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鲁建全 《物理教师》2009,30(2):51-51
原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至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题目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相似文献   

4.
题目(2008全国理综21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人射角口射人,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相似文献   

5.
题目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口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n=1.5有用吗?     
题目(2008全国理综21题)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  相似文献   

7.
问题.一束由红、蓝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透明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平板透明砖自下表面射出.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究竟红光先穿过平板透明砖还是蓝光先穿过平板透明砖?  相似文献   

8.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中,关于光的折射率的实验主要是通过插针法,研究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穿过平行玻璃砖,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  相似文献   

9.
一、1/4圆形面对光的折射及全反射 例1 图1中4DB是1/4圆柱玻璃砖截面图,“玻璃的折射率为n=√2.今有一束平行光束以45&;#176;入射角射入玻璃砖的OA面,如图1所示,并假设凡折射到OB面的光线全面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作用.试求圆柱面AB上能射出光线的面积占这块玻璃砖AB表面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0.
朱欣 《中学理科》2005,(5):18-20
“光的折射”是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新课程中删除了“透镜成像”后,更应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玻璃砖对光折射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控制光的传播方向的重要方法.本就平行玻璃砖、圆形玻璃砖及三角形玻璃砖对光折射的特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几何光学部分的高考考点包括: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及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本文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点,供师生复习时参考.一、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定律【例1】如图1所示,玻璃砖的厚度为h,折射率为n,将其放在桌面的报纸上,透过玻璃砖从其正上方观看报纸上的字S,看到的字比原来的位  相似文献   

12.
今天,姚老师在上初一《科学》第一章中"光的折射"这一课题,她先做了一个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学生看到光进入玻璃砖后,在玻璃砖内光路发生了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1所示。然后将这一现象进行拓广,指出:光从空气进入水内。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像这种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后,光路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这一基础上,姚老师又问学生:如果让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如图2),光路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并要求学生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画在图上。  相似文献   

13.
例1 如图1所示,一物体从竖直平面内圆环的最高点A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弦轨道 AB下滑至B点,已知圆环直径为d,弦AB与竖直夹角θ,求下滑的时间t.解析:物体沿光滑弦轨道AB下滑的加速度α=gsin(90°-θ)=gcosθ. 弦长 AB=dcosθ由运动学方程得: dcosθ=1/2gcosθ·t2  相似文献   

14.
光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与光的反射一样,折射光线的方向也是唯一的.在初中阶段,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不能准确地作出折射光线的方向,因此,在有关光的折射的作图问题中,一般只要求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但问题往往有例外,当光线沿着特殊的方向入射或者通过特殊形状的玻璃砖时,  相似文献   

15.
袁海江 《物理教师》2008,29(10):61-62
第1题是《选修(3—4)》中“光”一章“光的折射”课后练习第6题,原题如下: 关于图13.1—3(图1所示)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证明图中的入射光线与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本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老师们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中,很少将光的折射规律中的每一条规律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来,往往随接告诉学生,也有的老师为了得出实验规律的每一条结论,往往换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实验装置也较为复杂.本人通过实践总结发现巧妙地应用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砖”设计实验,可以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得出光的折射规律中的每一条觇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2008年1月第1次印刷的物理选修3—4第13章第1节光的折射“问题与练习”第6题第(2)问,题目为:如果光射入和射出玻璃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发生了侧移.证明入射角越大侧移越大,如图1(原书图13.1—3).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的教师用书的证明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直线l的标准参数方程为x=x0+tcosθ y=y0+tsinθ(t为参数),其中定点M(x0,y0)∈l,θ为l的倾斜角,t是定点M(x0,y0)到动点P(x,y)∈l的有向线段的数量MP,就是这个t困惑了不少同学.以下举例谈直线参数方程的简单应用.一、求直线的倾斜角例1求直线x=3+tsin20° y=1-t{cos20°t为参数)的倾斜角.错解设直线方程为x=3+tcosθ y=1+tsinθ(t为参数,θ为倾斜  相似文献   

19.
几何光学重在考查与物理光学等的综合题、光的折射、全反射和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等题型,能力要求"三懂"。狠抓"三懂",是教学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二、知识要点分析 1.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1)光的折射现像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