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生在作文时,由于语文基础和文字组织能力本身就欠功底,作文写多了,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去写。写的作文往往也成了罗列具体事实经过的“流水账”。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因此,老师也要为学生创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占很大的分量,有着重要的地位。小学是学生作文的入门阶段,抓好此阶段的训练可以为学生奠定作文的基础,为将来的写作铺平道路。对小学生作文来说,重点是要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勤于练笔的好习惯。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打牢基础,形成能力,升华情感,培养情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基础抓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学会观察生活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人事、家庭成员和学校的师生,他们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都对  相似文献   

3.
一、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冥想苦思、无话可说的情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4.
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引导,使之文思涌来.对多数初中学生而言,不导则写,确实是比较困难.因此,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一、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学生有了强烈的作文欲望,并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作文时才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要进行有条不紊的习作训练,即从一年级的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小作文练习、仿写训练等,以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启蒙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技能,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想像和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课程标准语)。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写作的前提是正确而深刻地认识生活,观察则是认识生活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其重要.观察事物、观察人、观察生活是作文前必型的序曲,是写作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银兰花 《课外阅读》2011,(7):286-287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到头疼的是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干脆走捷径,抄袭算了。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善于观察。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写作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和生活性。这就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一、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这是当前学生作文的共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文的源泉——生活。“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为此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学生作文”是指学生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为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交流,夯实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一篇好的习作呢?一、学会观察积累的方法,做到心中有物1.作文素材来源于观察生活。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学生独特生命的个性体现,由于学生的生活千差万别,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一种自内向外的表现,作者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刻与否,思维敏锐与否,决定了文章内容的丰富与深刻程度。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起来?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可以说,学生语文学得怎样,能力具备如何,往往可以通过作文来加以鉴定和衡量。 观察事物,获得生活实感,是作文的先决条件。从教学的观点来说,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是指导作文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在一次作文前,根据必要和可能,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把接触生活实际作为作文的起点是重要的。实际接触到了事物,对生活有了亲身的感受,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地将它表达出来。 为使生活成为写作的基础,在…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作文的重要的基础,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竭的源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笔者在教学中深感,只有激活作文的源头,学生“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语)。教师必须着力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事、人、情,使他们练就善于观察的眼睛;注意体察生活  相似文献   

14.
倪建华 《生活教育》2008,(12):42-43
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中学生作文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基础。叶圣陶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学生的视野带出课堂,带进广阔的田野,带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让学生亲自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气息、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或者干脆抄袭,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观察。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写作教学中,要避免学生“闭门造车,低头写作文”,要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种自内向外的表现,作者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刻与否,思维敏锐与否,决定了文章内容的丰富与深刻程度。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起来?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好的作文 ,或反映生活的真实 ,或叙写生活的情趣 ,或阐发生活的感受 ,或兼而有之。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生活 ,有计划的开展活动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一、观察生活 ,让生活走进学生视野许多学生写作文时 ,总是觉得脑子空空 ,无事可写 ,其主要原因即对周围多姿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作文,比较突出地表明学生语文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想情操的状况。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不但要靠他亲身参加各方面的实践活动,直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还要间接地熟悉生活,了解生活,从中积累作文的素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多阶段的思维活动,再选择相应的词句,遵循语言的规律,把作文写出来,这是学生日常作文的一般过程。针对这一过程,应  相似文献   

20.
王艳兰 《学语文》2008,(5):50-50
观察能力.就是观察周围事物及生活的能力。存整个写作过程中,观察起着“龙头”的作用,是学生获取生活经验、不断积累作文素材的直接途径,也是学生提炼作文主题的前提和基础。于漪老师曾这样概括:“教语文,忽视生活的活水,忽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体验、积累、实践……那无疑是沙上建塔,底气极差,虽煞费苦心,但终难见效。”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若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非常重要。结合教学实践,我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归纳为“六要”.述之于下,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