则相抵牾,因此作家在处理爱情描写的问题上受到了“质”和“时间”的严格限制。这种限制的直接后果就是作品中爱情描写的“量”受到重重的监控,当时的作家们精心设计了“佳人主动,英雄装傻”、“三角关系”等模式,巧妙地使爱情描写在“量”上尽可能得到扩张。  相似文献   

16.
奥地利犹太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精神描写而著名。他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强调了女主角追求生命最后的意义。这种女性的疯狂的爱打动并震撼了如此多的人,因此也可以说女主角终其一生投身于为爱的伟大行为艺术中。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从人物的态度和主人公一生的经历中探寻这刻苦铭心的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尊重社会公德”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于推进我们当前的“以德治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它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重视并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从而处理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2)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调整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3)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和塑造,有利于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正经历着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而尴尬的现实处境使人们认识到,法治的实现更多地依赖于民众的观念支持,尤其是个体公民在法治建设中对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待救”是传统化积淀的思维定式,而“自救”是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多元化法治社会的需求。实现“待救”向“自救”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需要我们创造积极的政治、经济、化条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9.
唐代仙道小说中常表现出道教关注现实人生、重生恶死的宗教情怀。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仙道小说中蕴含着人们普遍追求享乐的食色文化心理;食色文化是对唐代士人在仕途、婚姻的现实选择中所作的心理补偿和人生抚慰。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仁学把“仁”从个人的内在情感体验转化为带有更广更深的社会道德功能的行为,把源于我们特定个人之间关系的“爱”引申为公正无私的作为伦理责任的“爱”,将“仁”作为国家的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基础。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正在积极开展着的追求社会管理制度的伦理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类文明进程不能说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