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有关书的问题时说,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3月15日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两次写入"全民阅读",并且明  相似文献   

2.
<正>"全民阅读"明年还要入报告。"全民阅读"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李克强表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李克强说,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渠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亲近阅读的社会,一个开拓、创新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国家。因为推动全民阅读、提升阅读力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得到传承,民族精神得到继承和发扬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国民阅读。这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之举,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次重要升华。全民阅读的春天必将到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古人勤勉读书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后人勤学砺身。在古人眼里,阅读足以长智,"腹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润泽心灵,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强大的基石,阅读对于民族国家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阅读改变海南。为助力海南开放、生态、文明、和谐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推动海南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的深入打造,为助力海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全面开展,2014年,刊社决定举办"我的阅读史"征文比赛,具体要求如下:1.参赛对象:海南中小学教师、海南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正>一、统编教材高度关注阅读方法"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个人能力提升、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同时还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基于这样的认知,国家才大力弘倡全民阅读。阅读能力之于个人发展和民族进步,有着非  相似文献   

7.
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基地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面梳理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师资特长和办学宗旨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古建资源(许乃钊故居)、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吴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文化艺术课程基地。学校"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的有效推进,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探究本土文化,实践创新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精神,提升师生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师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作为以文明、和谐、生态、人文为追求内涵的"国际旅游岛",海南省全民阅读的终极文化关怀在于鼓励全民读书和终身学习,切实提高全省居民的教育理念、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极大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灵感和智慧。为深度发掘海南悠久的历史文化教育传统,助力海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全面开展,海南教育期刊社新教育编辑部决定举办"悦读海南,共沐书香"征文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倡导全民阅读",再次吹响书香中国的号角。朱永新教授曾指出:"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它的阅读力量。"[1]可见在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倡导全民阅读"对加快教师专业化的步伐不仅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更是对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指明了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向社会公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为打造"书香社会"提供了量化指标。自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3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的重大工程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你知道吗?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阅读对于一个民族,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社积极响应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开展的"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为全民阅读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17,(6):61-66
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不啻为一场文化消费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学术期刊是提升全民阅读质量的重要力量,全民阅读能使学术研究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术期刊应凭借科学性与权威性努力扩大学术影响力和公众影响力。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参与全民阅读、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全民阅读的质量,必须坚持阳春白雪的办刊质量,改变曲高和寡的传播状态,以开放办刊的思维,实现获取渠道的开放化、受众群体的开放化、研究问题的开放化,以便扩大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扩大学术期刊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校十分重视读书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引领作用,组织全体学生积极阅读也就成了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我们应科学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大阅读理念,让学生在读书中提升文化品位,积淀阅读素养,形成个性能力和特长。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阅读尤其是全民阅读具有一般文化活动所不具有的功能。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唯有阅读才能使其文化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始终显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延续着并进发出新的灿烂辉煌。如今,我们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海量信息纷至沓来,文化与政治、经济交融不断加深,更需要我们将读书的传统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从而让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博采众长中日益充盈、更加丰饶。袁琨老师一文,无疑给我们以引领和启迪。希望我们行动起来,去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6.
推广全民阅读是当代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责。长沙师范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学校、社会资源,开展了经典名著导读、趣味阅读、书香班级创建等系列阅读活动,并由此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应优化自身资源,协同学校和社会力量,注重活动策划,狠抓组织实施,加强社会宣传,打造活动品牌,努力成为学校的阅读推广人和全民阅读的积极推行者。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形成了东北的地域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形式,又包含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较强的体育内容。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的不断实施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影响会越来越大,其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主干的优势将会愈发显现,这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难以取代的。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优势,采取正确的手段引导其充分发挥作用,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融合过程中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是一件关乎国民素质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世界文明国家,无不把阅读作为提升国民素质、创造美好风尚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在不久前闭幕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发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之强音。如何大力推动,教师应当是关键所在。教师阅读带动学生阅读,学生阅读调动家长阅读,从而深入持久推动全民阅读。因此,教师阅读尤为重要,她不仅是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全国大力倡导全民阅读。高校图书馆中的重要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极大程度了深化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及知识内涵,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对全民阅读的积极作用,根据其强大的引导作用及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组织新颖阅读活动、开通阅读推送服务、营造数字阅读氛围、构建阅读长效机制四个维度,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创新及与发展的有效路径,旨在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中的有效资源,发挥其积极推动作用,实现全民阅读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0.
《海南教育》2013,(4):59-61
人的存在除了肉体层面的物质存在,更本质的是形而上的超越肉体层面的精神存在。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是人的全部尊严所在。人的思想不仅来源于自己的实践,更来源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广博吸取。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主要以书籍的形式存在,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优秀的书籍组成了一个伟大宝库,给人类精神以全方位的滋养。阅读是抵达经典的直接通道,阅读之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色具有巨大的奠基和建构意义。"到目前为止,书籍仍是人类文明智慧最主要的承载者,阅读仍是人们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修身养性的最有效途径。""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一个不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决定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早在1955年1月1日,美国成立了国际阅读协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在如此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就阅读进行了国家层面的积极建设,包括制定法律、政策,出台国家项目、进行教育建制等等。在我国,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9年4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倡导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今年4月23日,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在海南举办,如此的背景下,本刊为回应书博会,推动海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拓展,特发出"阅读改变海南"的倡议,期望经典的濡染,全面提升海南居民素养,助力海南文明、现代、生态的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