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田里     
余华 《新读写》2013,(7):93-93
我在南方长大成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食物都是大米,由于很少吃包子和饺子,这类食物就经常和节日有点关系了乙小时候,当我看到父亲手里提着一块猪肉,捧着一袋面粉走回家来时,我就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了,因为我父亲是北方人,这些日子我就能吃到包子或者饺子。  相似文献   

2.
麦田里     
我在南方长大成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食物都是大米,由于很少吃包子和饺子,这类食物就经常和节日有点关系了。小时候,当我看到外科医生的父亲手里提着一块猪肉,捧着一袋面粉走回家来时,我就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了。我小时候有很多节日,五月一日是劳动节,六月一日是儿童节,七月一日是共产党的生日,八月一日是共产党军队的生日,十月一日是共产党中国的生日,还有元旦和春节,因为我父亲是北方人,这些日子我就能吃到包子或饺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麦田里     
我在南方长大成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食物都是大米,由于很少吃包子和饺子,这类食物就经常和节日有点关系了。小时候,当我看到外科医生的父亲手里提着一块猪肉,捧着一袋面  相似文献   

4.
记得小时候,父亲天天骑着脚踏车送我去托儿所,风雨无阻。那时的我小小的,父亲特地为我在车前安了个小座位和放脚的踏板。遇到风雨交加的日子,父亲就会穿上雨衣,把我整个身子盖住。虽然眼前一片漆黑,依稀能听见外面狂风暴雨,但在这黑暗的世界里我不曾害怕过,因为背后是父亲温暖的胸膛与结实的臂膀。  相似文献   

5.
父亲说:"如果弯不下腰去,就永远割不完地上的麦子。"——题记这是一句朴素的话语,却给了我无尽的力量。那是一段失意彷徨的日子,屡战屡败,失望无助。正是父亲的这一段话让我猛然抬头,重新看到了那片属于我的湛蓝的天空和  相似文献   

6.
《小火炬》2012,(7):1-1
我从小就喜欢写写涂涂画画,小学三年级以后,班上的黑板报都由我负责啦!当编辑的种子估计就是那时候埋下的。毕业后,我如愿成了一名编辑。当我开始编辑周锐老师的小说时,心里不禁一阵激动:这可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位作家呢!后来看到了更多熟悉的名字:秦文君、张之路、曹文轩……这种幸福感就好像吃了一笼香喷喷的包子一样让人满足啊!  相似文献   

7.
往事如潮     
小时候,家后有片瓜园。我家的园子不算大,那头挨着通往城里的大路,这头有座小桥,连起家和瓜园之间的毛道。记忆里,父亲总是脚步匆匆,追求着他的梦,想着让他的瓜儿长得更好,让他和他的孩子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我是伴着瓜儿的开花结果长大的,瓜儿滋养大的孩子有着瓜儿般甜蜜的梦。心想着有一天,我能通过这座小桥,踏上瓜园那一端通往城里的大路。经济的拮据一直困扰着父亲。父贫儿亦卑,看到人家的孩子穿上新衣裳或是吃上鲜美的食物,我总是带着异样的表情悄悄离开,回到家,扑入父亲怀里,  相似文献   

8.
雨伞歪了     
在我小时候上学的那些下雨天,父亲总是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身心也都笼罩于这片蓝色之中。一次,在一个下雨天,我抬头和父亲说话,发现留给父亲的那一半天空却是一片阴沉的  相似文献   

9.
小时侯,父亲带我去看风景,走了很远的路后,我不耐烦地问父亲:“风景在哪儿?”父亲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坡,说:“风景就在那里.”我一看,山坡满是乱石,草木不生,一片荒凉,这哪里是什么风景? 父亲鼓励我说:“孩子,看到一面山不等于看到一座山,等翻过这面山坡,你就能看到风景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菊园     
阳台上的几盆菊花开了,晨风轻拂,一缕馨香透进窗来,沁人心脾。看着晨曦中的菊花,我的眼里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菊园,此刻一定已是姹紫嫣红,一片灿然。小时候,父亲就爱菊,家里除了栽有两棵栀子树,其他都是菊花了。父亲给我讲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王安石与苏轼关于菊花诗的争论,至今仍记忆犹新。大意是某日苏轼访王安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每到过年的时候,全家人都可以吃上父亲做的年夜饭,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是,平时父亲是轻易不下厨的,这就使得我们对年的盼望也就更加强烈。后来,我上了大学,又有了工作,于是就开始了客居他乡的日子。离家在外的日子里,我喜欢用吃来丈量那些离家的距离。可是,吃遍了大街小巷所有  相似文献   

