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宗教信仰、生活形态、政治形态、经济体以及竞争形态等多元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根据文化形态表现形式,对表现为同一性文化特征的民族体育进行归类,探讨其内在价值;并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诠释不同类型的民族体育文化,宣扬民族体育文化的生态属性、挖掘其商品属性,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对深层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以及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文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宗教信仰、生活形态、政治形态、经济体以及竞争形态等多元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根据文化形态表现形式,对表现为同一性文化特征的民族体育进行归类,探讨其内在价值;并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诠释不同类型的民族体育文化,宣扬民族体育文化的生态属性、挖掘其商品属性,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对深层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以及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族运动会)是国家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民族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民族运动会举办主题、运作模式、发展演变、赛事体制与规模等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其变化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促进民族运动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民族体育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的探讨,对当前日益高涨的资源开发热潮提出质疑.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息息相关.基于人类学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借鉴和运用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审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有利于用更加长远的眼光和多维的视角把握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的关系,以符合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进行整理.指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形式.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文化性特征表现为鲜明的地域性、浓厚的民族性、独特的传承性、宗教信仰性、融合与多样性和多元与规约性;其体育特征表现为健身娱乐性、竞技与对抗性、极强的观赏性和广泛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6.
民族体育文化历经长期的积淀,是国际体育文化的雄厚资源。民族传统体育既具有一般体育文化的通约性,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在文化层面上民族体育文化是现代竞技体育难以比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继承与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体育强国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蕴涵丰富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甚至成为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体育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民族体育品牌来支撑.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传承发展,必须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紧紧依靠学校教育、竞技、产业、媒体和民间等传承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全球化与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全球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立足之根本;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必须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予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体育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维系我国传统文化生存的重要力量,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西方竞技体育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大部分项目的内容和形式面临着萎缩的困境,甚至面临着文化扭曲的危险.对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深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机遇与现实途径,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今后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民族文化底蕴丰富。本文就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相融合进行探讨,在高效开发民族体育课程对传扬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层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体育文化总的来说是持续发展的,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产生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层。现阶段,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又有着出现民族体育文化断层不断加深的倾向,因此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状况及其开发对策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湘西州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包括民族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精神文化资源三个层面的要素,其游客动机主要来源于探秘和猎奇心理的驱动;当前的开发主要存在开发意识弱、特色不突出,宣传力度弱、挖掘整理研究力度不够、规划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专业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扩大民族体育的知名度、运用研究与创新的方法挖掘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宏观的角度看可分为“器物实践化”与“精神抽象化”两套传承系统。由于各民族体育文化具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就从根本上规定了这两套系统在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中具有的不同传承角色。充分认识这种不同并正确把握这两套系统在不同民族体育文化中的传承比重成为深入研究民族体育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功能等进行分析。发展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作的方式,把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融入区域各族人民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之中,奠定其生命之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使之具备发展动力;举办体育赛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走向世界;民族体育文化要融入旅游业之中,寻求其产业化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东南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居住着土家、苗、侗、布依等10多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规划>关于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的号召,渝东南酉阳、彭水等县市将摆手舞、踩花山等民族体育项目经过整理开发,融入全民健身运动中.对于渝东南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现状的了解与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肃是多民族的省份之一,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是其基本特征.在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文化背景下,结合农牧业经济文化,甘肃民族传统体育呈现体育文化多元、项目多样、民族性复杂、地域环境差异明显等特征.从甘肃民族地区较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实际出发,可以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提高民族群众综合素质、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甘肃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着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转型,由社会转型导致的文化变迁也带来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推进和演变.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视角梳理了社会转型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脉络,研究发现:首先是文化变迁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层次(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发生转变,进而导致了其主体价值的流失和功能的嬗变,最终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前“文化空间”的挤压中模糊了其本身的文化认同.最后提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做到保护与传承的选择性、文化与体育的整体性、竞技与娱乐的互补性以及适应当下发展的持续性等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区域分布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重要的体育文化资源,其地域性特征是民族体育形成的重要因素.研究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特征,有助于理清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从而找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勇 《搏击·武术科学》2011,8(6):93-94,122
仡佬族民族体育在中国民族体育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的起源受地域环境、图腾崇拜、祭祀活动及生产方式与战争演进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也正是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原因所在,对仡佬族传统体育进行发掘和整理,努力保持其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是我们每一个民族体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面临的困境及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面临着对传统体育文化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主动输出的意识;民族体育文化"高势能"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策略:立足国内,保持中西体育文化"并行不悖"发展心态;立法保护资源,实现精品的"活态"传承;做大、做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战略制订文化标识系统;输出应以传统武术为先锋;以保持"民族特质"为前提打造精品,走奥运、民间并行输出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