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是其必然,作家们以精心营构对象世界来表现人性,认识其弱点,并希望改变这些弱点,使人自身进入一种最佳境界,使人性从蹩脚的格式塔成为完美的格式塔.人性的丰满,人格精神的健全,将是“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  相似文献   

2.
卢香 《中学生读写》2010,(8):105-105
地上有三张纸,它们的归宿应该在哪里?是“横尸”街头,还是沉睡在垃圾箱?看看三张纸能反应出怎样的人性弱点吧!  相似文献   

3.
许多作家热心于向所谓“人性的深层挖掘”。这种“挖掘”多是在“揭示人性的复杂性”的题目下,展示人性的弱点的。这里的偏颇显而易见,如果人性的“深层”就是人性弱点的天下,那么人类早就退回到她所揖别的原处去了。就像天有晴有阴一样,原初的人性不能只有阴霾而无阳光。...  相似文献   

4.
管住自己     
不只一次,在某些公开场合听到过这样的对话:“你要是有某某贪官那样的权力和条件,也会腐败吗?”“会的!”问者直截了当,答者毫不含糊。也许是玩笑。但明明知道是一条危险的路,还是想去冒险!可见:邪恶有诱惑,人性有弱点,不抑制不得了,“管住自己”这个人生课题是多么重要啊!  相似文献   

5.
尼采有一部哲学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在书中他一方面肯定人性中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类变得更优秀;另一方面又对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尤其对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的这种弱点和缺点,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挖苦。尼采寄希望于“自由精灵”,也就是能超越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观念而自由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6.
人性与兽性的较量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巴尔扎克作品中出现的“人生论”、“宗教观”等思想进行探索,剖析人性的弱点,揭示产生人性“顽疾”的社会、时代背景。文章说明,发育不良的社会导致了人性的自我背叛、人格的自我崩溃。  相似文献   

7.
纳撒尼尔·霍桑乃19世纪美国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故事重述》中广为人知的一个主题是对于人性之“恶”的解读。在《优雅少年》中,“恶”有两层含义:其一,它代表那个时代狂热宗教激情驱使下的宗教迫害或是宗教狂热;其二,它代表人性固有的弱点。霍桑认为,无论个人还是群体,只有掌握了关于黑暗的知识,即了解了自身的弱点,才能使自身趋于完善。这则故事不仅鞭笞了殖民地早期清教对人思想的禁锢,而且还给19世纪的美国盲目自信的弊病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8.
“人本管理”就是在充分认识人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抑制人性的弱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性的潜能、智慧、创造力,使人在创造财富实现组织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是当今最推崇的管理方法。图书馆也应借鉴这一管理思想,来改变长期以来图书馆的管理落后,队伍建设不稳定的局面、图书馆引入人本管理思想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陈秋珍 《文教资料》2013,(32):12-13
出轨所展现的情与欲是文学不可回避的话题。作家在作品中以女性出轨的百样形态来展现对真实的人生和人性的追求,读者性情至上的理解和宣泄更是促进了出轨作品的不断扩展,出轨作品的表现深度和平衡机制也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充满着讽刺的意味,她挖掘人性中的弱点.讽刺人性中的可笑与荒谬的一面。张爱玲笔下嘲讽的都是一些小人物.大多数都没有大奸大坏.有的只是“不明白、猥琐、难堪、失面子的屈服”。张爱玲小说中的讽刺意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性弱点的揭示;2、抓住表象与心灵的矛盾.以写实的手法从对比中突出讽刺的力量;3、反讽手法的运用;4、语言方面的夸张。  相似文献   

11.
人本管理,就是在充分认识人的本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抑制人性的弱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性的优点,使人在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项链》中,莫泊桑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经历了人生的喜悲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一声关于人生偶然性的长叹,关于玛蒂尔德命运模棱两可的评判,让人迷惑于文章要表达的意义:作者是要借玛蒂尔德的悲剧来抒写自己的人生困惑,还是要借她探讨“爱慕虚荣”是不是人性弱点?  相似文献   

13.
孙洁 《语文知识》2009,(1):87-89
《墙》和《暗示》都描写了非传统意义上的“情”与“欲”的矛盾,即亲情与欲望的矛盾。欧阳子和方方从女性主义角度对人性的某些弱点进行深入挖掘,并都用出色的心理描写对现代主义技巧作出了诠释。  相似文献   

14.
阿Q是鲁迅创造出来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远离了那个时代,他还如此鲜活,本从中国传统化和人性的普遍弱点的角度来追问阿Q的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想说明鲁迅不会“远去”。  相似文献   

15.
以谁为本     
<庄子>中说,有机械者必有机心,然而我们应该承认机器可以弥补人性中的弱点,它们不讲情面,不走后门,不以貌取人,也不以权取人,也不以钱取人.机械成了犯罪的工具,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人本主义”,要高扬人的理性和价值,同时也应该反思人的劣根性、破坏性.所以“以人为本”的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以谁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秀杰 《现代语文》2006,(11):15-16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性”成为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坚持了“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了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性”对语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也渗透入了语“双基”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对语“双基”进行再审视,而且应充分利用“人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双基”的合理实施。  相似文献   

17.
许多自认为有底线的人,他们的底线是会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将“男友出轨”定为分手底线的姑娘,事到临头却在纠结这男人究竟是酒后失身还是主动失身,是他献身还是别人送上门来。  相似文献   

18.
人之初     
对人性的了解,早先只是从书本上知道“性善论”“性恶论”,而真正认识初始的人性,还是首次和周岁的孙女接触的半个月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后期,封建统治日趋糜烂,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原本“和谐”的关系开始破裂,并逐渐恶化,资产阶级的本性也进一步暴露。莎士比亚加深了对资产阶级本性地认识,他的人性观发生了转变,他的戏剧创作改变了以往以歌颂人性、赞美人性为主的创作风格,而转以揭露人性弱点为主,论文将从他的悲剧所反映出的轻信恶人的花言巧语,轻视好人的忠实高尚、欲壑难平,人性沦丧等在欲望面前暴露出的人性弱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张爱玲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关注人性,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因而她以天才的智慧,在作品中写出了平凡尘世中的俗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真实地刻画了芸芸众生的人生形态,在凡俗中展示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男女本性,重现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自己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并在对人性的自私的求生本能反省中隐含了对人性的深深理解和宽悯。张爱玲的作品以人性的弱点为着眼点,在现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