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害。"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尤其对幼儿来说更为重要。本文结合多年幼儿教育实践,对农村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以下探讨。一、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有关卫生常识。如故  相似文献   

2.
刘大旗 《成才之路》2012,(1):11-I0006
正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期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身获益。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加强幼儿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儿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这寥寥数语道出一个道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以往大多数人认为,讲礼貌、守纪律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实则不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涵盖的范围很广,应包括学会生活(自理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遵守规则(幼儿园常规、社会公德)、求知探索(学习、劳动)这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陶行知先生强调: "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可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红鸣 《考试周刊》2009,(8):225-226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强调:“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1]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面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我们不能大声呵斥。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是应该讲究艺术,既要能帮助孩子找到不足,又能从中发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使孩子在快乐中接受和养成.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很多教育家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接触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相似文献   

8.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9.
何为习惯?它包括品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正所谓"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它不仅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当今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普遍较差,所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事实证明,一个好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能毁掉一个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可见,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对保护幼儿健康,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和品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幼儿时期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可见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本文从家园合作出发,总结了成人指导幼儿践行《弟子规》时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旨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另一位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在教育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76):161-162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这种习惯大部分在幼年时期养成。所以在幼儿阶段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够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学科属于艺术性学科,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思维认知水平,切实提高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使幼儿在栩栩如生的音乐情境之下接受情感教育熏陶。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增强幼儿的思维认知水平也是教育界探索的重点话题。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幼儿园音乐教学对于幼儿行为习惯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早已成为家长和教师的首任,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和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更是社会讨论与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深深懂得: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应最先培养,它是幼儿成人之根  相似文献   

17.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19.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三到六岁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为幼儿的人生与成长助力。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其实这隐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李洁 《考试周刊》2015,(13):194
<正>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受益一生,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而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幼儿园生涯养成的,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工作中有侧重地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入手,锻炼幼儿,使其有规可循,养成习惯。现就如何培养我班幼儿的正确书写姿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