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波有一篇文章叫做《沉默的大多数》,说的是他的那个年代由于“文革”,很多人都沉默了下来,不说话。时至今天,他的年代已经被囚进了历史课本,但是“活泼的大多数”却没有因此而窜出来欢蹦乱跳,反而进入了另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一、同中之异从主题看,两文表述的都是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不和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但《爱莲说》表述的不是隐逸,而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陋室铭》流露的则是作者消极遁世、安逸乐道的隐逸情趣。  相似文献   

3.
《老王》是入选教材的一篇文章,作者杨绛先生叙述了自己与一位人力车夫“老王”交往的琐碎往事,赞扬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天性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悯之情。  相似文献   

4.
正朱自清先生写的《绿》是一篇满贮着诗意的散文,漂亮缜密的笔法,优美富含诗意的语言,让人不禁沉迷,陶醉其中。也许是这篇文章太著名了,多年来,在教参和精彩公开课的影响下,我对于《绿》的解读一直是被动地接受。这次重新阅读这篇文章时,我刻意抛开了教参的束缚,用一颗自由的心灵去咀嚼、去品咂,让自己真正地去寻觅"绿"的踪影,寻求与作者心灵碰撞的火花。通过反复阅读,我发现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教材理解《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可以说课文的读者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因为其本质上是一篇教育叙事。"可贵的沉默"是教学的过程,"沉默"是教学行为中学生主体的状态和表现,"沉默"是孩子思想和心灵走向美好的突破点,沉默是孩子精神良性发展的表现和状态。  相似文献   

6.
《六国论》和《阿房宫赋》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三专题一前一后紧密排布的两篇文章。《阿房宫赋》是江苏语文高考大纲中明确要求要背诵的篇目之一,学生对两篇文章作者出发点不够了解,使他们在背诵过程中常将两篇文章的观点和字句混为一谈,造成理解上的困难。采取"知人论世"的策略,从文章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特点这方面入手,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准确记诵。  相似文献   

7.
前几日,参加了一次听课活动,执教者讲授的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囚绿记》,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与常青藤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表达了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从周围世界(自然界、艺术、人与人的关系)的美里,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从而在自己身上来确立这些美的品质。”徐宏祖的《游黄山记》,就是一篇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它可以使青年们从欣赏黄山的自然美和文章的文字美中间,领略到作者那种敢于攀登的精神美。黄山是美的。《游黄山记》中的记叙和描写便是证明。读过这篇文章,人们就会知道作者为什么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道理了。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游  相似文献   

9.
《小狗包弟》是作者巴金先生借对一只小狗的歉意而对文革、人性的反思与拷问。对"歉意"的理解则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所在,作者又把这深沉的歉意渗透于平白的语言中,在教学中,紧抓文句,将诵读贯穿于课堂始末,速读、细读、品读,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平白的语句中体会出深切的情感。这种教法既充分挖掘了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鉴赏力,更重要的是,在读中悟出语言的魅力,深思民族精神,拷问人性心理,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0.
刘春明 《语文天地》2012,(16):25-26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带有悲情色彩的凄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北大随园中的一棵古藤的命运,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悲剧、社会悲剧,表达作者永不放弃揭露假恶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紫藤萝瀑布》是散文家宗璞的一篇内涵丰富、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由物及人,从紫藤萝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生命的价值,引发生命的思考。将《幽径悲剧》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很多收获。一、比较物象意蕴文章本天成,万物皆有情。两篇文章都是选取北大燕园中的"藤萝"这一物象,运用"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手法,将一个大命题寓  相似文献   

11.
王雪 《中国教师》2012,(20):34-35
<正>2012年1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诸平老师的著作——《身影》。该书记录了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的教育,内容包括教育随笔、时评、书评等。在这个教育变得日趋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样一本清新的教育"闲话"虽谈不上是激烈的针砭时弊,但该书的意义在于"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一个知识分子读书、思考、求索的身影"[1],启发我们冷静思考教育,静下心来办教育。其中《定位》《温馨校园》《让学校有的可"爱"》《万类霜天竞自由》《高端中学从哪里来》等几篇文章对特色学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自于吴伯箫散文集《羽书》的《灯笼》被选入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自读课),其"单元导语"提示"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其"阅读提示"也明确"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选自于《希默兰的故事》,它的作者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本文被苏教版初中教材编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有很多老师在一些杂志上撰文,谈到安恩是一位清贫而富有仁爱之心的老奶奶,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敬重之情。然而,笔者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真正孤独的是安恩",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一、文中的奶牛并不孤独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老师认为,奶牛是孤独的,而安恩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一篇文章,切忌只读字面。读得肤浅,必定不能真正走进文章,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妙处。《田园诗情》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描绘了"牧场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田园,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而诗情,则是它的灵魂。细读这篇文章,可从美景、自由、宁静、幸福这四个不同的层次,欣赏荷兰田园上浓郁的诗情。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在《东写西读》看到《假如没有唐僧》这篇文章,作者对唐僧表示不满,说唐僧既无本事,又不辨是非,不分美丑。若世上少了唐僧这样的人,生活会更加美好。如果几年前我看到这篇文章,一定拍手叫好,视文章作者为知己。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作者说取经是件简单的事,是唐僧把它搞复杂了。我认为取经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仅是为了《西游记》中所说的弘扬大乘佛法,普度众生,取经本身也意味着一种勇往直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恰恰是体现在唐僧的身上。假如取经路上真的没有唐僧,那可就麻烦了。虽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位本…  相似文献   

16.
<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第4期刊发李如燕老师的文章,认为《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是指凌晨。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我们知道,探究词语的义项,最基本的便是结合时代,拿它和同一时期其他文章中的相同词语进行比较。如果作者不止一次用过此词,探究起来则更为方便。《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其中"更定"一词在《陶庵梦忆》中共出现了5次,除《湖心亭看雪》外,还出现在《闵老子茶》《炉峰月》《虎丘中秋夜》《过剑门》四篇文章中。引《炉峰月》部分原文:  相似文献   

17.
公众的声音     
王小波在杂文《沉默的大多数》里说:"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大多数从古代直至近现代的中国人,都是沉默者。然而我总感觉什么东西到了当代就变样了。媒体的宣传,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和草根的崛起,让很大一批人成了"喧嚣的大多数",但是这种喧嚣很多时候只  相似文献   

18.
正女儿拿来了2013年第11、12两期《小学语文教师》,说她的语文老师让看看其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第11期上语文老师刘发建的《做一个有思考力的教师》,一篇是第12期上曹龙老师与刘发建老师商榷的《这样的"思考力"是否对头》,并让我看后"作为学生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两篇文章讨论的都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19.
英国现代小说家毛姆在其小说《刀锋》中,塑造了一位因受战争刺激而走上追寻人生意义道路的主人公形象拉里。本文通过对拉里在这一追寻过程的分析,得出他作为自由的探索者与无私的解救者这两个形象的结论,并认为这两个形象是作者对一战后人们生活境况的反思,是作者时代关怀情感的表现,也是对于像拉里一样拥有自由精神与高尚品质的人的赞美。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视沉默为一种修身之道,惬意地游走于天地之间,无须言辞的点缀;有人视沉默为一种兔脱之术,狡黠地周旋在人群中,明哲保身;有人视沉默为一种战斗方式,以不妥协的姿态,保有自己最后的赤诚。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沉默"?本期《蓝色书屋》的两位作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带你思考并走进"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