12.
缄默的你爱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沉默的,而他的爱,也都是默默无声的。小时候,我一天中最期盼的时光莫过于站在家门口等待父亲的归来,因为他总能给我带回惊喜与欢乐。于是,在每个晚霞如锦的傍晚,你会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小男孩安静地倚在门框边,身上洒满了柔和的霞光,当小男孩的父亲出现时,他就会无比雀跃地向父亲跑去,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脚印     
小时候与父亲一起走路,总是想用自己的脚盖住他的脚印,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父亲的脚太大,把我的脚印给容纳了。我困惑地看着父亲眨眨眼,父亲笑了。“这傻小子”说完他疼爱地摸了一下我的头。那时,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是长子,父亲对我百般疼爱,尽管有时我犯了错,他也揍过我。春天的田野,是儿童的天堂。在这鸟借花欢水借风柔的日子里,天空总飞满各式的风筝。那时农村条件差,孩子们的风筝是很简陋的,几张作业本纸粘上几片竹片,也就制成了风筝,但他们同样的快乐。有时父亲是给我制风筝的。父亲是个做事认真的人,风筝的骨架总是用细线细心地缠制,…  相似文献   

14.
修复能力极强的女人希拉里小时候住在伊利诺伊州帕克里奇的威斯纳街235号。这是一所位于郊区的房子,前门廊搭起了遮阳篷,正对着一片坡度平缓的草坪。小时候,希拉里非常崇拜父亲。她会热切地在窗口张望他的身影,一看到他下班回家就立刻冲到马路上去迎接他。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希拉里学会了玩棒球、橄榄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眼睛     
您从罗中立的《父亲》中走来。您在朱自清的《背影》里定格。每当看到父亲的眼睛,我就感到两颗心在相互碰撞,相互倾诉……这也许就是我最喜欢父亲眼睛的原因吧!因为那双眼睛所容纳的那份情是那样深厚。记得小时候,我放学回家,父亲就用那慈祥的目光来迎接我,里面送着温  相似文献   

16.
老屋     
故乡的那座老屋 ,如一位暮年老者在记忆里倚杖而立。当老屋作为背景出现在照片上时 ,许多人都觉得诧异 ,我就出生在这座老屋里。生我的那一天 ,正是春光烂漫 ,那天老屋的门楣上写满了父亲的喜庆。然而 ,我却不尽人意。出生后不久 ,就开始发烧 ,不停的抽搐 ,在父辈的一片焦急中 ,好不容易才治好。以后的日子里 ,高烧一而再再而三的复发 ,父亲放心不下就夜夜守护着我。但少年的我并不觉得父爱如山。因为那时父亲不准我出屋 ;每天出工前都叮嘱 ,“别乱跑”。所以没病的日子 ,我常爬上窗台 ,仰望着屋外的蓝天白云。有时 ,云一动一动就像老屋一启…  相似文献   

17.
生命成诗     
记得有一个诗人说过:到最后生命总能成诗。当我看到这句诗,向另一个好友吟诵的时候,他不屑地说:我们都是农村人,生命能成诗?生命到最后就是一个包子,我们就是里面的馅。我语塞。想起了家人,想到曾祖母那双忧伤的望着远方的空洞的眼睛;想到爷爷奶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轮回的苦难;想到父亲用斧头砍就  相似文献   

18.
匡洁读高一,最近她出现一种暴饮暴食而不能自制的怪毛病。她每天都要去商店买一大堆零食吃个不停。走进食堂吃了饺子想吃包子,吃了包子想吃烙饼,看到小点心又要吃小点心,非要吃到胃被撑得难受才算罢休。如果想吃的东西没吃,就  相似文献   

19.
梦琴难圆     
残酷的家教我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小时候父母都疼爱我。可从4岁开始,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父亲规定:我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练小提琴,他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突变:对我少言寡语,除了一张阴沉脸,再没有别的表情。父亲之所以对我如此无情,因为他曾经也是一名小提琴手,对音乐爱得痴迷。然而,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使他当音乐家的梦想破灭,于是便把他没实现的梦想寄托在我的身上。我觉得父亲让我成为音乐家的路走不到头。每天无休止的拉琴、拉琴,单调枯燥的生活让我非常烦闷。不仅没有玩的时间,上学后,连看书、写作业都必须在练琴之后的“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条鱼,带着飞天的梦想,在水里幸福了千万年……——题记父亲不是我的亲生父亲,这是我十岁那年就知道的事实。父亲没有读过书,精神的贫乏使他不能跻身于文化人的行列中,并用知识为自己创造财富和幸福。可是,父亲却凭着自己的力气和坚韧创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我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在我醒来之前就出去做事了,晚上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又一句话不说,我知道父亲这是累的。十多年来他用双手和年华来支撑这个家,任凭岁月悄悄花白他的头发,时光在他脸上雕琢道道刻痕。在母亲眼里,父亲是伟岸的,是她坚实的依靠。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一片空阔的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